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联兴 《广西教育》2012,(21):34-3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课堂上的数学观察、数学分析与数学思考。”数学课堂上,教师过多的讲解,过于包办替代,会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依赖心理。因此,教师不妨在数学课堂上“装装笨”,以此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从而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职数学教学面临许多困惑与挑战,部分学生起点低、差异大、极度厌学,尤其是数学,“老师几乎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已成为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瓶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课堂,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新课标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味着在课堂上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反思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讲解,生怕某一个知识点没讲到,没讲透,学生不理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处境,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发号施令、学生唯命是从”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4.
刘万满 《广西教育》2012,(25):69-69
实施新课程以来,探究学习成了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却存在“探而不究”的现象。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数学探究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5.
侯艳玲 《考试周刊》2014,(97):88-8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快乐地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不厌烦数学学习,从而喜欢上学习数学,加上教师经过精心策划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鼓励,进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注重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找到心灵的满足感,让学生学会"乐学"数学,就能充分体现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实的学习状态如何?许多老师可能知之不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又能获得什么?许多老师可能不甚了解。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并不缺乏“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理念,而是缺乏怎样使鲜活的理念变为有效的行动。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师往往是很投入,教学过程也很流畅,但数学教学依旧徘徊在学生的心灵之外。从生命的视角关注数学课堂,更多的乃是控制生命而非激扬生命;更多的乃是关注教师本位而非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生命力。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命自身的行动历程,惟有这样,“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才不会成为天边彩虹般的虚象。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教育不断改革与“双减”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初中数学教育也加入改革的浪潮,“双减”政策提倡减负增效,为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将课堂质量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重,让数学课堂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本文结合深度学习的理念与“双减”政策的内容,对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转型策略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教师的教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数学思考不一致的“伪思维”现象.课堂中的“伪思维”一旦形成,就会导致教师教的辛苦、学生收效甚微.因此,小学数学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生的思维现实,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经验、操作经验和认知经验,才会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伪思维”产生.  相似文献   

9.
“做数学”就是在“做”中学习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去经历、去了解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如果每位教师能把“做数学”思想引入课堂,指导教学.那么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成功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的数学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突出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同时也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尹亚萍 《河北教育》2003,(11):29-29
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数学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乐园,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基地。课堂上,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然而,在不少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完美”、“圆满”,担心时间被耽搁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作“例行公事”,教学成了演绎、完成教案的过程。课堂上,怎样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教师学会耐心地等待。  相似文献   

12.
樊伟 《教书育人》2013,(11):55-55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不仅能够学习到数学理论知识,更能“体验”到数学的学习乐趣。笔者认为,“体验性”教学这一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并使其进行探索、讨论、交流的载体。有效的提问能够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的“问”促进学生的“学”,让教与学有机结合,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地思考和探索,且学习活动始终在教师的引领下展开,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基于“激发性、适切性、导向性、创造性”原则探索并构建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基本要求和策略体系,让提问从“随意”走向“精致”,彰显“精彩”。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等现代大众数学观念,无疑是数学教育的一次伟大改革。长期以来,教材所涉及与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由此导致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学习数学产生厌倦情绪,这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应努力将学生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中,使数学教学更具体、更生动、更直观,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而且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反思课堂创设的情境,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情况,还要反思课堂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运用能力是否提升,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严峻的高考形势,学生们要想取得高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教师更应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设计多样备课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严谨的逻辑能力和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教师不应该将教育方法只局限于“题海战术”,而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和热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将从兴趣导入、以旧引新、归纳总结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7.
李帅领 《考试周刊》2011,(36):97-97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无兴趣,决定他对学习的执着追求,以及喜厌之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促使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教师积极引导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数学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使学生在数学课上注意力能长期高度集中的前提。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不拘一格巧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课堂效果的分析,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导学活动单”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执行模式.它能帮助学生经历过程、获得知识、习得能力,是数学高效课堂的强力推动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导学活动单应重点突出学生“说得清”的教师作“点焊”,学生“悟不透”的教师作“点拨”,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这三大方面.教师应精心编制导学活动单,不断反思、不断实践,让导学活动单真正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导航,创造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张学杰 《贵州教育》2010,(16):28-29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这一单元介绍了“抽屉原理”,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抽屉原理的思想方法,并初步体会运用抽屉原理思想方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有效性。“抽屉原理”从少数精英学生学习的奥林匹克竞赛课堂走向全体学生学习的大众课堂,无疑对教师和学生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教师感到困难、无从适应。下面笔者谈谈对“抽屉原理”教学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是,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一味的“学数学”和“说数学”,忽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效能低下。为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改进、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当是中职教师努力的方向。“做数学”的成功实践表明,坚持“做数学”肯定能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