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冠峰  陈清玲  唐杰 《软科学》2023,(4):109-114+120
基于认知-情绪个性系统理论,考察了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对同事排斥的双路径模型,检验了地位威胁和表层扮演在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与同事排斥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多阶段收集的436名被试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显著正向影响同事排斥行为;(2)地位威胁和表层扮演在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与同事排斥行为之间起双中介作用;(3)组织政治知觉正向调节上述双中介路径的间接效应,当组织政治知觉水平高时,该影响加强;当组织政治知觉水平低时,该影响削弱。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5,(11):93-96
以428名员工为被试,探讨同事信任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过程机制与边界条件。研究表明:(1)同事信任对抑制性建言、促进性建言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预测力没有显著差异;(2)职场友谊对抑制性建言、促进性建言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促进性建言的预测力更强;(3)职场友谊在同事信任与抑制性建言、促进性建言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4)性别正向调节了"同事信任-职场友谊-促进性建言"的后半径。  相似文献   

3.
陈亮  王娈 《科教文汇》2014,(19):72-72
“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涉及学科领域较多的边缘性课程,广泛开设于机械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通过分析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将机床安全防护、操控设备平台设计、工具设备尺寸设计等实践环节与机械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相结合,能起到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能较好地促进理工类“人机工程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薪酬分配制度是如何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来影响企业经济增长的,从薪酬分配角度出发,考虑企业员工的异质性、部门异质性及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利用复杂自适应系统建模方法,构建了基于薪酬分配的企业增长复杂系统仿真模型。为了检验模型的正确性,设计了态度激励与绩效激励两个仿真实验。通过仿真实验发现:(1)在两种激励机制中,社会偏好越大的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表现较优;(2)绩效激励对社会偏好较弱的员工的激励程度远大于社会偏好较优的员工;(3)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应设定相应的部门贡献系数;(4)态度激励是一个保护弱者的激励机制,更适应于公共服务事业。该模型研究为薪酬分配体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与机器如何相处的问题,本文对翟振明的观点做出分析和批评,并指出,人们不应盲目地以自己具有情感和自由意志而自豪,仅当人的情感和自由意志能够化为支配机器人的实践能力时,它才能在人机相处的关系中体现出价值。因此,我们应当对于机器人战胜人类的事件感到担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机器人有无情感或自由意志的问题涉及"他心问题",从确定性知识的角度只能回答"不知道",而从或然性知识的角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以肯定的回答。从维护自我的唯一性或独特权出发,我们应当拒绝任何机器人加入人类,并坚持现实世界对于虚拟世界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14,(3):44-44
《1024》是国内第一本专注于科技文化的mook。《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创刊号)(全彩)》将目光定焦在“人与机器”这个超热点领域。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那人类具备不朽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大背景下,“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已成为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责任伦理的视角探讨了员工感知的社会责任(PCSR)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671名的家族企业员工的调查研究发现:(1)PCSR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的影响;(2)组织认同、工作不安全感和员工的工作投入在PCSR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PCSR通过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工作安全感和工作投入进而对其创新行为产生影响;(3)本研究把PCSR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并对比研究发现员工感知的内部社会责任对组织认同、工作投入和员工创新力的影响效应要显著大于员工感知的外部社会责任。本研究着眼于责任伦理的教化与感知,比较有创见性的提出责任伦理的感知和教化等软性因素是驱动创新的重要源动力和管理落脚点,丰富了关于PCSR领域的研究,也为管理实践中“如何调动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8.
政府研发资助政策究竟是缓解了企业创新中的资金“匮缺”程度?还是进一步滋长了企业的创新“惰性”行为?研究将2008—2017年间国泰安数据库中2480家上市公司作为考察对象,运用工具变量法2SLS和IV Probit两种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1)在控制时间、行业、企业性质和地区固定因素后,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活动产出以及创新意愿存在U型非线性激励效应,只有当政府资助规模超过某阈值后,才呈现出对企业创新意愿的“挤入”效应,不过这种“挤入”效应可能会带来“重数量”困境。(2)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偏好产生了显著的“倒U”型分层效应,过度补贴将引起创新偏好向低端化“降级”,造成“轻质量”困境。(3)以上结果在国有/非国有企业、高/低创新强度行业分组间均存在异质性。意味着政府的创新补贴政策需兼顾不同股权性质、不同行业创新强度的差异性,且需重点缓解民营企业和高创新强度企业的资本“匮缺”,以及“鞭策”国有企业的创新“惰性”,鼓励高创新强度行业内民营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否则会进一步加剧不同类型企业间的“激励扭曲”。  相似文献   

9.
通过两次问卷调查获取知识型员工样本,分别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揭示知识型员工职场抱怨成因的七个维度,分别是人际关系(包括与领导关系和与同事关系两方面)、工作内容、管理规范化、职业发展、物理环境、工作负荷以及工作协作因素。其中人际关系因素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占26.52%);另外,职业发展、工作负荷、工作内容、管理规范化因素是知识型员工职场抱怨成因中得分较高的因素。与国外员工职场抱怨的成因相比,职业发展、工作内容、管理规范化、工作协作是导致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抱怨的独特因素。讨论对中国企业员工职场抱怨管理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1):14-18
基于省际数据,采用门槛效应模型方法,探究内、外知识积累与地区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积累与地区创新存在显著双重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左拖尾倒U型"关系;(2)外部积累对地区创新也存在显著双重门槛效应,表现为"右拖尾U型"关系;(3)仅当知识存量水平处于第二类型时,内、外积累同时促进地区创新,且与外部积累相比,内部积累影响强度更大;(4)历史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创新的提升归因于内部积累,而非外部,且东部地区先于中西部地区实现内、外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如今,社会正步入机器人时代,在浙江,"机器换人"的口号也越喊越响,连我们的家乡,一个小小的县城也有很多工厂、企业开始用机器人替换人工。每逢节假日都会出现劳动力暂时短缺的现象,而机器人不用放假休息,效率很高,且不用付工资,只要用电"喂饱"它就可以了。于是,我们也想做一个能帮助人们搬运货物的机器人。一、准备工作1.制作材料密度板、电线、光轴(有滑块)、步进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强制、外化的管理措施无法推动员工自愿且持续的知识分享,该文旨在探究能够激发员工知识分享内在动机,引导员工自发持续地进行知识分享的助推机制。[研究方法]以654份问卷为样本,利用Bootstrap方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基于助推理论探讨组织和个体(领导和同事)两个层面的环境推力推动员工知识分享的内在机制。[研究结论]结果表明:组织知识分享、领导知识分享和同事知识分享均对员工知识分享发挥助推作用;个体层面的环境推力(领导和同事知识分享)发挥的社会型助推作用更大,并且同事知识分享的从众效应比领导知识分享的榜样效应更能推动员工知识分享;员工知识分享自我效能感起中介作用但存在一定区别,员工参与氛围对员工知识分享自我效能感发挥参与式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供应商碳配额不足、制造商碳配额富余、零售商碳配额富余情景下,考虑碳排放转移影响的三级供应链企业间最优运营策略问题。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构建超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内生性的碳排放转移率能弥补供应商碳配额不足,有助于确保网络均衡状态下供应商碳排放量在政府规定的碳配额范围之内;(2)随着碳排放转移率的升高,供应链超网络的网络均衡交易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网络均衡交易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3)由于碳排放转移效应的存在,供应链整体的利润下降,供应链企业应警惕碳排放转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国内某高科技集团公司位于北京、杭州等地七家分公司六百名知识员工为样本,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调节中介模型来解释心理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并应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1)心理资本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角色压力在心理资本与离职意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3)组织支持不仅可以调节心理资本对角色压力的影响,而且还可以调节角色压力在心理资本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效应。这表明,心理资本通过降低角色压力来减弱员工离职意向,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支持增强了心理资本对角色压力的减缓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心理资本在降低员工离职意向方面的作用,该作用机制对指导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产业转出地的“推力”“拉力”和产业移入地的“引力”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转移的动因,认为机器代工作为一种典型的产业转出地“拉力”会减缓甚至抑制我国制造业的跨区域转移。运用2008—2019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及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机器代工改变了制造业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和各区域生产要素的匹配效率,缓解了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成本压力,提升了行业竞争优势,增强了产业转出地“拉力”,表现为地区专门化率的提升,进而抑制制造业的跨区域转移。(2)当劳动力价格达到一定水平后,机器代工使得制造业部门生产要素组合的投入产出高于起初要素组合的投入产出比,有效地增强了产业转出地“黏性”,抑制了制造业的跨区域转移。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家普通的企业 ,整齐划一的车间里机器轰鸣 ,工人紧张忙碌 ,一台台崭新的设备 ,排列成队伍 ,就象要出征战阵 ;这又是一家不普通的企业 ,看似常规有序的生产 ,制造的晶片加工机器 ,水平国际领先 ,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85%以上 ,六成以上出口到日本、韩国、泰国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创办不到两年 ,一跃而成为全国晶体专用户设备行业“老大”,二○○○年实现产值 2 0 0 0多万元 ,利税 50 0多万元。一个新办企业 ,有如此快速的发展 ,其奥秘是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在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 ,来到了地处益阳市的湖南宇晶机器实…  相似文献   

17.
在VUCA环境下,员工创造力对组织维持生存和保持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积极情绪扩展—构建理论,从个体积极情绪视角探讨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针对收集的304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和Mplus数据分析软件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变革型领导对员工责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员工责任行为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员工责任行为在变革型领导和员工创造力的关系间具有中介作用;(5)积极情绪正向调节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即与低水平的积极情绪相比,当员工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积极情绪时,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促进作用更强。丰富了对员工创造力的研究,也可为企业充分激发员工创造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激励机制是提高员工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2个视角对激励的“拥挤效应”研究进行了梳理。在分析2种理论观点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拥挤效应”研究和实践的新进展,进行了述评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6月8日和12日,中国北京,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特级大师诸宸与清华紫光最新型的64位笔记本电脑“紫光之星”进行了中国首次国际象棋“人机大战”,这场人与机器之间的特别的比赛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注意。有人把这次比赛与1997年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对阵IBM公司的超级电脑“深蓝”的那次人机大战进行了对比,7年以前,需要一间屋子的体积,装有数百个CPU(中央处理器)的超级电脑才能实现的功能,今天仅仅一部小小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做到,这不由得使人惊叹计算机科技的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80-2018年中国深潜技术811篇文献数据,运用文献计量、SVM聚类以及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研究热点、热点年度变化、研究机构、作者及合作网络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显示:(1)中国深潜技术研究总体上受到持续关注,2010年以来研究文献呈现暴发性增长态势;(2)研究热点集中在“导航与通信”“结构”“控制”技术,“材料”与“生命支持”技术研究不足;(3)军队系统与高校为研究主力,合作研究未形成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