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的思维,必须以知识为载体。任何有价值的联想、想象,甚至幻想,都是知识运动形式。但知识本身并不等于智能,知识多也不一定创新能力强。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斯宾塞有过形象的比喻:“作为心智脂肪储备起来的知识并无用处,只有变成了心智肌肉才有作用。”帕金说得更明确“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知识,知识才能活,只有活的知识才能成为力量。”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积累,但不能把知识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应当把它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重视创新引导,想方设法设置知识运用的情境,将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调动起来,唤醒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应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本,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提高他们的素质.要把创新教育纳入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做为立足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丰富多变的手段,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又要重视创新引导.想方没法设置知识运用的情境。将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及其意义.从而发挥其自身的潜能。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有长足进步.从而在计算机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现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探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人的思维的一种内在的潜力,也是人思维的一种固有属性,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这种能力要开发、训练。作为教育工作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以及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两个理念上:一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力,二是学校教育可以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重视知识积累和知识重组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供“转化空间”。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收获,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创新思维这个词汇越来越多被提及。创新思维一般来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的创新来形成的,初中政治课作为中考必考科目教学任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把创新教育列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核心,把开发人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的目标。的确,人类进入信息科技时代,最需要的是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走进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但这种能力需要经过开发、训练.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人的思维的一种内在的潜力,也是人思维的一种固有属性,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这种能力要开发、训练。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以及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但这种能力需要经过开发、训练,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但这种能力需要经过开发、训练,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增强物理学科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过多地局限于重视学生具体书本知识的学习,即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具体知识的获得.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培养学科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在令而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有客观的看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使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这种思维的形成,要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之一是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探索将化学知识的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构建科学人文的初中化学教学体系,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潜在素材,改革传统的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看成对人的培养过程,既重视化学学科的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认知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  相似文献   

14.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肩负着思想品德知识教育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系科技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高素质人才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固有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不仅需要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更需要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文章就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倡导"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强调不仅要重视语篇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语篇教学可以贯彻小学英语教学的始终,它强调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重视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整体性,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语言概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2):110-111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初中英语教学既要重视基本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是英语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活动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实施“过程”教学,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精心营造创新环境,优化解题过程,通过启发知识来启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积累,重视创新引导,想方设法设置知识运用的情境,将学生已获的知识调动起来,唤醒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既要重视基本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