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潮兴兵 《学科教育》2003,(11):44-48
本主要述评了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主要问题,同时,希望读通过本能较深入地了解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并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潮兴兵 《教育学报》2003,34(11):44-48
本文主要述评了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主要问题,同时,希望读者通过本文能较深入地了解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并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的选择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在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中,既设置了综合科学课程,又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那么,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选择综合课程,还是选择分科课程,以及选择后如何实施就成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课程实施的条件出发,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浙江省近10年来的综合科学教改实践,较全面地论证了新一轮科学课程选择的主要依据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评述了德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问题.旨在使读者较深入地了解德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以期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教师素质是其中之一。对长春市未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15所初中理科教师的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总体上来说,目前的分科教师还很不了解综合科学课程;对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持否定态度;不具备符合综合科学课程要求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技能。可以通过高师院校改革、调整教师培训策略、增进交流等方面来增强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教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人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公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这一标准包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等,不仅重视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与理解,而且主张科学课程联系生活世界并应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新《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计、内容安排、评价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结构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方式主要有七种:科学概念方式、主题方式、环境科学的方式、STS方式、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方式、科学探究方式以及强调科学本质的方式.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七种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利与弊,提出主题方式和科学探究方式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是初中综合科学课程较为理想的内容组织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30年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我国科学课程的多样化,开创了推进科学课程的路径,拓展了科学课程学习的内容,形成了科学本质教学的新范式,培养了一支适应综合科学教学的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综合科学课程本土化理论研究的缺乏、人们认识观念转变难、综合科学教材编制难、科学教师开展合科教学难等现实问题,亟待人们进一步探索。展望未来,综合科学课程的深化发展,必须坚持改革方向,顺应课程发展;完善课程结构,开好两类课程;聚焦核心概念,优化教材结构;注重教师培养,适应综合教学;改进考试评价,保障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科学课程应该涵盖的内容、应该具有的合理结构的体系,以及思维方式发展规律是设计科学课程体系合理结构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科学课程的任务与定位,以及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生存力不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科学课程,但至今实际选择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地方极少。从浙江省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经验看,要有效实施综合科学课程,必须从计划与实施的统一来认识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内涵,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高度理解综合科学课程的意义,同时运用包括以政策推动促进观念转变、以教学研究提供专业支持和以资源建设保障教学需要等综合性策略来推进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其它省市实验区科学课程面对综合还是分科选择的难题之时,浙江省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坚持着“综合”的导向,因而审视与反思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成为必要。本文基于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七个维度三个层次设计的访谈、对典型地区学校的课堂观察,提出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表现为“综合科学”与“组合科学”两种科学课程形态的并存;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性质与目标认识不到位;对课程资源理解不一,科学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有效科学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使用亟待专业引领。进而立足于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难点,提出有效推进科学课程实施的根本在于以培养与培训相结合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以教材比较研究促进科学教材的完善;改革中考,促进科学教师对科学教学评价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形式的科学课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课程内容的组织。本文主要从课程内容组织的视角,分析80年代之后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发展变化,具体从课程内容组织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对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综合范围、综合的基础、综合方式、综合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借鉴教学系统理论,建立新的、对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课程教学系统论。科学课程教学系统应该由科学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课程教师、学生、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等七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程理想与理想科学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想是课程的有机构成,科学课程理想是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内在规定性的基础上,对科学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类社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的期望。通过寻找科学内在的规定性、科学活动的过程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顺序,可以把科学“转换”或改造成理想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功,科学课程在二十世纪备受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但面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不断显现和科学教育内部问题的接踵而至,人们开始反思科学课程,认为科学课程必须反映科学的化属性、正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关注科学在精神层面的育人功能、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理解、运用和评价科学的意识和能力。这为人们描绘了科学课程发展的人化趋势,因此有必要从社会背景、理论基础、基本主张和发展走向等方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China initiated a new round of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 in 2017. Using the tripartite curriculum framework (including policy, programmatic, and classroom curriculum), we introduce and analyse China’s policy curriculum and programmatic curriculum for science in primary school and senior high school, and describe the potential problems hindering the translation of these curricula into the classroom curriculum. We first identify the multiple aim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n science education, some of which influence the science policy curriculum. Then, we present the major changes in how the programmatic curriculum meets the policy curriculum. However, due to extracurricular factors, the current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 may not unfold as expected. We end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vision process of science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China, some of which might inform the global community of scie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科学已被引进学校课程体系之中,科学课程的内涵、目标、特点是什么,科学应该以什么形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是科学课程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我国科学课程建设的一些问题作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科学素养与物理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基本目标,物理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物理课程设计应以全面的科学素养观为指导,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织都应该渗透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explored issues of curriculum continuity at the school to university level transition in Malawi. It bases its analysis on the school integrated science curriculum and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mes.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documentation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gaps do exist, with both the ‘intended’ and the ‘experienced’ curriculum, between integrated scienc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mes in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the knowledge of science, science as a way of knowing and general knowledge and skills. With respect to the investigative nature of science, gaps exist only with the delivered curriculum. Implications for both the integrated science curriculum and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m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现在课程改革中讨论的比较热的“科学课”和在我国曾被比较多关注的“综合理科”的关系,谈了我国未来课程改革的趋向,并就课程改革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讨论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着眼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