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对少年游泳运动员血乳酸无氧阈(BL-AT)、通气无氧阈(V-AT)、心率转折点(BreakPoint)以及VO2max,骨龄等13项机能指标进行了测定,旨在从各种不同的指标中选取评估无氧阈,监控训练负荷的最佳方案。相关分析表明,BrP时的VO2及HR与V-AT的相应指标呈高度相关,具有显著性差异。BrPVO2与BL-ATVO2的相关要高于V-ATVO2与BL-ATVO2的相关。同时,以个体体表面积(BSA)和身高指数(HI)为参照的,VO2max相对值(VO2/BSA,VO2/HI)较之以体重为基准的VO2max(VO2/kg)相对值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更具相关性,且P<0.05。此外,本实验还提出了采用以BSA或HI为基准的相对VO2max,来估测少年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负荷方式对大学生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斜度跑台、平台及功率自行车三种不同负荷方式,在渐增负荷运动中测定最大吸氧量(VO2max)和无氧阈(AT),探讨了三种不同负荷方式对大学生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三种不同负荷方式中,斜度跑台测定的VO2max和AT要大于平台、功率自行车的值。VO2max和AT受运动负荷方式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测定大学生VO2max和AT时,应选择斜度跑台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3.
(二) 4.肺功能指标(1)最大吸氧量 (VO2max)的判定 :常规VO2max判定标准为 :①心率大于或等于180次/分 ;②呼吸商大于1.0 ;③VO2不再随负荷增加而上升 ,或变化幅度不超过5% ;④运动后最高血乳酸大于8.0 ;⑤虽经鼓励 ,运动员仍无法经常预定负荷。(2)最大吸氧量平台持续时间 (VO2maxPD)判定标准 :把低于VO2max值5%以内的值视为VO2max平台范围内值 ,其持续时间称为VO2maxPD。(3)最大心率 (Hrmax)、心率无氧阈 (HR -AT)判定标准 :HRmax为VO2maxPD范围内最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8例男性长跑运动员做了实验室和现场测定,得到了长跑距离为3.2公里、9.7公里、15公里、19.3公里(n=18)和马拉松(n=13)的数据。肌肉纤维组成表示为慢收缩纤维数的百分数(即%ST),最大耗氧量(VO2max),运动经济值(脚踏车速度为268米/分时的耗氧量),每个人于血浆乳酸积累处于初始时刻(OPLA)相对应的耗氧量和脚踏车的速度是确定的。在所有距离的运动中,%ST(R≥4.7),VO2max(r≥.83),运动经济值(r≥.49),对应于OPLA时刻的耗氧量(ml/kg·分)和对应于O-PLA时刻的脚踏车速度都与运动员的活动特性(步速)密切相关。复合回归分析表明,与OPLA时刻相对应的脚踏车速度与步速关系最为密切,而其它因素的加入并没有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复合回归值,这就意味着在长跑比赛中这些变量相互作用从而使血浆乳酸保持在一较低值。马拉松比赛中,跑得最慢的和最快的运动员每分钟比他们各自的对应于OPLA时刻的脚踏车速度快7米和3米,这说明这种关系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无关。比赛中运动员使用的步速允许充分利用可能的最大耗氧量,这样恰好避免了血浆乳酸指数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1,6—二磷酸果糖对大负荷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FDP)对一次性大负荷游泳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磷 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Na+- K+- ATP酶的 活性、MDA的含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以探讨 FI3P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代谢和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结果显示:FDP能促 进心肌组织糖酵解代谢的进程,对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强攻手进攻特点变换防守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强攻手进攻特点变换防守布局SHIFTDEFENSIVELAY-OUTINVIEWOFFEATURESOFRIVALACESPIKER刘家其LuiJiaqi近年来欧美一些女排强队,主攻队员身材高大,弹跳力好,比赛中4号位进攻成功率很高,而我国女排...  相似文献   

7.
运动对无氧阈、最大吸氧量的影响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年游泳系统训练后,男女运动员VO2max绝对值和相对值都无显著性变化,无氧阈明显提高。表明,AT的显著改善并不需要VO2max明显提高。训练后,AT和心泵血功能都有显著性提高,并且CO与AT的相关比CO与VO2max相关更为密切,提示,AT提高与心泵血功能变化有关,心功能可能是影响AT的重要因素。训练使心脏舒张功能得以改善,这是心脏对运动的又一适应。  相似文献   

8.
最大吸氧量中枢限定因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泵血能力是VO2max限定因素的观点早已提出,60~70年代此观点受到了肌肉适应性研究结果的挑战。肌肉血管床和线粒体数量随训练可有所增加,这些适应被认为是VO2max提高的前提条件。此后,由于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的展示,偏移的观点又回转到心肺机能是氧投递的限定因素上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2名国家级男子皮艇运动员。服NaHCO_3对4分钟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血液PH值、BE、HCO_3 ̄-和LA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口服NaHCO_3后,4分钟最大输出功率显著提高,运动后血液PH值、BE、HCO_3 ̄-和LA明显增加,提示药物代谢性碱中毒可缓解剧烈运动导致机体发生的内环境变化,从而有利于机体运动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美国Q65Quinton跑台和SensorMedics2900能量代谢仪,对20名我国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做VO2max测定;并与国内外文献资料比较。认为:VO2max平台持续时间是评定有氧能力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VO2max临界强度可能成为发展VO2max平台持续时间的一种有效训练强度。中国的羽毛球女运动员优秀组的VO2max表明,具备进行重大国际比赛的有氧能力,且与后备组的VO2max、VO2max平台持续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后备运动员也具备进行重大国际比赛的有氧能力。单、双打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VO2max、VO2max平台持续时间均无显著差别,提示两者在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负荷、方法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1.
最大摄氧量平台是使用最普遍的用以确定最大摄氧量出现的标准之一。90年代以来,平台在有氧运动能力评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递增负荷强度下,维持在最大摄氧量水平所持续的时间称为最大摄氧量平台期持续时间(VO2maxPD),是评定人体有氧耐力的生理指标。研究认为最大摄氧量平台期持续时间与有氧运动能力有极好的相关性。目前关于最大摄氧量平台期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比较缺乏,文章旨在对影响最大摄氧量平台的生理学、方法学因素和测量方法以及应用价值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32名山西大学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意大利Cosmed公司生产的心肺功能运动检测系统进行心肺功能各指标的测试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体育专业男女生安静时心率(HR)明显低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P<0 05)。体育专业学生达到无氧阈(AT)和最大吸氧量( VO2max)时的摄氧量( VO2)、氧脉搏(O2P)、代谢当量(METs)、负荷(LOAD)等指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P<0 05)。认为: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体育锻炼可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获得良好的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最大耗氧量速度运动时的生理负荷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国鹏  刘无逸  向剑锋 《体育科学》2005,25(8):59-61,70
目的:研究最大耗氧量速度(vVO2max)运动时运动员的生理反应,为中长跑训练处方的制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2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一次最大耗氧量(VO2max)递增负荷跑台测试和一次vVO2max力竭性跑台测试,测试受试者的VO2max、vVO2max、Tmax和tlim。结果:vVO2max持续运动中达到的VO2max和递增负荷测试达到的VO2max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呈高度相关(R=0.857,P<0.01);vVO2max持续运动中,前60%Tmax时间内75%受试者摄氧量达到98%VO2max以上,部分受试者达到甚至超过VO2max。结论:vVO2max是一个有效诱导VO2max产生的强度,vVO2max、Tmax可以作为中长跑训练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运动处方是健身锻炼科学化的要求,本文对28例大学生实施不同强度(男75%VO_(2max),女65%VO_(2max))和不同内容(篮球和健美操)的运动处方前后进行PWC_(170)、VO_(2max)、RPQ等生理指标的测定,评价运动处方健身效果,也为探讨应用PWC_(170)、VO_(2max)、RPQ指标对运动处方效果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此研究对象由24名11~12岁青春期前的儿童组成,其目的是为了探讨一个为期10W的有氧训练计划对青春期前儿童有氧能力的影响,尤其是对不同性别儿童的最大吸氧量(VO2max)的影响。训练组经过10W的有氧训练后,VO2max得到了明显的增加,这种增加在女童中更为明显。VO2max增加的比例和初始VO2max(ml.min-1.kg-1)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青春期前的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氧训练后,VO2max能得到增加,如果考虑到初始有氧能力水平,那么男女孩VO2max的增加将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肌氧含量的相对有效下降值与最大摄氧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近红外无损肌氧监测系统,对赛艇运动员在递增强度运动时骨骼肌组织中肌氧的变化进行监测,测定不同运动员的肌氧含量相对有效下降值(Deff),并测定最大摄氧量(VO2max)。将监测到的Deff与VO2max的变化作对比研究,以期探讨骨骼肌组织中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VO2max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运动中肌氧含量的相对有效下降值与最大摄氧量存在相关性,这为用无损伤技术监测人体运动时氧化代谢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42式太极拳定量负荷对中老年知识分子心肺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XXG-D型心功能测试仪和F-Ⅱ型肺活量计对72名集美老年大学学员在42式太极拳定量负荷前、后进行心血管机能26个参数、肺活量(VC)测定和5次肺活量试验(FVCT)。结果表明心血管机能可顺应42式太极拳定量负荷,使脉率(PR)、每搏量(SV)、心搏指数(SI)、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搏功指数(LVWI)、收缩压(SP)、平均收缩压(MSP)、脉压(PP)和肺活量(VC)适度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心肌耗氧量(HOV)、心肌耗氧指数(HOI)增加较少,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后总外周阻力(TPR)和标准周阻(SPR)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第1次VC分别与第4次和第5次VC比较增加组的例数较多,与其它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42式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知识分子属中、小强度的需氧运动项目,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适宜,有助于心血管机能、肺通气量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体育学院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间歇性低氧刺激,观察刺激前后递增负荷运动心率、通气量、摄氧量及定量负荷时血乳酸的变化,探讨间歇性低氧刺激对人体最大摄氧量及通气阈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两个阶段,每阶段做两次运动负荷。12名体育系男生在实验室常氧条件下在跑台上采用Bruce方法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间隔3天后进行75%最大摄氧量的定量负荷运动,运动时间为9min,定量负荷后立即进行连续7天,每天1h的12%~10%O2的常压间歇性低氧刺激。低氧刺激完成后第二天再次进行上述两种运动方案。在极限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前后分别测定心率(HR)、递增负荷至力竭时间(t)、最大摄氧量(VO2max%)、血乳酸(Bla)及定量负荷时Bla等指标。结果:(1)低氧刺激后,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时HRmax增加(P0.01),VEmax上升(P0.01),呼吸商(R)增加(P0.05),t明显延长(P0.05),Bla明显增加(P0.05),定量负荷运动Bla显著降低(P0.05);(2)间歇性低氧刺激后通气阈时,HR、VE、VO2max%、HRmax%均显著性变化(P0.05),其中VE、VO2max%低氧刺激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经过间歇性低氧刺激,受试者在进行递增负荷的力竭性运动时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心率在运动后增加,人体通气阈时相对应的心率百分数、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肺通气量均明显提高,这表明人体有氧耐力和极限负荷运动能力均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bradycardia effect of a 10-week jogging program was studied in 13 previously sedentary middle-aged subjects (seven women and six men). This response during standardized submaximal treadmill walking and leg cycling was related to changes in cardiac output ([Qdot]), stroke volume (SV), and arteriovenous oxygen differences (a-vO2 diff). Heart rate (HR) response was also studied during load carrying and arm cycling tasks, and a [Vdot]O2 max test was administered. All tests were repeated posttraining. The posttraining increases in [Vdot]O2 max (ml/kg × min-1) were 19.7% and 14.8% for the men and women respectively. Training also produc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submaximal HR and Q during treadmill and leg cycling exercise. A-vO2 diff rose, while there were no changes in [Vdot]O2 during the submaximal work tasks, suggesting either altered blood flow or a greater capacity to utilize O2 by the working muscle. Both men and women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HR during the arm cycling and load carrying as well.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a jogging program can alter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in tasks other than running.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change showed no sex differences; therefore, it wa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trainability of previously sedentary middle-aged men and wom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