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论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到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  相似文献   

2.
黄老师十分重视幼儿的口语练习,她上的课要求明确、讲得生动、注意练习。一只玩具鸡在桌上嘣嘣嘣嘣,一边跳着,一边吃米,黄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这是小吱(Zi)。”黄老师说:“这是小鸡,你们听我是怎么说鸡的,ji、ji、ji。”小朋友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听着,“你们跟着老师说,ji、ji、ji。”课堂上发出了小朋友的练习声。“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叫的?”叽叽叽……”黄老师又拿出了头饰说:“现在我做鸡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鸡,妈妈要听小鸡说‘小鸡小鸡叫叽叽’,看哪只小鸡说得最好听。”她  相似文献   

3.
一下课.小静就拿着刚下发的作文本来到讲台前。她指着习作中被我用红笔圈起来的“尴尬”二字,不解地问我:“朱老师,我错在哪里?”我微笑着作答:“你把这两个字的部首写错了,应是‘九’字部,而不是你所写的‘尢’。”我边说边用手指头比划了一下她写的这个我不认识的部首.内心暗自得意:小马虎.你老师我“火眼金睛”,你作业中的丝毫错误也休想在我眼皮底下逃之天天.小静不服气地说:“是这样写啊!不是‘九’!”我不以为然:“不相信.你可以去查查字典。”小静拿着作业本,转身回座位查起字典来。我也坐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等着她.等着她片刻后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漫画     
无题 小姗的妈妈说:“老师,您找我有事吗?”老师说:“是的,您孩子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到现在连‘声母’、‘韵母’都不知道。”小姗的妈妈说:“孩子啊,你怎么这么笨呢?妈妈不就是你的‘生母’,我在生你之前,不就是你的‘孕母’吗?”  相似文献   

5.
事情起源于期中考试前的一次家长会。会开得很成功,可没想到会后王××的妈妈找到我,手里拿着几张卷子,着急地对我说:“张老师,这孩子怎么回事?班级的六项评比成绩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位子里的这几张卷子我也从来没有见过。我一点也不知道他在学校的情况。”旁边的家长也说:“我们家的孩子回家也从来不说,只要我一问,他就说‘不知道’,或者‘你别管’。”  相似文献   

6.
周五晚上,朋友约好一起吃饭,晓岚带着女儿来了。这个小姑娘在幼儿园上大班,一看就是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孩子。 刚开饭不久,小姑娘停下筷子,好像想起了什么,歪着脑袋问妈妈:"妈妈,‘颠嫌’是什么意思?"我们都被她问懵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个词怎样写,词典里查不到这个词,暂时用"颠嫌"吧。晓岚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愤怒地说:"是谁说的?"孩子天真地说:"我老师说的,老师说我真‘颠嫌’。"  相似文献   

7.
记得刚上小学时,见我的同桌是个穿得脏兮兮、流着黄鼻涕的男孩子,我便哭着求老师调换位子。老师不同意,还指着我的名字说:“亏你还叫‘宽容’呢!”我却不解其意,于是回家问母亲。母亲说:“你的名字叫‘宽容’,宽容就是要有大肚量,待人处事不能太计较。”  相似文献   

8.
两个苹果     
小红经常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骂。”王老师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有一天放学后,小红说:“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一想,拿出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  相似文献   

9.
教学《秋天的画》一课时,我一改以往一问一答的讲读方法,来了个“大放手”,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去“批阅”课文,发现写得美的句子就画出来,或者对课文有什么补充就写上去。这样的角色转换,实际上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与空间交给学生。几分钟后,他们的体会和见解使我大受鼓舞。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草地边的一行小白杨,飘下几片金黄的叶子’这一句写得好,‘飘’字特别美,我好像看到落叶像飞舞的蝴蝶一样慢慢落下,舍不得离开大树妈妈。”另一位学生说:“‘果园里有好多红星在闪烁,那是苹果成熟啦’这一句写得很美,使我想到舞台上演员穿着带有金片…  相似文献   

10.
两个苹果     
小红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也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咧咧,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想一想,拿来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带回去,跟你妈妈说是我送给你和她吃的,你让她先拿一个。等你妈妈拿了一个出来,你把另外那个带回来给我看,我就知道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了。”小红把王老师给的两个苹果带回家,对母亲说:“妈,王老师给我两个苹果,叫我吃一个,叫你也吃一个。”她把两个苹果放在母亲身边的茶几上,两个苹果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并没…  相似文献   

11.
我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男孩,无论他的作文是写人、写事、写小动物,还是写一件东西,在每一篇作文最后都写有同样的四个字:“我真高兴”。当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写的时候,他却皱着眉头反过来问我:“老师,您不是说‘写作文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来’吗?”孩子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同时也促使我思考。不得不承认,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都是拿着腔调表达着诸如“我真高兴”之类的“虚情假意”。作为教师只要求学生习作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却不知孩子内心深处的感情是否已被唤起。写作本应是有感而发,而不是发之后感…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老师真厉害!训家长就跟训小孩一样!”路旁,一位妇女对一位过路人说,手里领着一个孩子。“天这么晚了,孩子还没回来。我到学校一看,原来老师留下补作业了。” “补作业好,老师负责任。” “可是老师把我好一顿奚落,什么‘孩子又懒又滑,家长也得管管’啦,什么‘你的孩子没治’啦,什么‘干脆领回家,别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上一年级了,每天晚上,他都要兴奋地跟我们聊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一次,他讲起班里的光荣榜里班主任老师手绘的大树,如果哪个小组纪律好就在属于自己组的“大树”上贴一个梨,学习好就贴一个苹果等等。我听后拍一下丈夫的肩膀说:“咱可以搭学校的车,在家里也‘种’一棵,不,是三棵树,  相似文献   

14.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15.
一位学生家长给我看她孩子的作业本,一边让我看一边说:我以前没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孩子做错了,分数得‘优’;这是我认真辅导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到十点多,作业都做对了,却很意外分数只得‘良’。给老师反映,老师说‘字迹不清楚、让孩子写  相似文献   

16.
笑话三则     
热爱母校父亲问儿子:“你毕业考试的成绩怎么样,小学能不能毕业?”儿子回答:“爸爸,我对母校太热爱了,不愿意这么快就离开它,老师已同意我再留一年。”腰痛候诊室里,医生喊道:“幺幺幺号。”一位女士拍拍一位老头。老头进去了。医生说:“为什么半天不答应?”“我是一百一十一号呀!”“‘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医生不耐烦了,“哪儿痛?”“一痛。”老头指指腰部,“嘿,这是腰。”“你说‘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嘛。”西瓜里的太阳弟弟:“苹果为什么一边红,一边青呢?”哥哥:“那是因为一边被太阳晒着了,一边没晒着。…  相似文献   

17.
“唉 !今天又喝豆浆 !”马瑞很不情愿地坐下看着碗里的豆浆直皱眉头。班里有几个孩子不喜欢喝豆浆,无论我怎样费尽口舌说豆浆味道如何的好,豆浆里有多少营养,每次喝豆浆时他们还是不痛快。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把教师的要求变成孩子的需要。对 !生活活动游戏化,这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于是,第二天喝豆浆时我改变了“战略”。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买来一些饮料,想请小朋友来当‘抽水机’,帮我把碗里的饮料抽干。我来负责开‘电钮开关’,看哪台‘抽水机’质量最好,‘抽’得最快。”于是…  相似文献   

18.
(一)“鲸”字妙解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课前曾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刚写上课题,孩子们就针对“鲸”的字形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鲸’实际上是一个错字,因为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怎么能写成鱼字旁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对鲸有着错误认识,以为鲸是鱼,把‘鲸’写成了鱼字旁,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就应该把鱼字旁改写成反犬旁。”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鲸’不是错字,不应该改。因为‘鲸’是形声字,右边的‘…  相似文献   

19.
师生合作学习--现代教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格情境上课铃声响过之后,江老师说:“昨天,大家对《江畔独步寻花》一课都进行了预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我们先学前两句,看看这两句写什么。你们先默读几遍,边读边体会,想好了就可以举手发言。”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就举了起来。生1:“头两句,写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满’字是写花多,‘千朵万朵’也是写花多,多得把花枝都坠低了。”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说的,诗中写的是‘压枝低’,写花多得把花枝都压低了,是花在上面。他说‘坠低了’,虽然也是说花多,但那是花在下面……”老师:“我也同意xx同学的…  相似文献   

20.
我和许浩的故事─—学生“手不干净”怎么办潢川师范附小黄孝喜去年秋天,我接任三(2)班班主任时,原班主任姜老师在介绍过这个班的基本情况之后,特别提醒我说:“黄老师,这班里有个叫许浩的男同学,学习成绩还过得去,可就是有个坏毛病─—‘手不干净’。我什么丑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