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和<大学生学习拖延成因问卷>测查了国内11所高校2200名大学生的学习拖延情况.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区域、类别高校中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拖延现象,学习拖延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生活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男生与女生相比,作业拖延问题比较突出;女生与男生相比,更多地体验到学习拖延导致的情绪困扰;大学生的作业拖延随年级升高日趋增加,大学二年级是作业拖延迅速增加的转折期;大学生学习拖延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动机不足、时间管理技能缺乏、消极情绪影响、完美主义倾向和懒惰个性,学习的任务特征和情境特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就大学生学习拖延的预防和干预提出了某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习拖延作为中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学习拖延的主观、客观因素,探究应对中学生学习拖延的相关策略,以期为消解中学生的学习拖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学习拖延是学生学习中一种常见也是非常突出的现象,学习拖延行为存在个体差异且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育者对此现象应高度重视,并在深入认识这一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对河西学院185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拖延现象,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但不存在学科与城乡差异。男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多于女生,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少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学习拖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较大,这些消极影响包括情绪困扰、学业不良、生活不适等。  相似文献   

5.
学习拖延在大学生当中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很多消极的影响。文章在系统分析学习拖延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手段对大学生学习拖延进行有效干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认知、导向、激励和凝聚等方面的功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适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正确归因;能发挥群体作用,进而减少学习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6.
学习拖延是影响小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编制了《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问卷》和《小学生学习拖延原因问卷》,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采用自编的两份问卷对南通市1369名小学生进行施测,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小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分析是否存在年级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小学生学习拖延的最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自编的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问卷和原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小学生存在学习拖延现象,属于轻度拖延;小学生的学习拖延存在年级、性别和班干部非班干部等方面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拖延最主要原因是对学习有"厌恶感"、"低自我效能感"、"缺乏兴趣"、"任务难度大"和"学习动机低".  相似文献   

7.
学习拖延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行为,主要影响因素有人口统计学、学习动机、自我调节、情境影响等。教师可以从提高自身教学和管理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几方面帮助学生减少学习拖延。  相似文献   

8.
学习拖延是当前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目前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该现象的解释仍未形成公认的理论。扎根理论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视角。为深入探究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挖掘影响拖延的因素,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访谈的形式展开研究,最后建立了有关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初步的范例模式和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学习拖延是有目的地推迟或拖延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的非理性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某地区随机选取350名五年级学生施测,探究学习拖延对数学学习成绩影响的内在机制。调查表明,小学生存在较为普遍的学习拖延现象。经进一步统计发现,学习计划缺乏和执行力不足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拖延对数学学习成绩具有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对学习拖延的认知调节、教授学习拖延的干预和预防策略、加强自我调节干预、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等预防或消除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拖延现象。  相似文献   

10.
学习拖延是学生学习中一种常见也是非常突出的现象,学习拖延行为存在个体差异且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育者对此现象应高度重视,并在深入认识这一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了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拖延的关系。采用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01):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存在较高相关(P〈0.01);学习倦怠的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均能显著预测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状态不佳、学习行为迟滞、学习执行不足和学习拖延。因此,中学生学习倦怠是影响其学习拖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学习拖延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总体上大学生学习拖延程度较低,但是仍有7.7%的学生拖延程度较高,有11.5%的学生受拖延的困扰程度较高。男生的拖延程度要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拖延程度最高,降低拖延的意愿最为明显;理工科学生的拖延程度较高。大学生的学习拖延受恐惧失败、缺乏信心、犹豫不决、厌恶任务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机抽取上海七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学习拖延和个人评价的被调查者,对他们进行集体施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比较普遍;医学、法学类大学生的学习拖延程度较高;大学生的个人评价与学习拖延程度显著相关,其中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对学习拖延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重塑认知评价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学习拖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学习拖延是学习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一种自我妨碍行为,对成就的取得与学习过程都有较大的消极影响,并使拖延者承受更多的压力和健康问题.学习拖延行为养成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对学习拖延行为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般拖延倾向,运用拖延倾向问卷和挫折承受力问卷对福建省霞浦县某中学初一到初三的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所调查范围的初中生普遍存在拖延现象.具体表现为自律学习任务的拖延程度高于他律学习任务,学习拖延程度高于其他情境拖延程度.拖延倾向在性别上基本上不存在差异,男生在作业上的拖延程度略高于女生.拖延倾向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拖延程度明显高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学生拖延倾向与其挫折承受力存在显著负相关.通过回归分析也得出挫折承受力得分对拖延程度有很好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6.
解丽 《文教资料》2013,(23):136-137
学习拖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建议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心理疏导等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学习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17.
学习拖延是指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推迟延后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文章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并分析了267名小学生的学习拖延状况,比较了小学生学习拖延在性别、年级、班干与非班干等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性,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河西学院学报》2017,(2):101-104
目的:通过对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实习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的拖延现象的调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加强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提高其实习期间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31名实习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95%的学生承认自己经常或者偶尔有拖延现象;导致拖延症的主要原因是技能缺陷、害怕失败和叛逆;工作环境的适应程度、学习压力、专业兴趣、人际关系、懒惰和身体健康等各方面的因素也是导致他们推迟完成任务的原因.结论:对引起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实习学生拖延症的影响因素加强认识和干预,从而减少拖延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学习拖延行为及其教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拖延是学习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一种自我妨碍行为,对成就的取得与学习过程都有较大的消极影响,并使拖延者承受更多的压力和健康问题。学习拖延行为养成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对学习拖延行为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学习拖延现象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指学习者有意而无必要地推迟启动或推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学习拖延的成因主要包括性格、学习任务、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等。成因不同,干预措施也不同。对青少年拖延行为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