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要求学生作文要有真实感,要有创新.农村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他们接触的现代写作题材要少一些,但他们接触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广阔天地,因此,农村作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一乡土性,在指导学生习作思路上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因此针对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立足农村,农村作文教学内容就能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求学生作文要有真实感,要有创新。农村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他们接触的现代写作题材要少一些,但他们接触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广阔天地,因此,农村作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教学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指导思路上,只要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鉴于此,结合教学实践,作者总结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作文教学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谢红 《甘肃教育》2014,(21):114-114
正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的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接触的写作题材有许多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换句话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但又较闭塞的农村天地,这与城镇的孩子相比,写作的题显然要窄一些.然而,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有着城镇里没有的独特优势.我认为,我们只要能充分把握住农村特有的优势--乡土气息,在指导学生作文思路上下功夫,始终贯穿一个"农"字,注以乡土气息,相信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指导思路上只要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李靖 《考试周刊》2011,(2):85-8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启示我们,作文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要说。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些生活存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只要很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就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要努力做到“真”、“实”、“活”、“新”,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这一广阔天地为我们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在狠抓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更在于创新。但不管怎样创新我们都必须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却有着自已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怎样来贯穿这个“农”字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大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农村存在着丰富而独特的写作教学资源,农村作文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只要我们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优势,在思路上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孩子同样能写出乡土气息浓郁的华美篇章,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这是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最多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我所在的职业学校每年都招收大批农村生源的学生,与城市生源的学生一起就读.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之中的难点,在一个农村生源学生占很大比例的学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来的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阅读的书籍贫乏.但农村来的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作文题材优势.只要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思维方式,充分发掘农村特有的生活题材,就能变劣势为优势,改善农村生源学生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陈晓明 《江西教育》2005,(14):58-59
在新课改精神影响下的"成长作文"教学实验,是以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为考察对象,并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作文教学新体系.在这种教学实验里,作文成为学生揭示个性体验、抒发真情实感的重要载体,成为他们描绘成长历程的展示平台.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这项作文教学实验能突破时空限制,把要捕捉的人事物景等写作素材能够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作文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7.
王丽芳 《小学生》2013,(9):84-84
有教育专家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现实中,不少学生"谈作文色变",一听要写作文就唉声叹气。如何降低他们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能快乐地写作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我觉得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指导,  相似文献   

18.
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说法:学生在作文中编故事、叙事苍白、缺少真情实感是由于他们没有"生活".有的老师喜欢引用朱子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回答学生作文虚假、空洞的问题.但是,正如鱼生活在水里一样,学生难道不是生活在"生活"中吗?我认为,关键不在于学生没有生活.  相似文献   

19.
也许因为我在做学生时,也有过视作文为"畏途"的经历,在自己做了教师以后,便特别理解也特别同情我的学生作文时"蹙眉搔耳、咬笔杆,下课急找作文选"的无奈与为难.和我的学生时代一样,我所任教的农村中学的学生也为"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难题所困惑.因此,唤起农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是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从教以来,总听到有老师说作文教学是语文科最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成了农村语文教师心中的一座大山。习作成了孩子望而生畏的作业,所以农村学生怕写作文,甚至逃避写作文。其实农村就是一个作文素材"提款机",有着取之不尽的作文题材。学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跟大自然从小就有零距离接触,他们每天山水田林路边走,鸡鸭鸟猪随意跑,上山摘果掏鸟窝,下河玩水捕鱼虾……万事万物与孩子朝夕相处;一年四季,有田野风光最美的景,也有人间最朴实的情,学生日常生活中只要多留心观察,就有写不完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