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科学历史的错误描述,围绕单一教育目的的科学史教学,呈现的常常是片面的、不连续的、没有知识形成背景的伪科学史.对本学科发展历史的了解应成为理科教师专业知识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对科学史教育价值的全面认识、对科学史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对教学策略的掌握程度,决定了科学史教育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方面的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史教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越来越为研究者所挖掘.当然,我国科学史教育起步较晚,科学课教师对科学史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基础教育,尤其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刘莉 《考试周刊》2011,(88):194-194
高中新课程教科书涉及许多生物科学史的内容,科学史的引入能够加深学生理解和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高效引擎。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很有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科学史中蕴涵的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教育素材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新课程理念的贯彻。  相似文献   

4.
生物科学史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四种中学生物科学史教学模式各具教学程序和模式特点。"历史—归纳"教学模式重于知识性的科学史教育,借助于一系列的教学设计达成科学史知识的生成;"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侧重于科学方法的科学史教育;"自学—辨析"教学模式适用于难度一般、历史跨度较大的科学史教学内容的教学;"角色—探究"教学模式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科学史教育。  相似文献   

5.
科学史资料中蕴涵着知识、技能、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教育素材,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挖掘并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学教育要遵循生物学本性,符合学生的需要与接受能力,以发挥其功能,提高教学质量.要领会中学生物教育的四个功能;正确把握新课标中对"知识教学"的要求;同时对"探究性教学"不能滥用;掌握"生物科学史"教学原则;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科学史的定位是:"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学史实也应注意引用."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科学史在课程中的地位还有待提高和完善,需要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充分挖掘,艺术再现,合理利用,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生物科学史教育呢?笔者在生物教学中的基本策略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科学史内涵和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的必要性的认识定位,从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两方面阐述了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分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存在的困难,探讨了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的途径,并揭示了在实践中应把握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6,(4):11-14
科学史教学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传统的科学史教学不利于学生认识科学发展的过程和本质。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例将角色扮演法运用于科学史教学,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为科学史教学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在现实教学中,有许多科学教师不重视科学史的教学,他们或把科学史等同于科学故事,或将科学史作为知识点传授并加以考查,或将科学史当作教学的附加品。其实,科学史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科学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把握科学的本质特征,理解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还能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不同侧面以及科学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1.把握介入时机,经历发现过程。科学史的教学应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始终,具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史教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越来越为研究者所挖掘。当然,我国科学史教育起步较晚,科学课教师对科学史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基础教育,尤其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生物科学史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广东省潮汕地区5所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部分师生思想观念陈旧、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编写不够完善、课时不足等因素成为制约生物科学史教育顺利开展的因素,并对此提出了有效渗透生物科学史的对策,力图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科学史对孩子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探究兴趣、领悟科学方法等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研究科学史,挖掘科学史教育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科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更是责无旁贷、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视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在科学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目标单一、大材小用,拔高拓宽、加重负担,材料粗放、教学吃力,理解偏颇、评论失当等。如何进行科学史的有效教学,以"生长素的发现"为例,浅谈科学史教学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史的内容是人类精神的资源宝库,进行科学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把握,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著名科学史家萨顿指出,科学史不应只是对发现的描述,"它的目标就是解释科学精神的发展,解释人类对真理的反映的历史,真理被逐步发现的历史以及人们的思想从黑暗和偏见中逐渐获得解放的历史、而应在科学史中发现那些永恒的内容".生命科学史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两种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17.
国外科学本质教育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一般认为,科学本质涉及"科学知识的本质"与"科学探究的本质".科学本质观决定了科学本质教育的内容与学习范畴.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策略是多样的,主要有科学对话模式和HPS教学模式.通过正确处理科学本质与科学探究的关系、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的关系、设计融入科学本质的课程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谭艳秋 《教育探索》2012,(3):127-128
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开设生物课对学生未来从教有非常重要的深远的影响.生物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必须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因此,必须要变革教育观念,通过渗透生物学中蕴涵的哲学思想、STS思想、生物科学史及加强校园生物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来实现科学和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是科学的高度概括、结晶和升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科学史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史实记诵,而是重在挖掘其内在的价值,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说过:"一部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史.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7,(16):53-5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旨在通过科学史教学,让学生重温科学探究的历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科学史教育为明线,学生探究活动为暗线,对本节内容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