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新闻用其灵活的视角,精致的语言来实现交际功能。软新闻的翻译策略种类繁多,灵活多变。本文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阐述软新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软新闻翻译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为了缩小原文和译文的差距,软新闻翻译应该结合新闻翻译理论依据,运用新闻翻译策略,进行新闻翻译和传播。文章分析了软新闻翻译的主要理论依据,并就软新闻翻译策略做出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软新闻的特点,并结合德国功能派翻译目的论对软新闻汉译英翻译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出在基本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软新闻的翻译可以通过增加、删减和改动等编译手段使其更好地实现交际功能,同时认为这种似乎有悖于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翻译方法是软新闻编译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奈达的翻译目的和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出发阐述软新闻翻译目的,进而通过例句分析来说明应该用何种翻译手法应对各种翻译情况  相似文献   

5.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软新闻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软新闻是外国人了解中国及其风土人情的窗口。此文分析了软新闻的文本类型,通过详实的软新闻译例分析,验证功能翻译理论是指导软新闻英译的有效理论;"增译"、"删减"、"重组"是软新闻英译的有效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软新闻及其翻译的特点,结合功能翻译学派理论,通过对软新闻英译信息传播特点的分析,指出软新闻英译可以突破传统翻译理论的桎梏,通过适当的前后调整、增添和删减等手段,实现更好的信息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7.
曹志颖 《培训与研究》2008,25(9):133-134
本文介绍了软新闻及其翻译的特点,结合功能翻译学派理论,通过对软新闻英译信息传播特点的分析,指出软新闻英译可以突破传统翻译理论的桎梏,通过适当的前后调整、增添和删减等手段,实现更好的信息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时效性的强弱和语言风格差异,新闻大致可被分为:硬新闻,中间新闻及软新闻三类。为了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实现原文及译文的功能及效果对等,软新闻翻译应该摆脱基于结构语言学的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桎梏,取而代之以建立在功能语言学基础上的“目的论”为其翻译的理论依据,并通过适当的增添、删除和重组等“编译”手段,实现功能对等,使软新闻翻译达到更佳的翻译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编译在软新闻汉译英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翻译实践中常常看到一些译者在英译汉语软新闻时并未遵从传统的翻译理论,而进行了大胆编译(删除或增加某些内容)。本文从软新闻的文本特点及其传播功能出发,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制约软新闻宣传效应的实例分析,认为软新闻独特的文本特点、中英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软新闻对宣教效应的刻意追求,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有时在英译汉语软新闻时失效,而编译则在此领域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0.
因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性,利用软新闻传播呈现国家本土文化形象时,应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以及语言文化,翻译过程中应采用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与策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立足于传播学的基本含义与软新闻理论的概念,分析中西方软新闻的主要特征,提出传播学视域下英语软新闻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软新闻是指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受众阅读、视听兴趣的新闻。功能翻译理论为软新闻汉译英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软新闻翻译策略选择具有指导作用,主要包括对原文的增译、删译、重组和编译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界历来重"硬新闻"而轻"软新闻"。这给同类题材的翻译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基于此,文章以《今日中国》为例,对软新闻的翻译教学实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真 《教育教学论坛》2014,(24):153-154
本文从信息论的视角,以摘自"China Daily"(《中国日报》)网站的网络新闻为实例,对网络软新闻翻译中的"冗余信息"及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总结出不同于硬新闻翻译的灵活多样的文化翻译策略,使目的语读者在获得原文信息的同时,实现网络软新闻翻译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新闻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在国际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翻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收集了硬新闻和软新闻各30则,建立两个对应的小型语料库,旨在应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和级差体系,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国际新闻中评价资源的翻译。通过研究发现硬新闻和软新闻的译文中都存在态度和级差的“不忠实”现象,而该现象在软新闻中出现的频率更高;造成“不忠实”翻译的原因在于中英新闻语言风格、新闻机构立场的差异以及译者立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软新闻英译时常常不遵循传统的翻译理论,而是进行大胆的编译。为了实现更好的信息传播功能,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软新闻英译可以突破传统翻译理论的框架,适当的进行前后调整、增添和删减等。  相似文献   

16.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受到了译界的关注,近两年对于该理论的解释和指导实践的功能也得到了验证。本文通过对一篇软新闻不同译文的分析,得出结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对软新闻翻译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软新闻英译实际上是编译改写的工作。编译是翻译的一种,即运用增、减、编、述、并、改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变通翻译,从而达到准确、适当地报道该新闻内容的目的。而这一点与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定义的认识,与目的论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的文本类型说等理论不谋而合。拟用实例从三个方面证明了功能翻译理论在软新闻英译中的适用性:译者的意图性、译文的可接受性、文化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软新闻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结合实例对软新闻的英译进行分析,论证了关联理论在软新闻英译中具有独到的解释力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针对《今日中国》一篇软新闻《到南通——听罢江声听海声》两篇英译文的对比分析。作者选取"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理论框架。该理论强调翻译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作者从译者进行适应选择的各个纬度对原文和译文及其两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于软新闻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该文借鉴把关理论来研究国际新闻翻译过程,其假设如下:1.译者是国际新闻翻译过程中的把关者;2.国际新闻翻译过程可以分阶段来进行;3.国际新闻翻译过程有模式可循。为验证以上假设,作者采用概念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重点揭示新闻翻译和译者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及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