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进行运动练习时必然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而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则直接影响其体质的增强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常常作为我们评判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究竟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它应如何定义?对这一基本前提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则直接影响我们对体育课运动负荷本质的把握,也制约着我们将运动负荷作为体育课教学评价参照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负荷是影响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是体育课质量和科学性的重要指标,是体育课的精髓。身体素质的提升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行,体育教师要想合理地安排一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可以从“望”“闻”“问”“切”这四个方面进行把握,结合每节体育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状灵活、科学、及时地改进课堂,并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合理调整运动负荷,使学生通过实践、身心、技能达到最大的效果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主要通过身体练习来发展运动能力,培养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从事身体练习必然要承受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练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素质的效果,进而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所以,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体能和技能水平的根本保证,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完整认识、测评以及调控体育课运动负荷,必须准确把握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构成要素,实施综合性测量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特有的要素指标,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三维目标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唯有体育学科具有运动负荷这一教学因素和变量指标,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的特点所在。从人的动作技能习得的角度而言,一定数量的练习次数是动作技能学习由"泛化"→"分化"→"自动化"必不可少的保证,而合理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刺激是学生身体得到有效锻炼的必要条件。可见,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合理的运动负荷对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待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家解惑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问题是一个我们经常遇到的,也是我们反反复复探讨了几十年的问题,更是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面对和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同时还是与体育课的性质与体育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一、体育课运动负荷评价的历史和弯路体育课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体育学科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属性和特点,体育课也就不成其为体育课了。因此,体育课要不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当下不少体育课练习密度低、运动强度不大的现象,体育教学要达到大密度、大强度的呼声不断,那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该大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一、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是较大练习密度、适当运动强度在体育课中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的安排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可是体育课中不单是运动负荷的安排。同样涉及到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安排,如果只注意到运动负荷,忽视心理负荷,就会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离开一种负荷谈其它,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三种负荷的综合安排是  相似文献   

8.
谈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每个体育教师所关切的问题。一、什么是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负荷量和强度对学生机体作用的大小称为运动负荷。只有适宜的负荷刺激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9.
素质练习在体育课中的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课中,教师合理、巧妙地安排素质练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素质练习在体育课中的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谈体育课思想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武汉市39中学高冰武汉市文华中学王仁毅一、“严”应是在尊重学生基础上的严体育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其特点是学生在学习各种运动技能、技术的过程中,直接承受运动负荷,并且以室外活动为主,教学组织工作比较复杂,既有外界环境于扰,又...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测量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及评价体育课”是体育系《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体育系学生教育实习及做体育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们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是《体育理论》课的基本任务之一。过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三个缺陷: 1、教学方法偏重课堂上理论讲授,忽视实用技能的培养。一直沿用集体到中学去现场观摩体育课的方法。通常是一个年级100—  相似文献   

12.
张显 《中华武术》2021,(3):80-82
"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持续下降",已成为不争事实。为了迫切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理论依据是,体育课上学生只有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才具有积极的身体锻炼价值。因此,如果学生的运动负荷达不到中等及以上,就需要体育教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专门补充。毋庸置疑,适宜运动负荷对人体机能具有增进效应,但把运动负荷作为体育课的唯一目的,并想据此力挽"体质下降"之尴尬局面,笔者难免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13.
中师体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要使学生掌握小学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简单的教学方法,毕业后一般应具备担任小学体育课和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为了贯彻落实这一任务,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简称“三基”)的传授,并且多方面地重视对他们的体育工作能力的培养。一、重视《小学体育教学法》的教学《小学体育教学法》是师范生必学的课程之一.学生在校三年的体育教学(理论)时间内结合学生实习和体育课的要求,就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从课的任务、特点、类型、结构到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的组织、密度与运动负荷以及  相似文献   

14.
一、运动负荷应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对于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中小学体育教师们都非常熟悉,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之前,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曾经是评价体育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体育课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在安排教材的负荷量时,多半凭着经验估计,这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要克服盲目性,使体育课教学更科学化,真正做到增强学生的体质,就必须重视日常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测定。我们的做法是: 一、教会学生测定脉搏的方法新生入学,第一节上室内课,教与学的内容之一就是怎样测定运动负荷。首先让学生用手指按住手腕掌侧外上方,小臂桡骨远端的桡动脉,让学生自己体会桡动脉有规律  相似文献   

16.
王富兰 《体育教学》2008,(11):67-68
合理安排和调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基本任务的同时保证学生运动安全、防止运动意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体育教学中,过小或过大的运动负荷都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则又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身体限度,对学生运动安全则会产生一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17.
<正> 合理安排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对提高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的基本任务,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认为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不能孤立地就一堂体育课本身去考虑,而应该从一堂体育课、一个学期的体育课和各学段体育课这三个层次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充分考虑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各种积极因素与约束条件,才能真正提高安排运动负荷的科学性。一、一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一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我们认为受下面一些因素的制约。首先,受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制约。一堂体育课中,学生的运动负荷过程要体现出由小(低)到大(高)、再由大(高)到小(低),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体育教学以室外活动为主,教学环境多变,学生人数多、活动性大,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时体育教学本身又具有趣味性、对抗性、竞争性,使体育教学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技能技术的传授,又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了体育课组织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也给体育教学的组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第2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广东宋文钦老师在《加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不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关键》中,提出:"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的观念笔者十分赞同。就课堂教学而言,小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运用以及体育情感、态度、行为品格等方面都与体育课实施落实合理的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密不可分。而在体育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要完成增强学生的体质,而是通过体育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增强体质服务。体育教学应该把工作重点从依靠体育课的时间去加大运动负荷和增加练习密度转向为学生现在和将来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