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当今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情景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道,也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让人忧虑。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听课时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都将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适应这种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必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课改要求教师彻底改变“权威式”的教学为“学友式”的参与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俯下身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那么什么样的数学教学才是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反映素质教育的理念呢?对此,笔者有以下浅见。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 感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未来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 以,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从“三尺讲台”上走下 来,来到课桌之间,师生共同讨论和理解文本的深刻主题,让学 生真正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本文就从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从“三尺讲台”走进学生的“人生舞台”进行 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马双喜 《甘肃教育》2013,(21):34-34
一、转变教师角色。适应全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个合作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这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人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最近的数次听课中,发现一个现象:过去讲课时脚步很少离开讲台的教师,有一部分已经非常自然地从讲台上走下来,把腰弯下来和学生说话或者跟学生讨论,学生上讲台的次数明显比以前多了。但是也发现,仍有一部分教师还是独霸着讲台,高高在上,对学生“发号施令”。认真分析一下这一现象,会从中看出当今教育转型过程中不同教师的不同心态。一、愿不愿走下讲台,反映着教师的教育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  相似文献   

7.
泰安市泰山区岱庙办事处东关小学是全市“小班化教育教学”实验点之一。该校一年级一、二班两个“小班”采取了“撤去讲桌,走下讲台”的教学形式,30名学生围坐在教室中央,桌椅可随学科内容科学摆放,有时呈马蹄型,有时呈扇型,老师就坐在学生中央讲课,随意自然,气氛活泼。据说,在西方教育中,除了个别大的阶梯教室外,其他教室都是不设讲台的。“讲台”(platform)在英语中还有戏台、站台之意,而汉语中的“讲台”却只是“传道授业”之用。讲台的存在,从一方面讲,体现出了“师道尊严”,然而教师的“居高临下”无疑阻隔了师生间…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如何 ,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 ,应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教学效率呢 ?教师主动走下讲台 ,缩小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教师在教室中站立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教学的强度及参与时间的长短 ,座位离教师近的学生更容易参与到教学中来 ,且能坚持较长时间 ,因此 ,教师必须想法设法去“接近”所有的学生 ,主动走下讲台 ,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个人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激励学生参与 ,给予学生安全感。鼓励…  相似文献   

9.
一些教师天真地认为,如果不把教育学生“多余的”“空洞的”事压到他们头上的话,他们一定能把教学任务完成得无比出色。结果呢?带着这份幻想走上讲台的教师,无一不是怀着愠怒和失望走下讲台。  相似文献   

10.
于细微处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特级教师异地讲课.阶梯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以及慕名而来的观摩教师,大家都想一睹这位年轻特级教师的风采。上课铃响起,只见一位相貌平平、腋下夹着讲义的小个子老师,快步走向讲台。他远没有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儒雅倜傥.台下一阵嘘声。年轻人站在讲台上,平和友善地环顾有些躁动的听众,宣布“上课”,全体学生起立;有一些观摩教师睨着眼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教师示意大家坐下。当他要放下讲义时,发现讲桌上有一层淡淡的粉笔灰,他迅速走下讲台,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教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停留在“传道授业”这个传统立场上,所以在教学行为上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领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思维成果,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课程下,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应该是和学生平等对话、共享、共进的。教学不再是教学生,而是师生的交往。所谓交往,即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会话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高度统一。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应该从原有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走下神圣的讲台,…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职教学工作陷入“两难”境地,即“教学难、管理难”,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已不灵验了,暴露出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探索走出目前困境的途径和方法。1.教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转变角色要从过去的教者、主角、“讲台上的圣人”变成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在现代及未来社会,学生学习渠道更加广泛,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对学生的能力、“情商”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学在课堂、学在网络、学在社会。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有所转变。2.变教堂为学堂课堂不应是教师自我表演的舞台,而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传统教学是一…  相似文献   

13.
这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举措最大的一次改革,随着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彻底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上走了下来,放下了课堂教师是权威、是主角的架子,充分认识到过去是“从教师的教看学生的学”,现在是“从学生的学看教师的教”。同时,观念的转变也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教师总能做到“三少”和“两多”即少站在讲台上授之以“鱼”,  相似文献   

14.
“坐教”小议●袁志华时下,笔者在一些学校常见到有些教师“坐教”,因而颇有些话要说。何谓“坐教”呢?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讲台上坐着进行教学。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解答疑难的过程。整个过程有讲解、有提问、有板书等,由许多教学环节所组成,而且还...  相似文献   

15.
请走下讲台     
一次质量分析会上,一位语文老师说:“这次考试的 基础题,我在考前基本上组织复习过,但仍有不少同学出了不少问题,不知是什么原因?”其实,这样的问题在各科教学中并不见。这表明执教者没有有效的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没有接收、利用教者所发出的教学信息。那么,如何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集中到教学上就显得尤为重要。达到这一目的方式很多,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教学内容的启发性、连贯性、趣味性等。而教者“走下讲台”亦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现在,有些教师习惯于长时间站在讲台上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他们至少没有认识到下讲台授课有如下好处—— 一、缩短师生距离,融洽教学气氛。 由于多种原因,在有些学生心目中,教师是远离了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对绝大部分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来说,理论界言之凿凿的高论不过都是“有此一说”的边缘话语,“考试指挥棒”才是他们河道上的惟一“航标”。对语文本真性的思考多为少数思想活跃者走下语文讲台后的一种诗意的构想和心灵的放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教员课堂走下讲台.课间走下讲台,课外平等交流等三个层面论述如何做接“地气”的教员,由此阐释开展对话式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员走下讲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倡导高职经贸类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走下讲台、走进市场、走入企业”,在社会这一大课堂和大舞台上吸取养分、培养优秀人才。经贸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一个从课堂到市场、从市场到企业的系统链条,环环相扣,互为支撑。“三走”人才培养模式,是迎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探索经贸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9.
因材施教,孔圣人在千百年前就提出来了,然而,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得有些艰难。在这样的情景下,我尝试着教师走下讲台,走入学生;学生离开座位,走上讲台的课堂模式,使得课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0.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