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平等参与,与传统的教师角色分离,建立新的角色:从独霸讲坛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思考的“激励者”;由单一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学生发现真理;由一味地“操作者”转化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教师角色、教学策略等提出一系列转变: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合作者、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研究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课改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要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要求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转变中小学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行为方式。一、遵循课程改革实施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1.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所谓“参与者”角色,就是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互教互学,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谓“促进者”角色,即…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是要实现“教”与“学”的行为和评价方式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要求教师必须实现角色上的三个转变:从课程的执行者、使用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转变;从实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知识的传授向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从单向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课程消极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积极的开发者、研究者。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将成为课程改革的呼唤。“教师即课程”(teacher as curriculum)理念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时刻用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在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中重建师生关系,开放性和互动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后现代课程观催化传统教师角色由“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后现代课程观拓展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胡泉  张义玲 《农村教育》2005,(7):113-113
一、从“教室”到“学室”的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教室”所体现的是“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成了知识的“权威”,没有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教师主宰着课堂,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只不过是引导学生往里钻的“圈套”,学生没有主观能动性,处于被动地位,怎么教,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参与的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陈光全 《中国德育》2005,(11):14-15,25
所谓“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与教师的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教师行为。按照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德育课程“回归儿童生活”和教学创新的需要,德育课教师要表现出引领课程的新的教育教学行为,用新的形象在学校德育领域的主渠道“亮相”。据此,德育课教师的角色期待也应与时俱进具有新的内含:即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德性建构的支持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道德人格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与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教育重组活动,要求转变教师的观念与角色。新课程是对传统教师观念与角色的反思: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蜡烛”和“园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各方面应该为教师角色历史性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那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初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一,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全新定位。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教师观念的一系列变革,必须“洗脑”。对于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就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中心论”等归于陈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主要担当讲课者、传授者角色,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最重要的是组织者,是把学生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2.
王进杰 《青海教育》2003,(10):78-7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仅从知识传授者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新变化:如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为此,新课程改革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以下转变:角色的转变;行为的转变;观念的转变;自身素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该文旨在探讨“双减”政策下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双减”政策对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影响,探究在此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通过重新审视高中英语教师的职责,强调从教授者转变为归纳者、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以更好地适应高中英语教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改革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参与。新课程改革在论述教师角色的转变时指出:教师的行为应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特别强调师生的关系是“平等中的首席”。怎样才能做到这种平等融洽的“零距离”呢?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交流者)、激发者、引导者、革新者。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是当前课改实验深入发展的关键。全新的语文实验教材为教师角色转变提供了良好基础,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则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标志;建好培训和实验指导网络,开发与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有关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不乏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等,这是比较理性的表述;再如“引路人”“催化剂”“合作伙伴”“平等首席“等,这是相对形象的描述。打开书报刊和网络,这些精彩的论说充满视野。但是,许多教师面对新课程还是困惑不解,不知道该怎么做,总觉得新课程是那么高深莫测,教师新角色是如此高不可攀,“角色困惑症”始终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8.
中学英语教学“耗时较多,收效较小”局面的改变,关键之一是英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现和“基于实践”的教学观、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就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豹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及其师生关系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是新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向。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学习型课程”既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成人教师的特点,因此,新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学习型课程”为取向。在“学习型课程”中,教师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中介者以及课程的开发者。与教师角色转变相适应,学习型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践中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批判式的共同探索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