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的契机     
郭莉 《辅导员》2014,(10):69-69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2.
如何"丢一块石子"在学生"思维的湖水"中,激发他们思考、研究,开发他们的兴趣潜能、情感潜能,引领、启发他们主动热情地走向知识、走向研究,培养他们思维的辩证性和深刻性?下面是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一道高考题的多角度研究,使数学的教与学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向未知迈进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数学世界.  相似文献   

3.
教育属于未来的事业,作为老师就要对学生一生负责。无论学生是"龙"还是"虫",是"鱼"还是"虾",教师都应以大海般的心胸理解他们,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彻底避免反教育产生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教育现场中三名"捣蛋"学生的访谈和观察,文章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在三个方面解读了他们的捣蛋行为:成为"罪魁祸首"的嫌疑犯、强化教师心中的刻板印象、抗拒权威中心的心理满足。"好学生"的定义使这些捣蛋学生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我们该如何正确认知和对待他们,如何让这类学生和教师彼此更容易沟通、亲近,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这是教育者需要多加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彭继刚 《贵州教育》2011,(10):24-25
一、后进生是怎样"炼"成的 后进生往往又叫"问题学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表现与所谓的"进步"学生不一样,他们懒散拖沓,但又好动爱闹;他们表面自信,其实内心自卑;他们表面坚强,暗里却很虚弱;他们看似能言善辩,其实是胡搅蛮缠;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对一切都无所谓,其实很在乎别人的眼光。他们爱出风头,爱凑热闹,爱瞎起哄,唯恐天下不乱。  相似文献   

6.
钱玉珠 《海南教育》2014,(20):33-33
对于学生的插嘴,有人认为是对教师的一种不尊敬,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一种表现;有的则认为是他们情感的真诚流露,说明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问题的领悟。本文并不是从"允不允许"、"能不能"的观点来剖析插嘴现象,而是对"学生为什么要插嘴"、"插嘴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黄刚 《中学教学参考》2012,(12):113-113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的学生很想认真学习但总学不好,也有的学生不想学习甚至讨厌学习,这些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学习障碍,我们把他们称为"学困生"。作为中学教师,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努力让他们转化为"优生",也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以下是本人将"学困生"转化为"优生"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爱一个优秀的孩子很容易,那么,爱一个屡教屡犯的捣蛋鬼、"坏"学生、一个问题"学生"就难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之术再高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教师的真诚关心、持久热爱、才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改变他们的思想,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谢文华 《考试周刊》2011,(40):195-196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预防"留守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成为家庭、学校、教育部门、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研究,纠正、排除、防止我校"留守学生"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促进"留守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解决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后顾之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吴金瑜 《现代教学》2009,(10):28-28
"差生",让人喜欢让人愁:他们的"差"让教育者头疼,他们充满活力的生命又让教育者对他们充满期望。但尊重、理解、热爱"差生"却是一个让人乐见却让人难为的话题。下面我通过一个发生在我们校园的真实故事,来说明包容乃至欣赏学生的缺点,发现学生生命中阳光的一面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贺拉斯·曼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他们才能有求知的欲望;反之,当他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时,自然没有学习的热情,也不会有一个好地学习成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他学"到"他要学"。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2001年开始,我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9年了,身边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始终不变的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发现每一届学生当中都有一些"特殊学生",或者叫做"问题学生"。虽然在这些学生身上都有着针对他们本人不同的问题和情况存在,但是他们的本质不坏,而且在他们身上还有很多优点,而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相似文献   

13.
学生如何很好地认识、接纳自己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很好、我很聪明",那么他们的自我接纳就是正向的;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不行、我很笨",这种对自身人格的贬低就会导致他们的自我认识发生偏差。本文讨论了咨询中的学习(数学)失败导致"我不行、我很笨"学业自我评价的这类学生案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从内在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健全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正处于"觉醒"和"发展"阶段,天性活泼好动,充满着好奇和幻想。周围的事物一旦对他们失去吸引力,他们就乘机"放纵"自己,于是问题行为就产生了。所谓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干扰课堂教学秩序、  相似文献   

15.
庄锡壮 《教育导刊》2010,(12):89-90
科学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热闹"。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玩"得不亦乐乎,也常常让人担心这样的课能否保证效果。不过"玩"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该适度地顺着他们的天性来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活动,使他们在"玩"中想得更多、做得更多、获得更多。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主人"是稚气十足的儿童。他们爱玩、爱动,爱新鲜有趣的事物;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知识的理解;他们的学习目的性不强,常常需要用不断的表扬和激励来维系课堂学习。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人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成人化的生活情境、成人化的学习活动、成人化的课堂语言等。课堂成人化的入侵,是对儿童的研究不够,是"主体"缺失;  相似文献   

17.
陈娜 《学周刊C版》2011,(12):99-99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学生不愿学英语,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英语没有产生兴趣。"乐学"的核心是"学",而打开"乐学"大门的钥匙是"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后进生"、"学困生"、"调皮捣蛋生",甚至是"坏学生"等称谓,我们并不陌生,究其原因,无非是我们的学生当中总是有一部分人不"听话",总是不断地让我们的老师处在尴尬或者是愤怒当中,甚至经常使我们"歇斯底理"、"怒发冲冠",让我们部分老师处于一种神经质的状态中。为什么总会有这样的学生出现?为什么我们很难"改变"他们?面对他们,  相似文献   

19.
"订单班"是职业教育中经常出现的班级分类,"订单班"学生管理方法与其他班相比有其特殊性。"三点一线"即通过专业目标培养、专业技能、思想品德和校企合作等形式入手,对"订单班"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化、有序化,提高"订单班"学生素质,促进他们成长成才,早日为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林少萍 《教师》2011,(4):20-20
纵观当前的习作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的种种束缚,已经把他们幼小的心灵破坏得"千疮百孔"。学生以习作为苦,常"望文兴叹"或"谈文色变"。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的内容,常让教师倒胃口。只有拓展习作的时空,放飞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