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包括丰富的终身学习的思想。我们希望通过整理、诠释、转换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找到并借鉴其合理的内容,为今天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2.
刘汉生 《天中学刊》2001,16(3):96-99
孔子教育教学思想是《论语》一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内容完整地体出一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先进而科学的学习思想,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类的必要过程,做人做事是学习的基本内容,学习内容要广泛而实用,书本知识,社会实践,人格修养等构成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论语》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智慧。在治学态度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总结,是孔子对中国教育史的伟大贡献。在学习态度上,孔子主张终身学习,把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推己及人,对后世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提出了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观点。关于教学方法方面,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方式都是孔子的首创。  相似文献   

4.
孔子及其儒家的交友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交友思想包括交友的目的、朋友的选择、朋友间的学习方法以及朋友间的相处原则。其中的许多内容极富教育意义, 对于我们今天仍不无借鉴。  相似文献   

5.
湛正坤 《考试周刊》2008,(48):45-46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语文教育观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一、孔子的语文教学观(一)语文学习目的观。2500年前,孔子开天辟地首创私学,  相似文献   

6.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成为他理想的人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孔子主张“举贤才”,注重“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他扩大了学习的目的,更注重学生的人格修养,要求学生做“君子儒”。孔子重视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为重心,“仁”与“礼”的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主张通过“六艺之”的学习,传递修已治人之道,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实现“教育人”的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孔子对学习问题的探讨呈现为系统的思想学说.孔子的学习思想包括主客统一的学习条件,习、学、思交融的学习对象与方法,认知与体验结合的学习阶段,"为己"以"爱人"的学习目的.这些问题均围绕现实学习活动展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成就君子式的理想人格,即体现为"为己"以"爱人"的推己及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学习思想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有关学习的论述,即便今天,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习思想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有关学习的论述,即便今天,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子教育思想之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他所倡导的德育为重、德育为先、有教无类、终身学习、与学生和谐相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于新时期人民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颇有借鉴作用。根据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作者提出了现代教师继承和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闫振联 《教师》2011,(2):108-108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主张:学习要有实事求是、谦逊的态度和好学乐学的精神,要有温故知新、学思结合、持之以恒、不耻下问的学习方法。孔子论述的学习之道,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继承的思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主张:学习要有实事求是、谦逊的态度和好学乐学的精神,要有温故知新、学思结合、持之以恒、不耻下问的学习方法。孔子论述的学习之道,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继承的思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习惯的概念界定"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包括:勤学好问、勤于思考、专心致志、乐于想象、善于观察、积极创造、珍惜时间等。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自动的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能在学习中发挥持久的作用。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研究者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结,似乎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孔子的教学方法上,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而孔子教育的内容同样需要重视,孔子以六艺为内容的教育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赫钦斯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教育是社会的目标,教育以人本身的发展完善为目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而有着月映万川的特殊魅力,学习化社会理论构想中的诸多基础性概念也可以用孔子教育思想进行诠释、研究。  相似文献   

16.
桑哲 《教育学报》2012,(5):107-111,128
《论语》中蕴涵着丰富而邃密的教育思想,但因其成书背景之客观原因及不同时代人们解读方式之主观缘由,其教育思想之本真性、条理性、系统性似未得以更好地显现。学习理论即属此列。孔子的学习思想关涉学习的性质、过程、规律、动机、迁移、方法等诸多方面。对此予以细致类解,不仅有助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承续与当代承换,而且对建构具有中华本土底气的现代学习理论,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与其说诲人不倦的“教”,倒不如说学而不厌的“学”才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主旨和灵魂。孔子的学习观思想认为“道”与“仁”是孔门弟子的终极学习目标,仁人君子是学习的榜样和标准,主张通过“志于道”、不耻下问、见贤思齐、学以致用等手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相似文献   

18.
孔子作为教育家,有着丰富的教育理论,《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中外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学习首先要端正态度,要能虚心,做到不耻下问,更要努力做到终生学习。关于学习方法,孔子强调要善于思考、主动学习、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最终要能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谈话法思想,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谈话法的前提;抓住时机,及时发问,及时解答疑难和积极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是谈话法成功的关键,灵活运用这种多样的谈话形式,是谈话法成功的灵魂;正确处理问题的答案,是谈话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形式来说,孔子谈话法仍然可为现代教育服务; 但由于受时代局限,借鉴孔子谈话法思想不可盲目照搬。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始终着眼于孔子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学校从孔子学习思想领域出发,从学习的关键行为、学习的核心品质、学习的价值追求来搭建当代儿童学习素养的模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以期探寻具有民族文化品格的学习新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