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面这几道题在一些数学资料上经常遇见,所提供的答案似乎都“有理有据”,但细细品味,这几道题目皆为存有暗疾的病题.现将它们的病因诊断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期盼已久的2014年高考已经结束,无疑这届的江苏学生是幸运的,数学试题不难.由于2013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不难,很多人猜测2014年要加难度,但事实是填空题没什么太大难度,解答题前2道题较容易、中间2道题有点小梯度、最后2道题的第(1)小题不难,总体平稳,着实让广大考生“爽”了一把.就试卷整体来说,不偏不怪,总体比较稳定.不过试题虽简单,但想得到高分也不容易.下面笔者择取几道试题为例谈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竞赛中,有关运动的数学应用题可谓“长盛不衰”.本撷取几道数学竞赛中的趣味运动题,谈谈几种常见的解法.  相似文献   

4.
当你拿到题目后不妨先猜测一下答案,不一定忙着开始计算.请看几道例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几道最新中考题,介绍分式猜想规律题的一般解题规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静电场中,有一类习题,要根据电场分布的特点解题,如果对电场分布的特点记忆和理解不清楚,求解将会出错.下面来讨论几种典型的电场,并分析几道例题.  相似文献   

7.
最近,见到这样几道热学题,乍一看觉得无从下手,但巧用相当量关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8.
对几道高考题的引伸和拓宽汪海涛(宁夏中卫中学,751700)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题总体设计新颖,解题后耐人寻味.本文适当引伸几道考题,一题多用,以达到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的目的.图1单选第4题为:在图1(1)、(2)两电路中,当a、b两端与e、f两端...  相似文献   

9.
俞新龙 《数学教学》2011,(2):9-11,35
1.问题呈现 在最近的一次听课活动中,听了一节高三的椭圆复习课,该教师整节课安排得非常紧凑,先是回顾基础知识,然后是讲解几道十分典型的例题,这几道例题难度适中,解法典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在听课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老师讲得再精彩也没有学生“喝彩”.由于学生疲于听课,他们如果稍不集中精神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相似文献   

10.
在解答数学竞赛题时,若能注意到a=a·1,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采撷几道赛题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受文[1]的启发,本文利用抽屉原理巧证几道竞赛题.  相似文献   

12.
一堂节外生枝的数学课——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堂数学课中我安排了几道习题,进行校对时,出现了“意外”.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透镜成像几道典型习题的求解,分析总结透镜成像的多解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学生做《动量》检测题时,有几道答对率很低.分析其原因,发现存在一些典型的错误,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的数学中考题中不乏值得回味的好题,现选取几道供同学们赏析.  相似文献   

16.
三视图可以发展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空间观念.但同学们在学习视图知识时,却感到无从下手,不得要领,本从中考试题中选取几道相关试题加以归类。并加以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半旧的中巴车颠颠簸簸地跑过了几道深深浅浅的山坡.嘎地一声停在一个山坡顶上,我们就在停车卷起来的黄色的沙尘中下了车。简陋的水泥墙校门上“琼中县红岛中学”几个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校门内是一个很深的山坡。进了校门下了坡,一条笔直的校道连着校门和教学大楼。校道两旁种着两行印度紫檀.长得郁郁葱葱的。间或种着挺拔清秀的槟榔树。校道的那端就是教学大楼。  相似文献   

18.
请先看几道与让步状语有关的高考题(下面划线的选项为答案):1.(NMET1994)Ifweworkwithastrongwill,wecanovercomeanydifficulty,greatitis.A.whatB.howC.howeverD.whatever2.(NMET1997),Motherwillwaitforhimtohavedinnerto-gether.A.Howeverlat  相似文献   

19.
孙黄喜 《中学理科》2004,(10):16-17
在平时的学习与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与球有关的接、切问题,同学们感到较棘手.下面通过几道例题加以分析,希望给同学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20.
有一道填空题,题目是,有下列几种物质:(NH4)2CO3。,NH4HCO3,HH4CL,CaCO3,Ca(HCO3)2,Na2CO3,NaHCO3等摩尔的两种物质混合高温分解后,产生NHa和CO2摩尔比为2:3组合的是.或——这道题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违背客观事实,具有科学性错误.所以这道题在我教学生涯中已消逝十几年了.如今有些资料上仍有这道题.不少中学甚至某些重点中学在期中或期末考试的试卷上却依然将此题作为考查学生能力的一道“好”题.笔者认为这道题不宜出现.显而易见,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热分解以及热分解产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