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海山 《今日教育》2009,(11):58-58
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人是什么?这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一生孜孜以求并力图给人类解答的几个问题。那么,置身于教育中的我们是否应该自觉地进行一番理性的哲学拷问:教育是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教育是为社会服务,也是为人服务,但归根结底是为  相似文献   

2.
谁说教育只是发生在教育机构的院墙里?谁说教育者只是被称为“教师”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应怎样为教育服务?教育应怎样融入社会?教育应当达到怎样的目的?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它有多大的外延?让我们一同跟宁征园长去感受一下。虽然本文并不纯粹说幼教,但社会环境与幼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道我们不应该将幼教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跳出幼教看幼教吗?  相似文献   

3.
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经常向自己做三个追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以为,作为理性的小学教育管理者,我们应该经常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小学教育?今天的小学教育缺失了什么?孩子成长的密码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张新彦  王朝晖 《继续教育研究》2007,(1):176-176,F0003
通过对哈尔滨会展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提出发展哈尔滨会展从业人员教育的策略应该是:依托高等院校开展专业化的会展教育,完善会展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建立会展从业人员考评机制及加强会展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句话说,它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如此,死亡教育如同性教育、药物教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消费者教育等问题,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课题。诸如,什么是死亡?学生是不是应该了解死亡?为什么要实施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应该由谁负责?怎样实施?应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时候实施死亡教育比较合适?等等问题是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新的表述,特别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我们认为,“为人民服务”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教育思想的理性回归.它向我国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三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是教育究竟应该为谁服务?在新的教育方针中,不仅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指“人民”:二是教育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或者说凭什么去服务?三是教育究竟怎样服务?这三个问题不仅需要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去积极探索和实践,也是我们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同时,它也向教育投资者、举办者(含民办学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贯彻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研究四十年了,回顾、总结这风风雨雨的四十年历程,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服务?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依靠谁培养诸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基础教育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基础?一所学校怎样办学才是办真教育?一系列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对教育本质的追问,成为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建构并探索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杨群祥 《中国培训》2003,(12):42-43
什么是教育品牌?什么是高职教育特色?一个教育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价值、文化和个性,代表着教育承办者对受教育者所提供的教育特色、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最佳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创立教育名牌,基础是教育质量,关键是办学特色。而教育质量取决于教育定位、教育理念、实施方案、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和管理水平;高职教育特色则体现于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创立高职教育品牌应该成为每一所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今天的中小学校教育应该关注什么?今天的学校和教师应该忙什么?这也许是今天的教育管理部门最应该明确和保障的最基本的教育管理问题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处在边缘之地的教育人类学是在人类学与教育学的对话交融中生成发展的。教育人类学的原点性、本体性问题至少有三个:一是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人类学?二是谁需要教育人类学?三是人类需要教育人类学做什么?完成什么使命?三大问题互有内在关联,它们的提出和解决可以让教育人类学在人类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中有所作为,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好教育是人生的必需品,如同饭一样。好饭人人愿吃,吃饭也要强迫吗?强迫教育是成了问题。什么是强迫?怎样强迫?强迫谁?我们必定要弄个明白,才能向前干去。否则一味蛮干,难免走入歧路。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是中国好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中国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是好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都有学可上,但要享受好的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我认为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源。教育的本源是什么?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培养人才,不要总是把教育当作一种工具。人类要生产、要繁衍、要发展,教育是人类生产、  相似文献   

14.
张莉婧 《中国教师》2011,(19):15-18
<正>《中国教师》:熊教授,您好,您对在中小学校开展"女性教育"有什么看法?熊丙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是只有女生才要受教育,男生也需要受教育。因而,现在不是抓不抓"女性教育"的问题,而是两性都要抓。不应该说是女性教育,谁说女性需要教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初中思政教育应该抓住学科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三个主轴,从中汲取思政教育因素,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会使我们的会展业上升到新的高度.后世博背景下,高职教育在培养专业素质高、执行能力强的会展专业人才方面应该作出更大的探索.重视素质教育,发挥学校特长,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中高职和本科教育相衔接的教育机制,以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扎实基础、创新精神、执行和服务能力的会展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产品吗?不是产品是什么?学校的产品又是什么?谁是学校的顾客?这些问题的确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却在影响着整个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定位,影响着人的培养。迄今为止,这些问题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本从产品的性质、检验标准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学生的角色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a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目前教育者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心理健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何种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什么时候谁造了这个流行的词:早恋。一提到这个词我心里就不舒服。学生不该有自己喜欢的人吗?我们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教出一个无情无欲的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