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结合传世文献和相关出土文献,对新蔡楚简中"丧"、"起"、"岁"、"述"、"迻"等字和词例进行考释和疏证。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中的"弔"、"笇"、"姤"、"叶"、"解褐"等五词释义有误,本文结合传世文献、汉魏六朝碑刻文献、敦煌卷子等材料作一梳理,以冀对该文献的释读有所俾补。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历来备受关注,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记载,探讨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汉魏南北朝墓志中以“冲”为语素所构成的复合词共19个,与传世文献中“冲”的构词和使用情况一致。它是汉魏六朝品评人物的一个活跃语素,其构词能力在魏晋时期最强。  相似文献   

5.
结合传世文献和相关出土文献,对新蔡简中从"示"之字和词例进行梳理,并加以考释和疏证。  相似文献   

6.
陆建国 《上海教育》2014,(34):77-77
有一次,我请一位考上北大的学生为在校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宣讲前,我问他:"你打算讲什么内容?"他说:"我就讲上课要认真听讲。"我说:"这算什么经验?"他说:"您观察一下,在您的课堂上,有多少同学能全神贯注听讲10分钟,有多少人能认真听讲20分钟……最后,一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一定是个位数,这样的同学,想学习不好都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老子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老子针对孔子的"克己复礼"的主张而提出的反对意见。随着对老子研究的深入以及地下出土文献的开掘,传世文献中的一些记载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合理地界定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三者各自的所指范畴,不难得出结论:老子的思想是针对周公之"礼"提出的。老子和孔子对"礼"范畴的界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相似文献   

8.
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及部分学者的研究观点,从古文字学角度考释西周铜器铭文的"昜金车"、"白马(每黄、发微)"、"鐈"三种名物,以期能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丹丹 《班主任》2012,(11):29-29
我曾经是一个忽视课堂评价语言的老师,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常常用"好、不错、还行"等简单的语言进行评价,有时甚至没有评价,只是两个字"请坐"。教研室杨老师听了我的课后,指出了我的问题。我发现杨老师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不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我开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学生读书的音质不错,我说:"你的水平和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相差无几。"学生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我说:"其实你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作家水准。”……听到这样的赞美,学生总是笑嘻嘻的,我也很得意,以为自己已经懂得了课堂评价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对于《神异经》之成书年代,历来学者众说纷纭,形成了"东方朔时说"、"六朝说"和"汉末说"等多种意见。近年来,学者李剑国又提出新的见解,他在"汉末说"的基础上加补证数条,并上推其成书年代当在西汉成帝、哀帝前后。笔者以为此说不可信,认为其成书年代当在公元2世纪与3世纪之间。  相似文献   

11.
女儿乐乐今年7岁,上小学二年级,平时特别黏我,经常缠着我给她讲故事。有一次,在我讲完故事后,女儿忽然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她有句心里话,一直想对我说,不知该不该讲。看到她小大人似的认真样,我鼓励她说出来。女儿忽然"咯咯咯"地笑起来,说:"有次我偷偷用了妈妈的口红,结果是将自己画了个血盆大口。"  相似文献   

12.
一次,一个学生还没回答完问题,其他学生就开始发表不同意见了。于是,我说:"大家要学会倾听,要等到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我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3.
历代对"司败"的解释较为简略,或以司败为官名、或以为人名,或以为二者皆通。对二者形义关联缺少必要的说明,兹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进行考察,廓清二者的形义关联。  相似文献   

14.
高二重点班一名男生被老师和同学怀疑为"多动症",被班主任带到心理咨询室。班主任介绍说,该生上课时常乱翻东西,不断扰乱课堂秩序,老师和同学都挺讨厌他的,怀疑他得了"多动症"。该男生却申辩说:"老师,我没有病,就是闲得慌。一节课老师就讲这么点东西,我一听就会,甚至不用他讲,我就都会了。  相似文献   

15.
西汉是儒学文献体系初具的时期。一方面因惠帝"除挟书之律"、武帝"置写书之官"、成帝遣使"求遗书于天下",前代经典文献大量复出,为后世形成"七经"、"九经"甚至"十三经"打下了文献基础,也为汉世"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准备了条件。另一方面,由于重儒和五经博士设立,儒家经典传授形成固定模式,大量解经文献涌现,在先秦旧有"传记"之外,西汉产生了许多反映经学"家法"的"章句"文献;也由于儒学及其经典得到重视,西汉还产生了神化儒学的"谶纬"文献。章句和谶纬在西汉曾经盛行一时,但终因太过曲学阿世和唯利是趋,而缺学术价值和传世价值,最终都退出历史舞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相似文献   

16.
清人钱大昕以为,《史记·天官书》中的"中宫"、"东宫"、"南宫"、"西宫"、"北宫"五"宫"字皆作"官"字。钱氏之说与司马迁对全天恒星分布区域的划分及传世文献不符,《天官书》之"宫"字不误。  相似文献   

17.
语言描写是习作中比较难把握的内容,写得不好,就会像来回弹跳的乒乓球,使读者审美疲劳。针对小学生作文中提示语位置单一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学。一、让"说"的意思更丰富(1)表示"说"的字:"讲、喊、答、叫、问、训、呼、吟、读、吼、评、议"等。(2)表示"说"的词":声明、辩论、议论、婉言、怒斥、批驳、辱骂、诅咒、申诉、解说、劝告、分辩"等。(3)表示"说"的成语":振振有词、滔滔不绝、窃窃私语、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妙语连珠、唇枪舌剑、巧舌如簧、强词夺理、信口雌黄、说三道四、花言巧语"等。A.小明说:"今晚到我家玩游戏吧。"我说:"我还有作业没做完,不能和你一起玩游戏。"B.小明邀请我:"今晚到我家玩游戏吧。""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玩游戏。"我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教学"的由来"问题教学"是对我最初教学思想的否定。早在师范念书的时候,我就形成了这样的教学思想:只要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有声有色,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了写成于两汉时期的西北屯戍简牍中一组同义词"矢"、"箭",确定汉代"箭"开始常用为"矢"义,而像《史记》等传世文献中用例还很少。而"箭"能迅速取代"矢",可能跟"矢"常借用为"屎"义有关。  相似文献   

20.
展广玉  路琨 《贵州教育》2011,(21):28-28
事件周一的班会。由团支部书记主持,最后几分钟总结上周情况时。团支部书记问:"哪位还有事情要讲?"只见劳动委员站起来说:"这几天早晨打扫卫生区的同学迟到的较多。"天气渐渐变冷,有些学生可能难以抵制热被窝的诱惑,不愿起床。我问:"是哪些同学迟到?"劳动委员说:"我都记在这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