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消费主义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的消费观念,片面夸大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把人们消费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的实现,把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作为消费主义的代价,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性。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消费主义不可避免也影响到我国,但是这种资本主义的消费模式并不适合在我国发展,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致力于消除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积极提倡“合理消费”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是根植于西方消费社会的超越人的生存实际需要、崇尚物欲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消费主义在强调物质占有,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仍处于“百姓国度”,尤其要警惕消费主义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消费主义取代新教伦理成为支配资本运作的价值观基础。消费主义的支配作用使自然、社会、人及人的思想走向了"单向度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与危机,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批判性张力消失殆尽。面对这样的历史与思想语境,需要我们发挥道德哲学的否定性批判功能,在对消费主义的伦理反思与批判中,回归消费的本质,重新确立一种"合理的"消费伦理观,超越消费主义。对西方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与超越,将为当今中国社会消费的和谐发展和新型社会秩序的形成提供富有启迪性的学理资源。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不仅实现了对人的解构和重新“编码”,让人丧失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而且将消费演变成一种符号消费,导致人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生。在当代中国,超越消费主义、克服消费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于可持续消费的构建、传媒公共领域的重塑以及大众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型,过去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模式已经悄然转变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模式。然而,消费社会形成或者说消费主义文化的兴盛显然无法离开传媒的介入和参与。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的结盟,强化了消费文化环境的推进,尤其是对无法脱离现代传媒环境的广大青少年产生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讨论传媒消费主义视野下的青少年媒介消费生态危机就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入手,论述了我国新闻传媒消费主义的若干表现,继而探究了我国传媒产生消费主义的原因、传媒和消费主义的关系,最后指出应该理性的看待传媒的消费主义,认识到消费主义是一种必然,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传媒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传媒要正确引导消费,营造健康、合理的消费氛围,提高公众的消费品味,避免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高消费时代的日本从80年代之后进入了"厌消费"时代,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基础逐渐稳健的过程中,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热潮也愈已滥觞,在拉动中国经济热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效应。鉴于日本"厌消费"现象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对中国未来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消费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的变迁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欢 《文教资料》2009,(7):69-71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传统的文化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通过对中国当前的消费文化的现状和变迁走势的价值审读,以构建合理型消费文化模式,是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青年精英群体,他们的消费方式无疑将深刻地影响到未来中国的消费方式,因此探讨媒介消费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媒介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发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媒介消费主义影响下大学生消费的矛盾性、大众媒介引领大学生消费时尚和媒介消费主义打造大学生消费的符号文化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及其伦理困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消费主义是在工业文明时代所形成的一种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炫耀性、时尚性和挥霍性是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伦理后果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社会的消费不公和物的主人成为物的奴隶。因此,必须摒弃消费主义文化而提倡适度性的消费伦理,但要使适度消费伦理真正成为人们的消费实践,仍需人们长期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思潮已经在世界各地滋生蔓延。以高消费和符号价值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主义思潮歪曲了消费原有的意义,与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相悖而驰。消费主义思潮在全球蔓延可以从经济、政策、哲学等方面探究其原因。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对我国现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有较大的危害性。遏止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引导和教育消费者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可从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消费,从其本质上说是人为了实现人的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而进行的对消费对象的消耗活动。无论是节俭主义还是消费主义都是对消费本质的异化,消费主义更是给自然及人的精神带来重重危机。通过对消费本质、人的本质及人的需要、物的多重价值和二重纬度的分析表明,低碳消费是一种反映消费及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消费方式,能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对在消费意识影响下的美国城市生活中的种种消费欲望的叙事,体现了消费主义文化特征。小说中的消费欲望叙事体现了德莱塞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负面冲击的忧虑、对低层大众的社会关怀以及对社会现代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不仅是一场普通的经济危机,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道德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许多矛盾聚集导致的必然结果。在深层原因探究上,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所带来的贫富分化是其根源、消费主义文化所带来的非理性消费是其土壤、金融创新过度所带来的道德风险累积与转嫁使其得以滋生,这些都需要得到合乎伦理的检视和反思。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前提下,才能消除危机,从而实现人类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传统的节俭主义消费观到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其实质是全球化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之一。当代消费文化立足于经济学视域下的价值哲学、社会符码系统和工具理性视域下的组织原则,冲击着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与消费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从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着手,培育他们健康的消费心态,形成理性的日常消费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炫耀性消费之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是联结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消费过程不仅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而且也是商品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炫耀性消费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塑造了消费主体,并由此找到了使单个消费者整合到社会认同中的媒介。炫耀性消费本身也在消费主义的喧嚣中不断嬗变与解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消费主义借着媒体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双重影响。就其积极方面看,消费主义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教学资源。就其消极方面而言,主要表现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弱化"、"物化"等。应对消费主义的冲击与挑战,必须加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素质,正确揭示消费主义本质;优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遏制消费主义泛滥;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引导其树立科学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经历了20世纪的重创剧痛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构建新的文明形态。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我们越来越清晰地发现,后现代文明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互补。毋庸置疑,我们要发挥传统的用途,但是必须建立在对传统的正确解读上,否则即是对传统的滥用。然而,现在有些人对古代一些概念、原理存在着误读。本文拟以“天人合一”为例,试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