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勤 《出版参考》2005,(12):19-19
儿子上大学时,我曾请教过全国著名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儿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  相似文献   

2.
去年2月3日,《郑州晚报》刊登了读者李振国写的题为《上大学的儿子冲厕所》一稿.全文如下:去年,儿子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全家都兴奋不已.我和妻子将儿子送到大连,我们三口在学校的食堂吃了几天饭,一算账,钱竟花去了近百元.儿子有点架不住了,不无担心地说:“爸,这里的消费水平这么高,我在这里读书,咱家的经济……”我和妻子一齐给孩子打了保票:“再苦再累也要挣钱供你读完大学!”  相似文献   

3.
望子成龙     
她是位有文化的女人,丈夫也是知识分子.两人都毕业于正规大学。她相信,他们的儿子也会不同凡响。 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第一个到达。她想,儿子一定是最优秀的。老师如果要表扬学生.第一个提到的肯定是儿子的名字。可是,结果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4.
孟久成 《传媒》2000,(3):34-35
晚饭后,电话铃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在北京。最近他们宿舍装了部电话,方便多了。 “老爸,有空吗,聊聊天怎么样?” “畅所欲言嘛,没人封你的嘴!” “我是说网上!”  相似文献   

5.
朱玉祥 《传媒》2011,(3):48-50
如今大家都在探索期刊内容如何创新,期刊信息如何让读者从中受益。笔者想以一个小故事做引子,打开这个话题。有一位五十几岁的父亲,到大学里去看儿子,儿子叫父亲一同到学校食堂吃饭,说是体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父子俩吃完饭以后,父亲用手把碗洗干净,结果两手弄得油腻腻的。儿子则到窗口又打了二两米饭,然后  相似文献   

6.
1949年2月,第一次中东战争接近尾声,沙龙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前途设计出种种方案. 父亲萨廖尔来看望儿子,沙龙看到父亲比以前苍老了很多,当萨廖尔得知儿子在军队混得不太顺心的时候,就建议儿子离开军队去上大学.他特别强调,如果没有知识,是寸步难行的,而犹太人又是格外重视知识的民族,没有知识就不配做犹太人的后代.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的体制下,政府与大学有一种直接的父子关系:高校“儿子”精明地欠下了债务,政府“父亲”则会主动地稀里糊涂偿还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出一篇新华社专稿《大学生儿子玩“潇洒”农民老父“心口疼”——一老农致信记者痛陈儿子不知感恩:不知在大学里除了学习,还能否学到良心?》稿件发出第二天,《今晚报》、《联合早报》等国内外媒体纷纷转载,紧接着,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数百家网站迅速转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短短3天时间网评足足有上万条,《上海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发表评论,《经济日报·农村版》还专门召开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大学等全国10所高校学生参加的《儿子在大学里怎么没学到良心…  相似文献   

9.
一位贫困生,考取了大学,但因为家境贫寒,根本交不起学费。他的父母四处筹钱,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借钱给他们。最后,这位贫困生的父亲找到媒体,希望媒体能帮帮他们。有一位记者热情地接待了他。记者问:“你儿子考取了什么大学?”  相似文献   

10.
老张回到家,看到儿子小张还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玩着游戏,老张就很生气。生气的老张叱责小张说:"玩儿,玩儿,就知道玩儿,你这大学算是白念了。"  相似文献   

11.
有心人不难注意到:报端常有某户两个儿子同时上中专和大学、某人连送3个儿子参军、某家4个孩子失学急待救助之类的报道.读过这类报道,谁能无动于心?然而,我在动心之余,印产生了一个“怪”想法,就是“超生无妨”.而从闲谈中了解到,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止我一个.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一流的中学和大学是什么样子?他们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和精髓在哪里,又是怎样鉴别和招收学生的?美国一流的私立中学能为品学兼优的中国中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吗,该如何去申请?作者和儿子两人,用多年的时间,摸索出一条通往美国一流中学和大学的通道,  相似文献   

13.
长征出版社精心策划编辑的《中国军事报人金钥匙》库出版在即,嘱我作序。正不知从何说起,一天清晨去玉渊潭垂钓,却听近旁一位老说,他邻居家的儿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报名到边远地区部队服役,尽管专业对口,干的是军事新闻工作,但家长仍然强烈反对儿子的选择,埋怨说现在时兴“人往高处走”,军旅生涯“钱少苦多有风险”,还不  相似文献   

14.
王敏杰 《档案天地》2013,(11):37-40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演讲中,习主席讲述了一个中哈两国人民交往的感人故事,就是哈萨克斯坦母亲瓦莲金娜和中国儿子黎远康半个世纪终于重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是意大利一个伯爵的儿子。十四岁进入拿波里大学,十九岁时不顾父母的反对,参加了多明我会僧团,并被送往巴黎大学,就教于经院哲学家阿尔伯特。以后担任了巴黎大学的教授,在巴黎和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教授神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空调     
燕翔 《新闻世界》2007,(8):47-47
母亲从邻居家串门回来后,自言自语地说:"夏天有空调真享福……"说者无意,可我听后耳热脸红。虽说妻子下岗,孩子刚上大学,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可母亲已是70多岁的人啦,这点愿望都不能满足她,做儿子的怎能心安。  相似文献   

17.
刘世昌.祖籍河北定州明月店,1921年出生于河北安国县东城村一个客籍回族家庭.世代以耕种为生,是名副其实的农民的儿子。阮若琳,祖籍河北怀来县.1929年3月出生于原籍,在北京长大。其父阮慕韩是北京中法大学、北京法商学院和天津国立法商学院的教授。  相似文献   

18.
一、战胜失恋1883年,玛丽亚中学毕业后正是十八岁妙龄年华,充满热情和幻想。但是当时的波兰大学规定不收女生,到法国巴黎去上大学需要很多钱,她只好到一个乡绅家里去当家庭教师,希望能攒几个钱将来再去上大学。乡绅的儿子卡西密尔爱上了玛利亚,玛利亚也爱上了这位漂亮的大学生,但是,卡西密尔的父母坚决反对这椿婚事,他们认为贫穷的女教师不配做自己的儿媳,父亲大发雷霆,母亲气得几乎晕过去,意志软弱的卡西密尔只得屈从了父母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张瑛 《新闻天地》2011,(6):69-70
以前都传马云对他老婆张瑛很好,很疼他老婆。他们是大学同学,一毕业就结婚了,张瑛说最看重的是马云能干出很多帅男人干不了的事情。就这样,他老婆跟着他艰苦创业,到阿里巴巴壮大,后来在92年生了个儿子,现在19岁。  相似文献   

20.
鲁杨 《出版参考》2011,(2):46-47
著名作家肖复兴文学成就斐然,而其儿子肖铁也称得上后生可畏。当年,肖铁以北京市高考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大四那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录取。如今已获得博士学位。肖铁是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著有长篇小说《择校生》《飞行的杀手》等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