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研发团队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提高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4个维度,提出针对研发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使用陕西地区201家企业研发团队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研发团队的内部机会、培训与发展、决策参与这3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显著提升研发团队成员的组织支持感知,进而使其对组织产生感情承诺,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但团队薪酬这一人力资源实践却并不能增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知.最后对企业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聂清凯 《软科学》2005,19(4):80-83
从战略视角归纳前人对企业柔性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并界定了组织人员柔性的实质;将企业柔性分解为五个维度,论述了人员柔性对其他维度的替代和推进机制,以及人员柔性在企业系统柔性中的核心地位;运用因素分解法提出从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四个方面构建组织人员柔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职业生命周期的软件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发人员是软件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如何安排激励制度以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研发人员个体差异性较大,一套激励方案并不适合所有的研发人员,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职业生命周期这个维度对研发人员进行归类,针对不同类型的研发人员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以期为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薪酬、授权、培训、职业发展与组织创新 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锐 《科研管理》2010,31(2):57-64
摘要:有研究指出,特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作为组织战略的重要体现,会对组织创新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以实证方式对合理授权、广泛培训、提供支持性的薪酬福利,推动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活动与组织创新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推动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广泛的企业培训对组织创新因变量的解释量最大。同时,合理授权、广泛培训、职业生涯发展和提供支持性的薪酬福利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均对组织创新整体变量以及组织创新的多数维度产生正向影响。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创新间关系的理解,从而使企业的创新推动策略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研发人员的"H"型职业生涯路径设计激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光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162-163,167
研发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发他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本文对技术中心“I”型和“h”型职业路径存在对研发人员激励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证,提出建立“H”型职业生涯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研发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运用自我效能感及工作投入相关理论,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理论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和问卷调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各维度对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绩效有预测力,其中应激与创新能力效能感的预测力最强;工作投入在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应强化基于能岗匹配的研发人员配置、培养研发人员的工作自主性及反馈性、结合工作特征模型及个体特质设计培训方案以及加强组织团队建设和提高组织支持感,通过提高研发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职业倾向的研发人员多职业通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发人员的组织职业生涯日益受到关注.陈述了研发人员的职业现状,对研发人员职业倾向和职业通道进行了理论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发人员多职业通道设计的原则、框架和步骤.  相似文献   

8.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研发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和发展的关键,研发人员的绩效决定着企业整个研发活动的绩效,如何对企业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焦点。针对研发人员的特征,构建了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研发人员的绩效评分。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较客观,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发人员具有不同于普通员工的异质性特征,同时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研发人员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一套激励方案并不能适用于研发人员整个职业生涯阶段的激励.文章引入研发人员职业生命周期这个变量,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根据研发人员的不同需求和特征设计有效的激励方案,以期达到最优的激励效果,为企业选人、育人、用人与留人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开发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成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研发以及研发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表现。文章从汇合取向观点出发,从企业研发人员的个人人格、创新动机、研发团队管理及组织创新环境的角度,提出基于胜任力理论的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开发及提升的PTO框架模式,为我国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开发以及企业研发人员管理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对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文献计量学目前的状态 文献计量学存在着定义多、模型多、争论多的问题,总的说来,对文献计量学是什么,研究什么,还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其自我效能感对于网络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影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网络学习效能感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Wiki-IC是信息共享空间(IC)的Wiki化,是在虚拟层面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文章以Wiki为应用平台,在分析Wiki知识构建特征的基础上,研究Wiki-IC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知识服务内容等方面,最后对Wiki-IC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和谐的界面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生产有效性理论和界面管理理论,对界面有效性进行了界定,指出界面有效性的本质是界面和谐。以此为基础,运用和谐理论的和谐分析矩阵建立了界面有效性的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李捷 《中国软科学》2004,(10):135-139
本文试图通过建立需要的相关数学模型,对需要满足、需要关心和外部环境制约等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对于组织成员的需要进行认识和引导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