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移动开发类课程是高校计算机、教育技术等专业本科生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该类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和技术发展更新快的特点。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编程和逻辑思维能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被证明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是有效的。文章结合项目教学法,从前端分析、线上线下活动设计和考核评价设计三个方面展开混合式教学设计。依托慕课网资源和蓝墨云班课智慧教学辅助工具,在"面向Android的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中展开实践。通过对学习者调查反馈的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表明:该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学生对该教学方式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近年来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兴在线学习模式。它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网络课程内容固定、结构化的特征,使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从简单线性转向复杂化、网络化。学习管理系统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媒介,当前大多数学习管理系统框架主要面向传统网络课程,仅支持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单方面访问,对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具有更多交互性的MOOC课程模式支持不够充分,因而有必要对当前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进行改进。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在已有的LTSA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交互代理和知识代理两个元件,使学习资源数据库的知识可以随课程的进展不断更新,学习者之间可以构建学习网络,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单片机教学,均是以单片机的结构为主线,先讲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然后是指令、软件编程,再是单片机系统的扩展和各种外围器件的应用,最后讲一些实例.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学习者很少有实践的机会,课程结束,学习者头脑中对单片机的结构和功能还是很模糊,于是就有了单片机"入门难"的说法.这种传统的教授方式,忽略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处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地位,是一种被动学习模式,对能力和素质培养不利.基于以上单片机教学中的情况,并结合单片机课程的特点,我们将管理学中"项目"的概念引入课程建设,建设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设计,以项目任务为学习单元.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项目学习,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学习世界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软件技能类课程教学"模仿式学习为主""难以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不足,以创客式教学为指导,以"计算机平面图形图像设计"课程为例,创新教学设计思路,将课程分为2个阶段,传统教学阶段为技能集中培训,创客式教学阶段学生共完成6个创客项目。该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并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基于远程教育的计算机类课程测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逐渐趋于侧重技术应用、面向成人职业教育、面向岗位培训,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测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本课题结合“Dreamweaver网页设计”课程测评改革项目,研究与设计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环境、成人学习者特点计算机类课程学习测评模型。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观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观,是基本理念的飞跃,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学习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同时也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真正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对学习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6,(9):99-105
当前,我国的网络课程建设已取得较大成绩,但也存在大部分网络课程难以有效支持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缺乏面向学习者认知支持的策略和方法。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主题图的网络课程知识组织模型和一种基于学习者知识状态模型的个性化导航方法,并以"Java程序设计"网络课程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主题图的网络课程知识组织模型能深入揭示、表示各知识单元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知识导航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学习者知识状态模型的个性化导航方法则动态地记录了学习者的知识状态,并以图结构形式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知识导航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学习者出现迷航问题,更适合引导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8.
面向文科类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编程课程,是高校适应数字人文潮流,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电子政务实验课程HTML编程教学为基础,参照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科学与学院的跨学科体验式学习模式,针对文科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规律,设计了电子政务系统HTML编程教学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本文认为文科生编程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而是通过跨学科任务的参与和体验,理解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员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流程,获得在各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无法直接获取的经验感受,建立开放式、跨学科的心智模式框架。文科生编程教学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目的""以项目为主线""任务驱动的体验式学习"的理念,灵活运用"同步示范""模拟项目制""全程影像档案"等教学方法,突破"文科生不能学习编程"的思维定式,选择合适的入门语言,激发学生自我驱动的潜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上述研究对西藏各高校立足实际构建多层次特色文科编程教育和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编程课程的深度学习具有一定的领域特殊性,体现为学习者深度应用编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程序设计策略构建与编程自我效能感培养。项目式编程学习不应局限于学习者对于领域知识的理解与配对应用,更需要关注学习者在项目驱动的编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程序设计策略的构建与迁移。本研究以优化设计项目式编程学习为核心目标,融合编程领域深度学习的特殊性,构建项目式编程学习“四层”过程模型;基于编程方案生成与评估以及程序设计策略构建等过程,梳理编程项目设计原则;结合程序设计支持技术、阶段性结果及启发性问题,结构化地设计促进学习者有效完成程序设计的项目支架。学习者自我感知的程序设计策略水平和编程自我效能感在前测与后测中出现了显著性差异,验证了编程项目设计原则与项目支架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解决传统编程课程中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梳理当前编程教育研究现状,引入STEAM教学理念。在借鉴ADDIE模型与项目学习模式并综合多种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面向逻辑能力培养的编程课程教学实施模型——元项目教学模型,并以Scratch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率,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课程因其表现时长的有限性、应用情境的多样化、使用时间的碎片化,较之传统课程,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有着更高的要求。从ARCS模型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教学策略出发,探讨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界面三大维度的设计要点。研究认为优质的微课程应该学习目标明确、知识内容精致、表现形式适切、支持学习者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与整合,具体表现为:(1)微课程目标设计应突出目标的"明晰性"与"关联性"设计;(2)微课程内容设计应强调内容的"构成设计"与"表现形式设计";(3)微课程界面设计应关注界面的"布局设计"与"交互设计"。研究期望以ARCS模型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微课程,使其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让学习者感受到学习目标、内容与自身的关联性,从而维持学习的动机、体验学习带来的满足感,促进学习迁移。  相似文献   

12.
时下,各种冠之以"文化"之名的计算机教材可谓汗牛充栋,却多以堆砌技术知识为要,对数字化时代引发的教育变革及其对学习素养的新要求付之阙如,忘却了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开设的终极意义——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塑造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成人教育实践中表现出的复杂课程生态,决定了它具有区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独特课程范式。主要表现为:面向"全体"成人的开放课程、以"需求"为导向开发课程、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课程和以"实践"为方式实施课程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微课程学习就是其中的代表。学习者利用微课程提供的学习资源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碎片化的移动学习,满足了学习者对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学习者的应用能力水平。本文分析了微课程特点和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程建设为例,分析该课程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该课程的微课程设计原则及微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这里,我把学习计算机编程看做是写作的超越和延伸。闪为和传统写作相比,编程就像是一种新的写作类型。所以对于21世纪的学习者来说,写作能力的学习很重要,似足学习计算机编程或者说编码的能力也同样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璇 《江苏高教》2014,(3):95-96
现有的远程教育主要有MOOCs的自由学习形式、网络学院的网络教学组织形式和电大系统的"多级混合式"三大类教学组织形式。它们各具特点,各有利弊。江苏开放大学综合考虑学习者因素,通过课程导师和学务导师,引入面向每个学习者的"围学服务",以课程为单位,网上组班协作交互教学,强化学习时间管理,建立"学评互动"的多元形成性评价方式,探索性地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上班级交互学习制"。  相似文献   

17.
王斌 《教育与职业》2008,(14):98-99
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如何进行面向学习者的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工作,同时结合国家语委"十五"重点课题,从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和学习反馈等方面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2015,(6):102-107
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依托,首先以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为依据对参与该课程学习的2936名学习者进行聚类,其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群体的策略性特征进行差异分析,最后从相似性特征与差异性特征两方面对不同学习群体策略性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传统计算机组成实验箱的硬件组成,并以此为目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PGA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平台以FPGA芯片Cyclone II EP2c8Q208C8为主,并使用一块CPLD芯片MAX II EPM1270T144C5辅助管理,有外扩存储器.MAX II EPM1270T144C5主要负责管理板上的按钮、开关、LED灯和数码管,它和Cyclone II EP2C8Q208C8之间通过IP核通信,该IP核将向使用者提供一组控制板上各种资源的接口.由于FPGA芯片具有重复编程能力,使得平台的功能可以像软件一样被编程,使实验平台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平台完成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同时还可以利用实验平台完成数字逻辑、EDA、硬件描述语言(HDL)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使用本实验平台,学习者不仅仅能像传统的基础实验平台那样验证实验现象,还能使学习者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去学习.学习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这是对传统的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在线学习环境下,探索符合学习习惯和偏好的个性化推荐路径能够降低学习者学习的盲目性、提升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者画像的个性化课程推荐方法,首先,利用爬虫技术获得Bilibili网站30多万名学习者的数据,然后对学习者学习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尤其是在个性化特征最明显的情感表达方面,采用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进行情感分析,从而构建了包含学习者基本信息、行为和弹幕文本三个维度的学习者画像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建立了教学资源与学习者画像之间的关系模型,用该模型预测学习者新的学习需求.实验结果表明,当学习者登录后,输入要选择的课程,模型能够根据学习者画像推荐相似学习者学习过的课程,提供个性化课程推荐服务,且推荐评价指标也表明该模型能够提高推荐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