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三维运动图像分析手段对我国5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各动作技术阶段(第一发力阶段、过渡阶段、第二发力阶段和惯性上升阶段)的时间比、杠铃上升高度比、做功比和平均功率等关键指标,揭示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查阅文献为基础,以2003—2004年度国家女子举重运动为调查重点,辅以多年的观察分析及访问,对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赛前抓举强度特征做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探讨,分析总结出她们在赛前一个月中强度的特征及差异试图为女子举重运动员在今后的比赛训练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录像分析系统,分析了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对抓举技术中的预备、提铃、发力、下蹲支撑、上举等5个动作环节进行了阐述,揭示该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调查、统计等方法,着重分析了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在国内重大比赛中抓举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水平的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和下蹲翻进行运动学比较分析,并对其力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此外,运用逆向动力学对两种技术动作的主要关节的净力矩进行了分析,为更深刻地理解抓举和下蹲翻动作的差异和力量特点提供参考的依据。本文研究对象是:参加2003年4月在河南平顶山举行的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的10名运动员。结论:本研究运用生物力学的分析方法,对举重的抓举和下蹲翻技术动作,在动作的结构、力量的特点以及关节受力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对于更深一步地了解其动作的结构和力量的特…  相似文献   

6.
对女子抓举中杠铃的运动轨迹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999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部分优秀运动员抓举杠铃运动轨迹的比较分析,指出我省女子抓举存在的差距,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林桂福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2):42-43,46
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赛前抓举强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赛前四周训练的最高强度不会低于95%,强度组数随比赛日期的临近而减少,且女子运动员在经期的抓举训练强度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举重成绩将产生什么变化?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使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体重变化与举重成绩的关系调整好,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业余体校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发力技术训练情况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内蒙古业余体校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发力技术训练情况及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情况,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内蒙古业余体校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发力技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举重、击剑     
G884.03 20015401对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体重变化与成绩变化的探讨[刊,中,I]/胡贤豪,毛传俊,强伟,王善良,马文辉,沙峰,杨志俊//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1).-18-19表2(SML)举重//女子//运动员//年龄//体重//成绩//探讨G884.119 20015402运用膝上拉抓组合动作提高抓举发力技术的研究[刊,中,I]/张琦,陈孝明,于洪兵//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1).-32-34表1(SML)举重//抓举//发力技术//膝上拉抓组合动作//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女子举重训练中,抓举与高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翻与下蹲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抓与下蹲抓成绩呈比例关系。实践中还发现,抓举与借力推成绩有着非常近似的现象,关于两者的论述目前未见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对部分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借力推在抓举中的运用进行实验对照,同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为女子举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谈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打好基础,提高运动水平,已成为各级体校教练员的共识。从生理角度讲,少年举重运动员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对他们进行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时,必须从他们的解剖、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才能有利于未来成才。举重运动员想在全省、全国或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全面的抓举、  相似文献   

13.
抓举是个连续不断将杠铃从举重台上提拉到两臂在头顶上伸直的快速动作,对身体各方面素质要求比较高。如何使一些从未练过举重的新手,尽快地掌握好抓举技术,并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学习抓举的完整技术,先从学习七个分解动作开始。正确、完整的抓举技术比较复杂,对于一个从未练过举重的新运动员来讲,要一下学会它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在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竞赛动作强度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为调研重点,对山东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赛前竞赛动作强度训练进行调研.研究表明: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大、中、小级别在赛前抓举训练强度上具有相似性,除第四周外,最高强度不低于95%,强度组数距比赛日越近,试举的强度与组教下减越明显;赛前挺举强度在95%以内;中、小级别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耐强度优于大级别,耐强度组数也优于大级别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关于女子举重科学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女子举重运动的发展 ,特别是女子举重进入奥运会后 ,女子举重科学训练的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 ,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鉴于男女举重训练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 ,结合我国女子举重训练多年来的经验教训 ,在回顾我国女子举重训练方法的演变过程的同时 ,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女子举重训练有关强度与运动量的关系 ;技术与力量的关系 ;以及训练与恢复的关系。并就女子举重运动员经期训练和早期专项训练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吴数德是我国最优秀的举重运动员之一,他曾八次打破青年和成年的抓举世界纪录,他的抓举技术动作受到国内外举重专家的好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他在创128公斤抓举世界纪录时的技术,并从  相似文献   

17.
徐芳  陶江  黄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123-124
女子举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是我国奥运金牌的重点项目.对挺举技术进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对于保持我国在世界举重领域的领先地位,发展我国的奥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三维常速摄像和视频解析系统,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我困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挺举技术进行测试和分析,试图揭示这一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及原理,并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举重抓举动作技术的快速反馈为实现目标,探索解决由于技术指标结果反馈周期过长而造成运动技术分析在科研服务中的实际效果欠佳的问题.方法:利用VICON红外光点捕获系统,同步采集抓举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及地面反作用力数据并导入至自编的分析软件进行实时运动模式识别与数据修补,快速再现抓举动作的三维棍图与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指标.结果:通过对两名优秀举重运动员共计20次抓举动作的反馈测试表明,所建立的抓举运动模式识别方法准确有效、反馈用时短,能满足技术训练的实践需求.结论:在红外光点捕获系统的硬件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自动识别与反馈系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运动技术分析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7个级别的全部赛事成败率进行了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试举成功率比上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抓举比赛中的后掉次数比前掉次数高;挺举的上挺失败次数高于下蹲翻失败次数;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的试举方案比上届增多;同时,对各国运动员试举技术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运动员技术发挥不稳定、实力不足和比赛心理素质不好是造成试举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竞技举重运动中的抓举,是一个对技术要求相当高的项目。而在杠铃上升的整个过程中,引膝、耸肩、提肘的发力阶段,又最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阶段发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抓举的成败。因此,举重工作者创造了很多提高运动员抓举发力能力的分解练习。如宽发力拉、宽直腿发力拉、垫铃宽拉等等。其中,垫铃宽拉,因其强度大,效果好、能减轻运动员心理压力,受到了举重教练员、运动员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