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必须加快经济立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消极现象;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根除腐败始终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一大根本愿望.而遏制并根除腐败,最为关键的是要找到产生腐败的根源.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腐败现象的产生根源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权力的制衡机制存在缺陷、消极的社会因素影响以及腐败分子的人格缺陷等.  相似文献   

3.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国现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是剥削阶级思想入侵的结果;消极病态心理也起了诱发与启动作用;体制不规范、机制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为其提供了滋长的土壤.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切实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构建权力制约机制,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的指导思想和锐利武器。腐败是“三个代表”的大敌,而“三个代表”是腐败的克星。“教育是 基础”,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健全完善的制度是腐败难以逾越的 障碍。必须高扬“三个代表”的主旋律,加强教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加 强监督,防止消极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党高度重视清除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内各种消极的、腐败的现象有所滋长和蔓延,有的相当严重,达到了目无法纪的地步.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同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影响安定团结、影响改革与开放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怎样认识和消除这些消极腐败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腐败现象,这就使得人们常常将两者联系起来.腐败现象同改革开放有没有联系?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然而又不能不回答的问题.如果说有必然的联系,那岂不是说改革开放导致了腐败?果真是这样,搞改革开放还有什么意义?如果说没有必然联系,这些腐败现象为什么偏偏在改革开放之中出现、滋长呢?我认为,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说两句话:一句话是腐败现象本身与改革开放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所谓某种程度的联系,指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和锐利武器。腐败是“三个代表”的大敌,而“三个代表”是腐败的克星。“教育是基础”,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健全完善的制度是腐败难以逾越的障碍。必须高扬“三个代表”的主旋律,加强教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防止消极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腐败成本较低,提高腐败成本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行政效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腐败成本直接影响到腐败的动机和行为.深化反腐败斗争必须提高腐败的法律成本、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和名誉成本.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吏治既有积极的一面,亦有其消极的一面.古代吏治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卖官鬻爵、贪污腐败与收受贿赂、巧取豪夺.造成中国古代吏治腐败的祸源在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金字塔式的封建官僚等级乃古代吏治腐败践行的途径;封建法律制度的存在是古代吏治腐败的庇护伞;裁判员与运动员同为一人乃吏治腐败产生之温床.从古代吏治腐败所引发哲学反思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实现古代吏治的现实超越与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好的 ,但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是因为权力被滥用、治党不严、疏于监督的结果。腐败的客观基础是权力。权力是腐败的前提条件。拥有权力者要腐败却易如反掌。因此 ,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在强化权力对权力的监督 ,即把好用人关 ,首重权力赋予的监督 ;依靠监督网络 ,着重权力行使的监督 ;犹重权力剥夺的监督 ,严惩腐败者。只有这样 ,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就会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10.
人事腐败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产生人事腐败的主要根源是,人事权过于集中,又缺乏有效监督.为遏制人事腐败必须逐步实现"官权民授".作为过渡,必须制订若干强制性的应急措施,保证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建议权、知情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1.
侥幸心理是腐败行为者共同的心理特征。消除侥幸心理对预防和遏制腐败极为重要。党纪处分种类的相关规定没有充分体现出违纪腐败行为的高风险高成本,对侥幸心理的产生有着消极的影响。文章以提高腐败成本的思路提出相应的消除侥幸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腐败主要是指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腐败.腐败总是与一定的公共权力密切相关,即腐败总是权力的腐败.权力腐败表现为权力的非责任化和权力的权利化.遏制权力腐败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要防止权力滥用,遏制权力腐败,必须为权力的运作设立一个合理的界限即权力之间的制衡.  相似文献   

13.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好的,但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是因为权力被滥用、治党不严、疏于监督的结果。腐败的客观基础是权力。权力是腐败的前提条件。拥有权力要腐败却易如反掌。因此,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在强化权力对权力的监督,即把好用人关,首重权力赋予的监督;依靠监督网络,着重权力行使的监督;犹重权力剥夺的监督,严惩腐败。只有这样,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就会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14.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惩防腐败的关键。一些地方和部门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其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缺失。当前,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存在若干主要问题,加强其建设非常重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共权力腐败是古今中外都一直存在的一种消极现象。尤其在当今社会,腐败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各个国家对腐败的治理也是没有停止过的,然而却从未被消除。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腐败与反腐败并存的历史。本文从公权力腐败的本质入手,对我国现阶段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腐败治理的一些路径。  相似文献   

16.
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发挥其最佳效果,就必须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机制、惩戒机制、权力监督机制,同时在运行其机制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六个结合“,使党和国家的各级官员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社会腐败风气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这种腐败的蔓延与渗透已呈现出强烈的文化特征,即腐败文化。这不仅会冲击国家的政治体系,也会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防腐反腐一直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腐败文化所产生的消极后果及防腐反腐的应对策略,为创建文明社会和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丁白根将经济一体化界定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两个基本向度的基础上,国内外学术界分别从消极一体化或积极一体化去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为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沿着“市场”的路径同时在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两个向度上进行齐头并进式的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着的问题是:“消极一体化”不足,“积极一体化”错位或不当.基于市场路径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采取转变思维定势、调整规划思路、消除歧视和不合理的管制制度、构建高层次及多层面的协调机制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方面,而逻辑是修辞的基础,要想在消极修辞方面表达的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必须与事实相符,这必须都以逻辑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涛 《课外阅读》2011,(9):342-342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会议提卅我党现在面临四种危险,其中“消极腐败”是我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又一次被提出。“腐败,是我党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威胁,腐败关系关系人心背向,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中不止一次提及腐败这个话题,实际工作中也不止一次对这个现象重拳卅击,但今天腐败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危险,反腐败依然是我党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