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儒家民本思想及欧美新思潮影响下,20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率领同仁在河北定县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他们由社会调查出发找出农村社会的主要问题,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以及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在乡村平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变动及社会改良均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现代史上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流派,对当代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前期是对东西文化和教育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来从个人经验和现实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是构建极具个性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通过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梳理和评析,我们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宝贵遗产中,很多思想和实践对当今我国乡村教育,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根据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联系当今西部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得出其思想与当今现实要求有高度的相似性.根据当今西部乡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扰,对我国教育由“计划经济”中的教育向“市场经济”中的教育转化中遇到的困惑,对现代教育中“主体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追求的理性分析等几个方面的论述,联系目前“新课程理论”的现实要求,凸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目前西部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强调了恰当的“评价导向”的重要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教育思想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前期是对东西文化和教育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来从个人经验和现实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是构建极具个性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通过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梳理和评析,我们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种发端于民间的、由胸怀救国之志的知识分子所领导的、采用非激进的和平手段的社会改良运动。近代中国乡村建设实验,面对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以启迪民智、培植国本、振兴民族为已任,其理论基础源自中外的“民本思想”和外国的乡村运动。它给人们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与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曾涌现出诸多积极投身于乡村运动与乡村建设的教育家。他们在领导乡村教育运动过程中形成了乡村教育家这一群体的精神特质,具体表现为他们以农为本,具有强国富民的教育理想;化民成俗,具有坚定的教育信仰;投身乡村建设,具有浓郁的桑梓情怀;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具有探索研究的革新精神。以史为鉴,当代乡村教育家应具有引领乡村文化发展的开拓精神、涵育乡风的“乡贤”精神、革新乡村教育的探索精神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7.
伟大建党精神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行稳致远,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整体遵循,系统勘察伟大建党精神与伟大民族精神的耦合共生关系。深刻认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根植于伟大梦想精神,引领伟大梦想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根植于伟大创造精神,引领伟大创造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根植于伟大奋斗精神,引领伟大奋斗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根植于伟大团结精神,引领伟大团结精神。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作为负载多元价值的教育类型对于服务民族区域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呈现出“人力供给”模式、“双向循环”模式、“数字乡村”模式与“多元共治”模式四种结构形态,这些模式为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国民族乡村地区还存在着技术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有待加强和经济发展类型结构有待完善等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亟须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人力资本、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内生式发展、适应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需求,加大对兼具工匠精神与绿色技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训力度,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形成乡村振兴的人才链、产业链以及文化和生态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技能支撑和高素质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延安教育模式与邹平教育模式为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基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不同性质与路向的救国模式与教育实践。前者的路向为政治革命,后者则为文化革命。性质、路向不同,决定了二者的手段、策略也有所不同。其不同主要有:教育理念上“以教统政”与“以政统教”的区别;主要教育内容上人生行谊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之别;组织群众的方式上“政治动员”与“商量办事”之别。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人、为人、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对“人”及“人的问题”的深刻理解则很难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的存在、本质及发展入手,反思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的主要原因:在原则上,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在目的上,片面强调社会本位;在内容上,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在方法上,偏离人的目的性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回归“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才能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洛克和斯宾塞都是英国大教育家,二所处的年代相差了将近两个世纪,但是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对体育都尤其重视。二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很多的差异,如在饮食方面,洛克主张“应该极清洁极简单”,而斯宾塞则认为“应该给儿童吃较有营养的食物”;但是他们却都主张儿童的衣着要宽松。章从洛克和斯宾塞的生活背景出发,对他们的体育思想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论述,并且做出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全纳教育:概念及主要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包括:(1)残疾儿童的全纳;(2)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与健康教育;(3)少数民族的全纳(宗族、语言和宗教);(4)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的全纳;(5)社会包容;(6)性别;(7)灾难风险减少教育。全纳教育思想与"两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不矛盾,建议在中国国家报告中和国家其他相应政策文件中采用这个概念。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纳教育仍是国家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政府在推进全纳教育中毫无疑问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灾难风险减少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论“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都体现和遵循了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指导教育实践和改革的教育思想。“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三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如果能以“三生教育”的基本理论来构建教育指导思想、目标策略、内容与体系以及教育教学实践模式,不仅会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推进和落实,而且将会形成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仿射变换"、"射影平面"、"交比"、"完全四点形"、"Pappus定理"、"二维射影坐标系"、"配极变换"等知识点的初等几何背景追踪及教学法处理,呈现出上述知识点的教育形态.帮助学生内化高等几何的基本观念,提高理解层次,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运用高等几何的思想分析处理中学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日本的杜威研究学者的积极传播,加上杜威本人亲自到日本的访问和讲演以及杜威教育著作的翻译出版,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影响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育思想上,而且也表现在教育实践上。文章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早期传播、杜威的日本之行、20世纪20至3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以及战后“杜威勃兴”等方面,探讨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影响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周林海 《高教论坛》2004,(1):29-30,48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内容与历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提高教育实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林砺儒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学者们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其生平、师范教育思想、"全人格"教育思想、国民教育思想、教育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深化林砺儒教育思想的研究,为当今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还应该加强整体性研究、连续性研究和对比性研究,对"空白块"进行填补,为林砺儒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8.
当人类历史的脚步迈入20世纪最后十年时,扭曲的“民族要独立”和“民族要统一”的思潮与实践竟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共处与对峙的两种现象,影响冲击着现今的国际社会,也必将影响21世纪世界民族的发展。从本质上看,上述两种思潮都是对列宁民族关系理论的歪曲,我们应采取客观态度认真分析和有效解决当今世界范围的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处理新世纪的民族关系现象和问题,对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试论墨子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教育思想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异端,但终因其独特的价值而顽强地存活下来,在教育目的上,墨子构建了道德理想人格模式,对中华民族传统理想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内容上,墨子突破了儒家的六艺教育范畴,表现出非凡的创造性;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力行,独树一帜地提出“强说人”的教师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20.
杨思信 《教育学报》2012,8(1):113-121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从教育思想、教育学派、教育制度、教育编纂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思想方面,该运动提出了“教育为国家主权”、“教育与宗教分离”、“国家主义教育”三大观念.教育学派方面,该运动时期所形成的国家主义教育学派,丰富壮大了中国现代教育流派的队伍.教育制度方面,该运动促使政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教会学校的体制.教育编纂方面,该运动时期提出和形成的“教育侵略”论、“文化侵略”论,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学科研究话语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