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校史的研究如何体现"大学精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从"长时段"探讨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规律性的课题,而且也是认识当代中国教育变革尤其是大学变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通过对近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特征的揭示,来探明制约中国大学精神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概括出大学走向"一流"所应坚持的大学之道,这是大学校史研究的最原始意义。大学精神何谓?透过大学校史,我们发现近代中国大学精神至今还未过时,在争创世界一流,争创名牌大学的今天,重温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使中国学人近两千年来以忠君为取向的精神根基发生动摇,尽管封建的意识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也未能在中国学人头脑中彻底根除,但辛亥革命还是使越来越多的学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以报国作为精神归向,其中一部分杰出分子进而确立民主、科学的理念。新《大学令》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高级人才作为近代中国大学的宗旨,奠定了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制度和价值基础,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理念以欧洲大学为边界与人类大学主流价值的融合,促进了大学精神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发生在中外文化第二次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在继承中国传统大学之道的基础上,借鉴和融合西方大学精神,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内涵和特色的本土化大学精神,成为中国近代大学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国近代大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背景、办学主体以及课程设置等的比较,认识中世纪大学的本质特征,解读中国近代大学发端与发展的逻辑。这有助于我们深刻反思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国大学需要在融合中世纪大学的经典理念,重拾传统的"书院精神"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象牙之塔",实现其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从大学校长的视角来总括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经验,可归结为以下方面。首先,士志于道是中国大学精神的表述,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大学之道的耦合,是推动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制度建设是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基点。第三,精神建构是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核心。第四,文化自觉是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文化使命。第五,和而不同是大学本土化发展应具有的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6.
在强调大学担负“文化引领和创新责任”的今天,探讨大学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大学精神是文化习染的结果,所以对大学精神的探讨就不能脱离对它的文化根源的追问。对中国大学精神的阐释自然也割不断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而今天中国大学精神建设又不能不参照西方大学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视角探讨和审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应体现大学实现其基本使命和功能所需的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和灵魂;从文化三要素——信仰、知识和德行考察大学功能的发展,指出了大学精神的坚守与演化。在大学及其精神的演变过程中,大学的基本精神实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在与中国大学发展的结合中,其具体内涵是:实事求是、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正义信仰和人格修养.分别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尊重人才,发扬包容精神、牺牲精神以及爱国与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讨论什么是大学精神,进一步探讨了现代化的中国大学的使命应该是什么,最后指出:现代化的中国如果仅仅只是在经济发展及物质财富方面取得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这还不够;要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和谐社会,只有世界最大的经济总量是远远不够的。大学及大学精神应该对大量的民生问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三农问题、和谐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涉及重大国家长远发展的问题进行先于常人的深入思考,并给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10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衍生出许多令人诟病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大学精神的缺失.笔者试图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探寻当今中国大学精神重塑的路径,认为中国大学存在文化断裂的现象,必须要尊重历史,加强人文科学的引导,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它具有立心明志、凝聚感召和涵育协同作用,对于塑造大学人的个性、品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充分认识和发挥大学精神的作用,应从大学的历史传统、学科特点、地域文化传统中挖掘、提炼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中国大学教授与近代大学精神是共生的,大学教授秉承思想自由与人格独立的人生理念,他们缔造、践履、传承并守护着大学精神。近现代大学的学术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教授群体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的浓缩。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近代大学也兴起、发展起来。研究近代大学,有利于透彻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实质,有利于通晓近代西方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撞击、融合的事实,有利于清楚近代中国在世界巨变的滚滚洪流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站在一定高度审视近代大学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本文从近代大学的研究领域入手,研究1994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教育史界对近代大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价值取向。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历史使许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大学精神,北京大学的“北大精神”就是中国大学精神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50多年里,中国大学的大学精神表现为既有传承,又有失落。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大学精神仍面临着矛盾冲突。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弘扬大学精神,促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大学精神是中国大学发展中提出的论题 大学精神是中国大学发展遇到的不可回避的真问题,大学精神在近20年来逐渐成为学界和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论题。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精神”为篇名的文章有1560个搜索结果,自1995年开始,有关大学精神的研究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精神是构建大学精神的总前提;构建大学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大学精神及其统一,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大学精神的渐趋失落,引发了学术界对大学本质和大学精神的大讨论和再认识。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深刻剖析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时代境遇,努力建设现代"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精神是大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主要体现,也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当代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和辐射者。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大学精神,构建与弘扬大学精神,是值得当下高等教育参与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历史传统与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精神植根于大学历史传统,但是,对本土教育传统的妄自菲薄、对舶来品的本能性的排异,导致了中国大学精神的无根化;而民族危机、文化危机与国家意志、市场压力等种种因素进一步导致中国大学与历史传统的断裂.应当从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辩证统一,巩固大学的功能定位;坚持独立性与生态性的辩证统一,坚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坚持世界性与本土性的辩证统一,认真梳理中外大学历史传统;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汲取时代精神等四个方面入手塑造中国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周兴国 《考试周刊》2011,(36):195-196
一个国家大学的命运必然与其政府的命运相关,而在危机时刻在动荡的年代,这种相关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的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是以国外学者的独特视角解读中国近代大学的命运。近代中国的大学总是基于中国文化元素吸收和融合西方大学精神。本文比较中英两国大学发展初期的改革之路,从而印证许美德教授在本书中的假设:中国的大学与政府关系是中国大学改革的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从大学"校训"的视角来阐释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校训"与大学精神的关系以及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矛盾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用以说明我国大学精神在建设现代化大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民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必要的分析,来明确我国现代大学精神建设的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