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梁莉 《辽宁教育》2002,(10):45-46
学法指导就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年级以句、段训练为重点,此阶段的学法指导应以培养学生读懂句子、写好句子、修改病句的能力为着眼点,其中,重点应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一、精心点拨,注意渗透,培养学生理解句子、分析句子的能力1.抓住关键词语读懂句子。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包括生词、难词、能突出说明句子意思的词、含义深刻的词、关联词语等。如第六册《荷花》中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理解这句话,应抓住句中“大圆盘”、…  相似文献   

2.
尝试性地“读”,了解内容,明确训练目标学习课文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归类识字(一)”中介绍的北京部分名胜古迹和新的建筑,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北京的文章,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首先,教师指导学生默读全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用横线画出文中不懂的词句并质疑。根据学生质疑,师生共同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中央、宽阔、矗立、庄严、绿树成阴、川流不息、名胜古迹等词语的意思,并用“庄严”造句;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其次,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  相似文献   

3.
词 语一般有两重意义。一是字面意义 ,即字(词)典字上所作的解释 ;一是情境意义 ,即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隐含的意思。对学生来说 ,后者不易理解。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现列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例 ,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从词语所在的句子中找解释有的词语 ,在本句中便可找到解释。如“那时候 ,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中的“理屈”就是后面“没有理由”的意思。(《将相和》)有的句子 ,前半句把词语的意思表述了 ,后半句才出现这个词语。如 :“这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中受到启发。2.通过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继续进行分析自然段的训练。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3.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4.练习复述课文。教学直点:理解更赢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他的分析为什么是正确的。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轻声读课文。要求: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能通顺地读课文。2默读课文。要求: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等词语。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谁用箭射大雁?(更…  相似文献   

5.
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大体有三点要求:其一,要读通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其二,要着重理解带点的词语的意思;其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几句话的意思,注意带点的词语。”这个问题有两个要求,一是把句子放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把句子读懂,了解其含义;二是着重领  相似文献   

6.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理解句子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理解句子的过程,概括起来就是语言感知,形象再造,入境动情这样一个心理过程。语言感知:读懂句子的字面意思是感知语言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抓住句子所说的对象(主语)概括其内容大意,使之在头脑里初步感知其语言内容。例如,读“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这一句,先指导学生从“寒冬腊月”、“深夜”、“单军衣”、“薄毯子”等词语入手,弄清这句的字面  相似文献   

7.
读好课文首先要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课文表达的情感,并且会用这些词语说出句子。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多练习说句子,认识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环境中的用法和意思,引导学生VI头运用一些基本的句式。这些句式要掌握学会使用,掌握词语和句子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8.
九义教育六年制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自然段。指导学生读懂一段话包括三方面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读懂每一句的意思,弄清句与句的联系。在这三点中,难度最大的要属第三点。弄清句  相似文献   

9.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猜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结着水晶铃。”学生猜出是葡萄后,我问:“你们知道哪里的葡萄最有名?”这样就引出了课题。我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插图,凭借插图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然后,我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第一自然段时,我说:“同学们,我们去葡萄沟看看吧,葡萄沟在哪里?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呢?让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呢?我用灯片指导学生弄清“新疆、吐鲁番、葡萄沟”这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通过…  相似文献   

10.
1.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首先把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及段落多读几遍,把句子的意思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清.然后,再用“抓关键字”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按照这样的方法,“名列前茅”可以理解为“名次列在前面”.“窃窃私语”可以理解为“低声地说悄悄活”。  相似文献   

11.
句子是由一个个词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它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构段成篇的基础。理解句子的意思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是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功。如读一篇文章,只有一句句读懂,才能弄清全段、全篇的意思。因此,句子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低年级儿童年幼识浅、理解力有限,对句子的意思多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特别对一些含义较深、结构较复杂的难句、长句,或运用了修辞方法的新句型,理解上更感困难。其毛病多出在对句子的“主干”与“枝叶”分辨不清;对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透;对比喻句“用什么比什么”领会不深等。例如1990年南昌市东湖区二年级语文试题中,要求读一段话,分别把几个句子的主要意思填写在括号里。结果,不少学生对句子的中心抓不住,缺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的能力。为此,下面介绍几种适应低年级学生采用的简而易行的方法,以帮助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规律去复习句子,理解句意,  相似文献   

12.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顺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各是什么?2.再读课文,边读边划,把不懂的词句划下来;用“‖”标出课文各自然段,理解每段的意思;划出写“大家”和小光看企鹅的不同动作的词语,以及小光看喂食企鹅时“心想”和“没想到”的句子;这样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读懂读好课文.3.自学第一段、第四段,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课后练习2的(1)、(2).  相似文献   

13.
用词造句,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词语的理解,培养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指导学生用词造句,要抓好几个环节:一、读写词语.要把词读准确.多音字要据词定音.能正确地写出词语来.二、理解词义.正确透彻地理解词义是造句的关键.理解词义不仅要理解词的本义,还要理解词的引申义和在课文中的意思.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词义,明确了词的范围大小、轻重程度、感情色彩和搭配关系,才能贴切运用,使造出的句子完整无误.如“浩浩荡荡”,在《黄河颂》这篇课文中是形容黄河水势很大,是本义;在《飞夺沪定桥》一课中是形容红军队伍人多势大,是引申义.只有理解了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才能做到一词多用,造出内容丰富的句子来.  相似文献   

14.
讲解词语,重要的是要把词语的含义讲准确,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词语用法的基础。所谓把词语讲准确,就是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讲清讲准词语在具体课文里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对这个词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都有正确的理解。在学生的作业中,由于他们对词义理解片面而造成词语运用上的毛病并不是少见的。譬如,我在学生的作业中看到这样的句子:“天汾小学是举世闻名的。”“下课了,老师溜出教室。”显然,句中“举世闻名”、“溜”两词都用错了。“举世闻名”就是名闻全世界,用它来说明—个小学是大词小用;“溜”,是偷偷地跑开的意思,含有贬义,用它来说明老师走出教室就不恰当。学生这种运用词语的毛病,是与教师没有真正讲清楚这些词语的意思有关的。怎样把词语讲解准确呢?我认为,认真备课,教师先弄懂课文里词语的含义,是讲清讲准词语的先决条件。在备课时,教学参考书上的词语解释可以参考,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因为在一篇课文里,  相似文献   

15.
词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作用。”在教学中,我除教会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外,还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及认识它在课文中的作用。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多词语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领会其确切含义。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讲解词语,而要把词语放到文章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卜文中的“折磨”一词时,我先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联系描写“小萝卜头…  相似文献   

16.
中年级的读段训练是大纲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读懂自然段,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然而眼下的实情是:重讲轻读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教师虽重视了“读”,但狭义理解读的意义,以为只要让学生读书就行,在教学中让学生无目的无思考地读,使“读”与“读懂”严重脱节,实为“空读”;有的教师把握不准读的时机、方式和方法,不必朗读时,硬要学生朗读,该朗读时,却要学生默读,读的指导不得法,也造成了读的效果不佳。分析眼前现状,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年级的自然段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有实效,教师就必须在“善于指导”四个字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要做到: (一)适时——看准读的时机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二学段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如何让词语教学充满灵性呢?一、借助表演,感悟词义教学《金子》时,我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一、二自然段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写下来。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写出以下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通过朗读,在基本理解词语意思的基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句子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其基本途径是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一、从词语入手理解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必须先弄明白句中词语的意思。有些句子的词语比较难懂,如果把这些...  相似文献   

19.
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突破句子关卡,要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才能正确理解课文.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首先应在文中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把句子读通,这是最基本的方法.比较简单的句子通过读就能理解意思了.但是有些句子不是一读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在教学中,我运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课时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品读1.出示第一组词语:(山洪爆发溪水猛涨脱鞋绾裤)指名读2.出示第二组词语:(谴责懒惰保持平衡平稳俗语)指名读这两组词语教学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注意“涨”“俗”等字的读音指导。3.出示第三组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这组词语要求读好,所谓读好就是读懂意思,读出画面,可以设问“:看着词语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当学生读得不好时,指导学生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在句子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评析:重视词语教学,指导有层次、有重点,体现由会读到读好的过程。)第二板块:感悟课文2——4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