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同行评议专家评议工作进行评估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同行通讯评议、项目主任综合同行通讯评议意见和学科评审组会议评审,同行通讯评议和学科评审组会议评审都属于同行评议。其中,同行通讯评议所起的作用不仅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后两个环节的基础。同行评议是基金项目评审的核心,也是  相似文献   

2.
同行评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的重点所在,同行评议质量事关申请项目的命运。同行专家在同行评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客观、公正地选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同行专家评审项目是确保同行评议质量的重要前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量不断增加给在短时间内完成同行专家指派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分析专家指派的状况是了解基金项目同行评议质量现状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2014—2021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的指派状况,发现基金项目的同行评议专家指派虽总体上符合要求但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强专家库的更新与维护、改进遴选函评专家的方式、减轻函评专家的评审负荷、完善基金制度,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基金项目同行评议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3.
同行评议造假、审稿不端行为不仅损害作者利益,而且影响期刊声誉。本文从评审专家邀请流程管理、审稿行为评价、归类量化评价及提高评审意见综合能力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医学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曾旸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4):49-51,54
在分析科学基金同行评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选择评议专家、建立统一的专家库、加强评议专家的自身修养、利用微机化和网络化管理采取双盲评审制度以及对专家评议状况进行评估等方面对完善科学基金项目的同行评议体系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的质量,从而提高科研投入的使用效益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完善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科学基金同行评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选择评议专家、建立统一的专家库、加强评议专家的自身修养、利用微机化和网络化管理采取双盲评审制度以及对专家评议状况进行评估等方面对完善科学基金项目的同行评议体系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的质量,从而提高科研投入的使用效益与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164位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高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质量和评审效率,对同行评议的公正性、对策研究等问题阐述了作者的看法。作者认为同行评议是确保有限经费尽可能有效地用于发展基础研究,保证资助的公正性、科学性和高度学术水平的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讯评议与会议评议各有利弊,目前应不断完善,以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定性评议和定量化评议各有优缺点,现阶段宜在定性评审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增加定量化评议的可行性。最后,作者建议应从多方面开展对同行评议中的对策性问题的研究,以建立一个能保证不断改进同行评议公正性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7.
科学基金的评审普遍采用同行评议方法,它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科研管理。但同行评议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批评,争议的核心主要是针对同行评议专家。因此,对评审专家的学术水平和评审能力进行评估迫在眉睫。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同行评议专家综合评价体系对专家基本信息和评审信息进行评价,基本信息包括专家个人资历、科研能力,评审信息包括评审离散率、评审有效性和评审态度。通过对评价指标量化处理,确定了指标权重,为更好地筛选、调整专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2020年以来,管理科学部通过前期调研、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全过程管理等工作,逐步将“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esponsibility, Credibility, Contribution, RCC)”评审机制改革覆盖所有的资助项目类型。2021年管理科学部约76%的申请项目参与RCC试点,并在各学科开展了不同层面的评审机制改革探索。增强了项目主任在RCC中的作用,设计了项目主任对评审人和评审意见质量评估环节。在会评环节向专家进一步调研RCC工作效果和改进措施。科学基金评审全过程管理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RCC改革使得通讯评审专家更加专注于评审工作,大幅提升了通讯评审时效性。申请人和项目主任反馈信息显示,RCC改革对通讯评审质量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评议意见撰写更认真。最后提出了RCC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光  陈凯华  龚旭  苑怡  方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2):1427-1433
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的自我规范机制之一,是科学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核心运行机制是同行评议,它是遴选高质量基金项目的重要保障机制。为了使同行评议科学、客观、公正,稳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文章从同行评议机制的发展及其优缺点出发,分析了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面临的挑战:不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专家和管理队伍规模不适应项目申请数量增长,专家评审行为缺少对象反馈且评审专家遴选有待优化,以及项目评审流程缺少监控手段等。据此,文章提出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建设“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的同行评议监督与评价系统思路。文章阐述了RCC机制的动态性和科学性,总结了其在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和提高项目评审效率中的潜在用途,为进一步推进RCC机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实践显示,同行评议的RCC改革方向是有效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RCC制度设计、加强评审质量监测并营造RCC评审文化。文章从多角度论述了完善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的重要性,指明该机制所面临的挑战与可行的发展路径,为RCC监督与评价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对新时期稳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3+X”同行评议方式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方式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项目评审的质量。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个学科试行"3 X"新的同行专家评议方式。这项新的同行评议改制更加科学、合理,使得基金项目的评审更加客观、公正,更能确保国家基金评审项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同行评议专家信息库是做好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一套管理科学、流程规范、操作性强的评议专家动态管理机制,对于做好项目的同行评议、确保评审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通过对同行评议专家库的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和总结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同行评议专家库的动态管理机制初步设想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学术界控制和保证科研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术评价中不可或缺。但在实际操作中,同行评议常常出现偏差,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基于所下载的同行评议研究文献,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识别出国内外同行评议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同行专家自身角度出发,从利益相关和认知惯性视角分析同行评议诸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强学习、辅以定量方法、开放评审和公众评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学基金专家评议意见的可解释性会影响项目资助合理性以及项目申请者对评议意见的理解。项目评议时,专家先根据评议要点对项目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等属性进行评价,得出综合意见;科学基金再合成多位专家意见,得出项目评议结论。在此过程中,专家属性意见与综合意见的一致性和专家间的非共识意见是影响专家意见可解释性的主要问题。上述问题可从认知视角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利用ER规则量化影响因素、合成专家意见。通过分析量化可界定专家属性意见的一致性权重关系,判断意见是否一致;而专家间的非共识意见也可因此分为"因属性评价意见不同、权重不同或专家意见不一致造成的非共识";最后依据科学基金专家评议的真实信息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要更公正、更高效的同行评议。实现同行评议中评审专家的智能指派,不仅有可能解决给基金管理者带来的超负荷工作压力,而且也可以使同行评议更加规范、合理,从而提高同行评议质量,维护基金的荣誉,赢得广大科学家对基金的信任。通过2年多的探索发现,我们认为同行评议的智能化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完善,将会进一步提高同行评议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无主审制在面上基金项目评审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试行了科学基金制,找到了一个在面上发展基础性研究的好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也把总经费的约71%用于资助面上项目。为了能从大量的申请中遴选出优秀项目予以资助,基金委提出了“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并规定了相应的评审办法。在面上项目整个评审工作中,我们认为有三个重要的环节,即同行评议、学科综合和学科评审组评审。尽管这三个环节各有其独自的功能,而作为学科评审组评审这一环节,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同行评议和学科综合的制约,但它的意见对申请项目是否给予资助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一环节如何把握以保证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很值得重视,并需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本文主要就此问题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6.
德国科学基金会(DFG)是德国最大的科研资助机构,其专业评审委员会机制建立于2003年。该委员会成员并不参与同行评议过程,而是在同行评议之后审定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以保证评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分析同行评议意见如何影响科研人员的后续学习行为,本文基于归因理论和双元学习理论,以42个曾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失败但最终获立项资助项目的评审意见作为二手资料来源,结合与项目申请人进行一对一半结构访谈的内容,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科研人员双元学习行为受到其对同行评议意见内容归因的不同维度组合的影响;将同行评议意见内容归为不稳定的内因或不可控的内因,科研人员倾向于采取探索式学习;将同行评议意见内容归为可控的外因,科研人员倾向于采取利用式学习;多次申请科研项目失败的经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研人员的利用式学习。本研究为中国情景下分析科研人员的双元学习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大数据技术,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以期提升同行评议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同行评议客观、高效和良性发展。【方法】首先,从期刊的作者、编辑和专家的角度分析同行评议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其次,结合同行评议的目标和需求,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出进一步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的举措。【结果】利用大数据大、多、快的优势,提出构建“广、快、全”的评审专家数据库并实行阶梯式动态管理、建立同行评议专家信用评价体系、健全互动反馈评审机制、完善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加强编辑与专家的协同与沟通等优化措施。【结论】通过采取大数据技术,可进一步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加强同行评议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9.
科研立项同行专家评议的公正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强同志在《研究与发展管理》上发表的“谈科学研究工作中的同行评议制度”一文中所提观点,我十分赞同,也颇受启发。为了进一步探讨同行评议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主要就同行专家对科研项目评审的公正性和影响其公正性的若干因素进行粗浅分析,以提高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梳理国内外开放型同行评议相关模式、技术和存在的问题,为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学术出版界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应用开放型同行评议的出版商和期刊进行研究,最后对所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与评述。【结果】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要,开放型同行评议呈现出多种应用模式。相关学者对评审数据存储、评审数据关联、评审流程支持、评审流程保护、评审专家激励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开放型同行评议模式及相关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结论】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更好的发展还有待于构建可持续的培养体系、实施适合国内期刊的评议模式、积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创建相关主题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