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类文学以其独有的文学特质,让人们看到一个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多面性.近年来,日本学界掀起对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的重新探讨,认为必须进一步克服"西方话语中心"的束缚才能揭示东西文化碰撞中复杂、动态的实际现象.对于日本自然主义、私小说的再认识不只是重新认识日本文学的特质,它对重新理解我国现代文学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新书简介     
《语文知识》2008,(1):31-31
由郑州大学文学院张冠华、张鸿声、樊洛平、林虹四位教授合撰的《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最近问世。该书对西方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命运、遭遇作了全方位的思考。它既是自然主义传人的考证,又是自然主义被批判、被接受过程的扫描;既是自然主义文学、理论渗透于中国文学的探索,又是自然主义与中国文学关系的总结。具体说来,它由三大块构成:  相似文献   

3.
张资平的恋爱小说受到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他不仅接受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观念,还将日本自然主义代表人物的文学文本作为直接的模仿对象。日本自然主义的影响既使他在创作上逐渐成熟,奠定了在文坛上的地位,也让他的小说蒙上过浓的肉欲色彩,为人所诟病。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自然主义是受西方特别是左拉的自然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但其生成是扎根在日本本国文化和文学的土壤上的。占据明治时期精神主导地位的国家主义的盛行,注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夭折,取而代之的是自然主义文学。承担起建立自我任务的自然主义文学,正是在与国家主义的抗争中,在对抗与妥协之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自然主义文学是近代日本的第一个文学流派,其流派的形成标志着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真正开始。发现人和解放人性成为该流派写作的第一要义。著名的日本现代文艺评论家柄谷行人从“风景之发现”视角阐述了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过程,强调了人和人性与客观对象相结合;这与20世纪初发现与崇尚人性的自然主义如出一辙。“风景之发现”视角将人和人性与自然主义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作家确立了自然主义文学,开创了日本近代文学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田山花袋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其文学理论和创作对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露骨的描写》这篇评论中赞同自然主义文学的“无理想” ,提倡“不要写作技巧”的文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思想 ,它虽然缺乏批判社会现实的精神 ,但明确地提出了在借鉴西方文学方法中如何确立日本作家的创作态度这一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剖析田山花袋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来揭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私小说”的内在关系 ,重新诠释其“自然”观的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然主义文学在概念上一度和现实主义混同,直到恩格斯对后者做了经典性的界定。自然主义文学直接受惠于丹纳的艺术哲学,丹纳哲学又受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影响,所以实证主义哲学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哲学根源。但自然主义文学在对社会的认识和文学对社会自然的反作用问题上的认识和实证主义哲学相悖。  相似文献   

8.
岛崎藤村作为日本自然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作品一直被视为日本近代文学的源泉,通过仔细剖析岛崎藤村小说的创作特点,进一步分析岛崎藤村的创作思想,从深层次去把握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实质和内涵,为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探索一条崭新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9.
“写实文学”的涵义本身在文学史或文学理论阐释的历史与当下时空中有其复杂性。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写实派等名称都或多或少与“写实文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历史上对“写实文学”的阐释主要局限于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的视阈之内,而在当代语境中,“写实文学”的阐释路径与空间,已非“写实文学”历史性阐释的单一和单向所能容纳,它更强烈地体现为一种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新质文学生态,而且它还是一个包容性强、有层次感的符码。  相似文献   

10.
林佳 《文教资料》2009,(36):17-18
张资平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接受与借鉴使其创作呈现出别样的风格和姿态.为“五四”文学初创期输入了新样式.更在中日文学交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本文在张氏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接受的基础上,对其接受价值进行再认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自然主义在日本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自然主义学思潮引入日本后,经过一个从模仿到消化、吸收再达到成熟的过程,发展起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自然主义学,成为日本近代学的主流。日本自然主义并没有象欧洲自然主义一样发展到整个社会的实验处创造阶段,而是最终走上了“私小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明治大作家尾崎红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先行研究中多从尾崎红叶对日本传统文学的承袭关系上的过度阐发,而使得学界的研究厚古薄今,对于尾崎红叶从西欧文学中寻找新的写作模式的现实却不甚重视。文章认为尾崎红叶的文学翻案不仅承袭了日本古典文学的养分,还受到西欧文学叙事方式的影响,他在充分吸收了外来文学的养分之后,探索出了一种综合东西方文学优势的新的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佐藤春夫以唯美主义代表作家被广泛熟知,其文学呈现出明显的怀古倾向,在中日文坛均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明治末期,佐藤春夫文学在自然主义的影响下萌芽,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其文学观的完善逐渐形成了古典回归意识。基于这样的文学诉求,佐藤春夫从外在手法和内在本质两个方面表现出对自然主义文学的脱离和批判、尝试心境小说的撰写,逐渐走向反自然主义的唯美主义文学道路,试图传递古典精神并树立属于日本的传统文化理念。这种主张古典回归的反自然主义文学派别的兴起是大正时期日本文坛的主流倾向,也是唯美主义作家的重要特征。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特色的考察,亦能够从比较文学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唯美主义思潮的探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杨  侯宇 《考试周刊》2013,(60):19-20
郁达夫的小说受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很深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被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旗手田山花袋的影响。他们的作品都流露出了清香、淳朴的自然美。田山花袋和郁达夫关于自然主义文学的比较研究是文学研究者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他们两者的自然美源泉比较还很少有人考究。本文旨在研究田山花袋和郁达夫的自然美源泉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下半叶法国自然主义思潮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并在19世纪未20世纪初波及到许多国家。中国这一时期正是接受西方思潮最为活跃的阶段。20世纪初自然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日本为中介,同时又具有广泛的来源。自然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鲜明的现实功利性和批判性,在中国的传播如昙花一现而又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的大正末期,昭和初期,原有的自然主义文学已呈现衰败之势。而就在这一时期,以横光利一为中心的新感觉派文学的兴起,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起,宣告了日本昭和文学的开始,为昭和初期的日本文坛注入了活力。因此,对新感觉派文学的全面认识及研究,不仅对日本昭和文学史,而且对日本近代文学史全貌的正确认识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新心理主义文学是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代表作家伊藤整等人有意识地模仿西方“意识流”大家乔伊斯、普鲁斯特的写作技巧.成功移植了西方意识流文学,同时在移植的过程中结合日本本土特色,形成了日本式“意识流”。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是欧洲各国文学中与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最为接近的一个流派,其代表者是理论家卡普安纳和小说家维尔加。真实主义源于自然主义,其理论和实践与自然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真实主义的理论和创作同自然主义比较仍存在不少差别。这一差别产生于两位作家理论和创作上的个人风格及意大利与法国文化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自然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传入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因其强烈的反封建性而被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接受,并一度占据了日本文坛的主导地位。自然主义文学标志着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流派,对20世纪的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岛崎藤村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崎藤村作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创作凸现出鲜明的自然主义特色,具体表现为通过私生活的真实再现,表现出彻底的本能意识,并最终体现破理显实的创作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