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聘用制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聘用制下教师与学校、学生、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发生变化,聘用制下教师权利保护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因此,必须积极寻求教师权利保护的新途径,当教师权益受侵害时进行必要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2.
教育关系:学校场域的要素、关系与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与学生、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或教学内容的物化形式以及其他辅助条件是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国家、学校、教师、学生是教育关系中的四个利益主体。由于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在掌握社会权利资源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教师和学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多重重大权利关系的承载体,其结果导致了教师与学生权利主体地位的弱化,学校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不断改善年轻一代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生命和生活的质量,这既是学校日常生活的出发点与归宿,也应该是确定教育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3.
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培养的对象,学校、教师、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用温和的态度平等地对待学生。要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所享有的社会权利。为使学生的社会权利在教育过程得以保护,就必须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师德的教师以及有相应法律、行政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社会和教育往往十分强调学生应尽的义务,而漠视学生的权利。实际上,学生拥有非常广泛的法定权利。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学生、对青少年的法定权利没有充分的、细致的认识,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而对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直接侵害的违法者主要是学校和教师。学生主要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与教师有着大量的接触,这增大了学校、教师对学生侵权的可能性。尊重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举措。 本文主要阐明在学校里学生…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 ,教育法律纠纷频频见于报端。这些教育纠纷实质上是教育者如何看学生的滞后观念与学生崛起的主体权利意识之间的冲突 ,是关于学生权利法律规定与学生管理制度中不当因素的冲突。冲突的焦点是学生 ,冲突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权利是否受到尊重或侵害。减少、避免师生冲突、校生冲突的最佳途径是 :教师懂得学生的法定权利 ,科学地教育和管理学生 ;学生知道自己的法定权利 ,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本文在调查师生对初中生权利了解程度的基础上 ,分析学校、教师侵权的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能重视这…  相似文献   

6.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这一性质,决定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权利的特点与具体内容,影响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及保护的深度、广度、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类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学生在校享有体育权利,包括接受正常体育教育的权利,通过体育学习获得身体健康的权利,接受合格的体育教师教学的权利、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权利,使用相应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权利。为了保护学生的体育权利,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本文试从法律法规与学校体育的角度探讨如何保障学生的体育权利,从而维护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权益,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切实推进学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和依法治教、依法治体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教师法律身份界定与权利保护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法律身份与教师享有的权利内容及其保障制度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法律身份的界定不明确,导致教师权利保护存在严重缺失。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民主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应该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学校的不同类别和性质,赋予教师不同的法律身份,并健全相应的权利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生的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其阶段性、有限性和独特性特征。虽然学校管理正在走向法治化,但实践中学生权利被侵害、得不到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我国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律法规缺乏完善、高职院校管理缺乏法治和学生维权缺乏能力是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浅议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类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学生在校享有体育权利,包括接受正常体育教育的权利,通过体育学习获得身体健康的权利,接受合格的体育教师教学的权利、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权利,使用相应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权利。为了保护学生的体育权利,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本文试从法律法规与学校体育的角度探讨如何保障学生的体育权利,从而维护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权益,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切实推进学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和依法治教、依法治体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合理确立教师的法律地位,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立法将教师作为与其他专业人员无异的一类群体,在法律地位上没有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也没有呈现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性质学校教师群体的差异性,导致教师管理实践中问题和争议频发。教师职业源于现代国家公共教育体系建立的需要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与其他类型专业人员最显著的区别即在于教师职业的公共性,而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性质学校教师群体的公共性强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应以教师职业的公共性为分析基础,以公共性强度差异为划分维度,确立不同教师群体的法律身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师与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以公共性保障及其与自主性的协调为目标,确立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科学设计教师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The study examined Israeli teacher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s of student’s rights, and their reports on their actions in rights-related cas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revealed that although teachers encounter frequent legal questions, most of them were only minimally knowledgeable, expressed reluctance to seek out information, and perceived themselves as lacking the capacity to do so. Moreover, due to legal myths that purportedly limit teachers’ autonomy, teachers reported feeling helpless and acknowledged violating rules that in actuality do not exist. The conclusions discuss the interface of legal literacy, Israeli teachers’ low social status,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法律纠纷,主要集中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财产侵害、学籍管理与处分纠纷等领域。学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益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为有效防范与妥善处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纠纷,应坚持依法治校的理念,坚持学生管理事务程序化,切实增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法治意识,依法建立学生管理法律纠纷的防范机制,做到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15.
A case study is reported involving 32 applied and academic program student volunteers aged 15–18 years from two high schools located in Northern Ontario, Canada.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regarding a number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school climate issues. The study examines perceptions of rights as an aspect of the school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need for greater school community and additional supports for struggling students was voiced by students across both program groups. Students strongly endorsed either a meritocratic or an equalitarian perspective on rights issues with both philosophies represented to some extent in both program groups. Surprisingly, students across both program groups expressed little interest in their education rights or their legal rights generally. The importance of fostering school community and student interest in rights issues is discussed. Also considered is the role of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er in providing youth a forum for the discussion of social policy issues.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已经从原来的"国家干部"队伍中剥离出来而成为了一种专门职业,但教师的法律地位至今仍不明确。教师法律地位的缺失,将涉及教师属性的法律定位,以及教师与政府、教师与学校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本文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为例,对其法律地位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保障教师的法律权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师身份泛化:法治视野下亟待消解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治视野下,教师身份泛化会带来很多问题,如教师作为公民身份的某些权利被限制;本不该由其承担的义务强加于教师;学校超越职权限制教师私人生活领域的自由等。有必要消解这一问题,用理性的、法治的精神改造我们的教育管理思想和行为,既不把教师妖魔化,也不把教师神圣化,还教师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身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师法律地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法律地位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这主要涉及到教师与政府、教师与学校等的关系,以及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等。在教育的作用备受关注的今天,关于教师法律地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明确教师的法律地位,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地位、理清现实中的各种关系,以及进一步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小学生辱骂、殴打教师等侵犯教师人身权利的行为屡见不鲜,令人深思。究其原因,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人身权缺乏法律保护;教师权利的规定笼统模糊;侵权者未得到应有的惩罚;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失衡,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未成年学生的侵权行为。因此,完善教育立法,明确教师的权利,给侵权者以适当的法律惩处并全面加强法制教育,对维护教师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树立教师权威,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As the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genda continues to impact on schools in the UK and with the Holocaust Educational Trust (HE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cottish Government introducing its Lessons From Auschwitz (LFA) project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Scotlan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cottish context and investigates the school processes by which students are chos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LFA project, the impact the LFA project has on student personal growth, and the range of follow‐up activities in their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The methodology employed online questionnaires and face‐to‐face interviews which were designed to ascertain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LFA project and the impact that this project had on student participants, their schools, and their communities.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student cohort were highly academic students who took their responsibilities on return to their schools very seriously and organized a wide range of events, both in their schools and in their communities. There was clear evidence that the LFA project had led to extra teaching and awareness of the Holocaust, racism, and human rights; and that students’ citizenship values had been enhan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