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奋剂的危害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滥用兴奋剂现象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兴奋剂对运动员生理机能和体育道德的影响的研究提出 解决方法,旨在使兴奋剂这一体育恶魔远离青少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滥用兴奋剂的体育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建议从科技哲学、社会心理尤其是生命伦理上对服用兴奋剂现象进行再思考,以杜绝这类现象的滋生与蔓延。主要内容如下:1.雅典奥运会滥用兴奋剂现象引发的思考2.滥用兴奋剂的社会文化特征论述了滥用兴奋剂的四个社会文化特征:欺骗人类性;亵渎科学性;腐蚀社会性和玷污文化性。3.滥用兴奋剂引发的社会问题(1)严重危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滥用兴奋剂对运动员身心具有极大危害性。兴奋剂对心理的危害也十分严重,轻者加大运动员的心理压力,重者使他们一生难逃负罪感。(2)影响体育运…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心理、法律等的角度来分析的,本文则是运用博弈论理论来分析运动员兴奋剂行为及有关问题,以期从经济学角度解释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兴奋剂行为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世席 《体育学刊》2006,13(2):11-14
对体育运动中服用兴奋剂行为所适用的是严格责任,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考虑有关当事人的主观意向.举证责任一般由指控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体育组织承担,服用兴奋剂的嫌疑运动员也可以提供减轻处罚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为打击兴奋剂滥用行为,维护体育赛事的公平竞争,各国政府与各体育组织共同建立了世界反兴奋剂体系,并形成了一系列兴奋剂检查规则。然而,目前的世界反兴奋剂体系存在严格运动员责任与淡化运动员权利的矛盾。尽管2021版《WADC条例》已体现出保护运动员权利的趋势,但仍存在缺陷。兴奋剂检查权力滥用可能会引致程序失范,最终导致运动员参赛权、形象权等正当权利遭到减损。因此,在实施严格的兴奋剂检查的同时,也需保障运动员的正当权利。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开成  王和平 《体育学刊》2006,13(1):130-133
运用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揭示了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巨大的成本-收益反差,是造成兴奋剂泛滥的根源;极低的兴奋剂检测率和检出率促使远动员成为风险爱好者,进而做出服用兴奋剂行为决策;在“怕吃亏”心理的作用下,个体项目运动员之间博弈的结果服用兴奋剂是较好的策略,集体项目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明显少于个体项目也是运动员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兴奋剂是体育界的一颗“毒瘤”,它损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公平竞赛的体育道德,影响着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各级体育组织一直采取积极措施,大力预防和打击兴奋剂滥用,要特别警惕向高校蔓延的现象,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加试工作.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必须清醒认识到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从而达到有效保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提高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兴奋剂的流传和滥用兴奋剂的自发使用始自十九世纪前,十九世纪初已发现有因服用兴奋剂而死于自行车比赛的运动员。一九三三年一些医生就提出了兴奋剂不仅是个医学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一九五二年——一九六  相似文献   

9.
自有体育竞赛以来,运动员就利用训练,饮食,服用兴奋剂、镇痛剂及药品等方式来提高运动成绩。有些药物对运动员的长期作用常是毁灭性的。为使运动员和教练员进一步了解相正确对待兴奋剂,本评述将分四个部分来探讨兴奋剂与运动员的健康及兴奋剂与运动成绩等有关的问题。谨供参考。 有关兴奋剂和违禁药品,人们的认识常有些混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在卡尔加里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九十三届全会上萨马兰奇强烈呼吁各国运动员、国家体育协会、国际体育组织向使用兴奋剂的恶劣行为宣战。他还曾多次宣布,将在今后的比赛中加强兴奋剂检查,并严厉处罚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这就使国际体育界兴奋剂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更加突出,斗争更加尖锐.为使我国体育界进一步了解兴奋剂控制中的问题,本刊特发表以下两篇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二月在卡尔加里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九十三届全会上萨马兰奇强烈呼吁各国运动员、国家体育协会、国际体育组织向使用兴奋剂的恶劣行为宣战。他还曾多次宣布,将在今后的比赛中加强兴奋剂检查,并严厉处罚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这就使国际体育界兴奋剂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更加突出,斗争更加尖锐.为使我国体育界进一步了解兴奋剂控制中的问题,本刊特发表以下两篇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同化类固醇     
近几年来,国内已有多篇文章介绍了滥用兴奋剂和抵制兴奋剂的情况;1990年,我国的兴奋剂检测中心又正式投入使用;这说明体育运动中滥用兴奋剂的问题在我国已受到重视。我们认为,让运动员和教练员客观地了解兴奋剂,消除一些人对兴奋剂的迷信,使他们认识到滥用兴奋剂可能造成的危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英国ELF·N·Spon公司1988年出版的《Drugs in Sport》,比较详细和通俗地介绍了与运动有关的各类药物。我们将该书中的合成类固醇部分编译成文,介绍给国内体育界。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运用经济理论来分析和揭示竞技体育中的兴奋剂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反兴奋剂的制度设计,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1.兴奋剂的成本-收益分析(1)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成本-收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收益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估算,其收益主要为取得比赛胜利而获得的奖励和因此获得广告机会、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其他等。然而,衡量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成本却是比较困难的。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隐性成本则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其不服用兴奋剂时可能取得的成绩及由此而带来的收益;二是被检测出服用兴奋剂而遭到的处罚及因此而遭受的以后正常收…  相似文献   

14.
一、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限制兴奋剂的活动继一九八四年之后,在大型国际比赛中暴露出的兴奋剂事件,仍然屡有发生,一些国家的年青运动员及其幕后人员,之所以要不择手段滥用兴奋剂,为的是一举成名,好名利双收。教练们当然也希望运动员飞黄腾达,一些无系统医药知识的人,滥用兴奋剂,造成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危害。它们的政府虽一再说服教育,指出其危害性,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贺刚 《中华武术》2005,(7):54-54
滥用兴奋剂已经和运动员资格舞弊、球迷球场骚乱并称为困扰世界体坛的三大难题。在人们的印象中,兴奋剂这个弥漫在体育场上空的幽灵,往往与体坛丑闻、黑幕联系在一起。然而,下面的一些事实却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兴奋剂这朵体育界的“罪恶之花”现在已悄悄蔓延到了纯洁的学校体育之中。日前山东省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测试期间,有记者调查发现,竟然有不法分子在考场周围兜售兴奋剂,包括有“苯丙酸诺龙”,而且购买者还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6.
反兴奋剂需要综合治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兴奋剂是困扰当代体有的严重问题之一。尽管从0年代起,国际体坛就已滥用药物成风,但在很长1个时期内,我国运动员并不知兴奋剂为何物。80年代,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增多,兴奋剂开始叩响我国的大门,使国人开始意识到了反兴奋剂问题的重要性。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使用兴奋剂既对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又违反体育道德,破坏了现代体育“公平竞争”的准则,彻底背离了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体育的异化。使用兴奋剂首先是一种欺骗行为,其实质是伦理道德问题。由于国际社会和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反对并禁…  相似文献   

17.
在第2.3条兴奋剂违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上,通过结合国际体育仲裁院多年来的相关案例与《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第2.3条三个版本的释义分析发现,过失可以成为“拒绝样本采集”行为的主观构成要件,所以若是因过失造成“拒绝样本采集”,可以适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10.5条,即基于非重大过失或疏忽而减轻处罚。而在第2.3条兴奋剂违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上,除第2.3条明确规定的要件外,检查行为的合法性也是构成2.3条违规的客观构成要件,但是只有重大违法检查行为才可以抗辩,轻微违法行为不构成运动员合理的抗辩理由。在分析2.3条违规构成及当事人主观过错时还应注意区分分析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和反向错误问题,这都应在案件中予以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代体育向商业化、名利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运动员在金钱、名利的诱惑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滥用兴奋剂,成为现代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通过分析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根本原因,发现运动员对兴奋剂危害性的认识和教育不足,针对这种现象,对兴奋剂的危害性进行分类描述,提出了加强兴奋剂危害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旨在为中国和世界体坛反兴奋剂提供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话题。世界反兴奋剂组织为了保障运动员等反兴奋剂活动参与者的个人信息权制定了《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国际标准》。该标准从信息主体权利赋予,反兴奋剂组织义务承担两个方面对反兴奋剂活动中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对该规则的考察是运动员等信息主体在反兴奋剂活动中维护其个人信息权利的基础,也是保障反兴奋剂组织涉个人信息工作合规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该标准仍存在运动员个人信息处理过度、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欠缺、个人信息权利行使困难和信息处理者责任后果缺失的问题,相关规定有向反兴奋剂组织过度倾斜之嫌。应当对该标准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以期实现运动员与反兴奋剂组织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20.
黄世席 《体育学刊》2011,18(6):22-26
随着兴奋剂制造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尿检和血检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检测出某些新型的兴奋剂,因此国际体育界开始采用运动员生物护照技术,根据运动员生物生理指标的变化确定是否服用兴奋剂。该标准已经得到了若干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家的认可,也得到了国际体育仲裁院的承认。我国未来的兴奋剂检测可以考虑采用该标准,但要首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充分保障运动员享有的隐私权、公正裁判权和公平听审权等基本权益的同时,也要对拒绝接受抽样或者错过抽样的运动员给予与兴奋剂阳性结果同等的处罚。尤其是对进行兴奋剂检测或者疑似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在裁决处理过程中要尊重其享有的基本法律权益,这是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人权法的要求,而不需要借助具体的法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