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锅庄健身操对藏区中年女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藏区女性科学的健身锻炼提供理论指导,为全民健身推广提供实践基础。研究方法:选取30名(45~59岁)常年藏区居住的中年女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12周,每周3次,每次60分钟的运动干预,对照组不采取运动干预,检测实验前后心血管相关指标。结果:12周运动干预后,心血管功能明显改善,与实验前相比,锅庄健身操组和锅庄舞组在HR、SV、HOV、FEK、V、BV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后锅庄健身操和锅庄舞组在HR、CO、HOV都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发现运动后锅庄健身操组在CO、HOV、FEK、V显著优于锅庄舞组,P<0.05。结论:锅庄健身操是一种有效改善藏区中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2.
藏族锅庄舞体育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对西宁市广场锅庄舞多年的参与、访谈、观察,简要介绍了藏民族锅庄舞的起源、特点、分类和发展现状,认为它不仅具有生产与劳动、教育与传承、健身与娱乐等文化特征,而且具有科学锻炼、健身健心、娱乐、旅游开发和群众性、竞技性价值.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运动和体育旅游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藏族锅庄舞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调研等方法对我国的藏族锅庄舞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体育舞蹈,体现体育功能同时兼有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做好锅庄舞的普及,使锅庄舞成为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内容,并能够进入学校体育,把握好锅庄舞发展过程中的民族体育认同感、继承与创新、传播方式与手段和人才师资培养等制约因素,将会使民族体育文化历史中最悠久、最能体现藏族体育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锅庄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青海藏区农牧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由于受多种制约因素影响,青海藏区农牧民体育健身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大力发展藏区经济,加强对<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建设好农牧民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合理应用民族宗教文化,整理、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大力发展藏区学校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5.
青海藏区全民健身的发展对丰富农牧民体育文化生活、增强农牧民体质、促进乡风文明、构建和谐藏区、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法对青海藏区农牧民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影响青海藏区农牧民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制约因素,并就如何促进藏区农牧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领导责任制、示范点、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赛事等推行模式,得出了把锅庄作为四川藏区农牧民健身主体项目的对策,旨在快速有效推行锅庄作为藏区健身的主要方式,促进藏区全民健身工程快速开展,缩小区域全民健身均衡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7.
锅庄舞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引入学校体育课程进行开发,相比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课程有较为明显的优势:(1)锅庄舞的动作特点和形成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的优势;(2)从她的传统社会功能分析可作为民间知识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同时,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分析其优势的存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锅庄舞,为其在学校体育中的进一步开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初论湖湘传统健身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湖南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湖湘特色的健身思想和体育文化活动。在 饮食起居中,在民俗民风中,在名胜古迹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传统健身文化的底蕴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湖湘传统的 健身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湖湘人民传统文化心态中追求健身长寿、天人合一、身心愉悦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9.
《西藏体育》2009,(3):3-3
8月8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全国“全民健身日”,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西藏大学新校区体育场人头攒动,掌声阵阵。西藏各族各界万余代表在西藏大学新校区参加了万人健步走,大众健身操、民族健身操、锅庄舞展示等活动以庆祝首个“全民健身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宣布西藏“全民健身日”活动开始,并现身万人健步走行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四川甘孜藏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体育协会组织在甘孜藏区社会和谐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民族地区现时体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我国民族地区民间体育协会的发展,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加强,很多健身项目如健身操、瑜珈、跆拳道成为了热门的健身方式,但具有传统文化精髓的太极拳影响范围却日益缩小,其价值的开发及文化品牌的推广远远不够.通过文献研究,阐述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社会价值、产业价值及太极拳文化品牌的树立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太极拳价值所在,推广太极拳,树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旨在为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习练者特征与习练情况两方面分析了温州市健身气功的习练现状,得出影响健身者习练健身气功的因素,就加快健身气功在温州市的推广与普及提出了相应措施,为温州市健身气功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取访谈法等对丽江市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大安村藏族村民在祭祀仪式中的"锅庄舞"和周边纳西族祭祀仪式中的"打跳"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丽江地区纳西族和藏族的祭祀仪式有着明显的文化涵化现象,处于"文化孤岛"中的藏族村民也在刻意的表明自己的民族身份,其中标示着民族身份的符号就是祭祀仪式中的"藏族锅庄舞"和"纳西打跳"。  相似文献   

14.
锅庄舞作为原生态舞蹈具有很强的锻炼价值和开发价值,将锅庄舞引进校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锅庄舞的简介、起源、特征和可行性分析来研究天祝藏族自治县锅庄舞蹈走进校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甘肃藏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抢救与传承策略进行研究.调查认为甘肃藏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抢救与传承策略是要树立新理念,从多功能化入手开发藏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拓宽经费来源,优化组织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抢救与传承甘肃藏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纷繁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为世界人民所仰慕.气功养生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强身健体之瑰宝.当下,健身气功是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从中华民族悠久的五千年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产物,它是气功的一种,是传统气功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项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体育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文章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研究健身气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顺应传统文化保护的潮流对健身气功推广进行研究,意在探究新时代健身气功推广的价值和路径,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研究认为,健身气功推广的价值在于促进传统文化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进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广的路径包括政策协助、培养专业人才、发展受众人群、扩大宣传范围、开拓海外市场等。  相似文献   

18.
藏族锅庄舞的文化底蕴及其价值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高原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域,使藏族传承着本民族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体育传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牧区调查、亲身体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藏族民族传统体育锅庄舞的文化底蕴及其价值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增进人们对锅庄舞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对振兴民族经济,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地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民健身日"的确立是适应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要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以往的全民健身活动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南京小拉健身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咨询法、逻辑分析法等,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南京小拉舞的产生、发展和未来.南京小拉舞是南京人民自己创编的中国健身交谊舞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蕴涵着南京本土文化特征,在南京全民健身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已被世界体育舞蹈协会正式列入竞技比赛项目.并对南京小拉舞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