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生教材建设的三层次模式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提出硕士研究生教材建设的三层次模式,并以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专业为例介绍了宁波大学的具体实践。同时,针对数学类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抽象代数”,提出了教材建设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某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分析了工科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数学基础;其次对研究生数学教育目的的看法和数学教育的需求以及目前数学课程教育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4届文科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就文科研究生选修数学课的动机、其本身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的需求等要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文科研究生的数学教学进行思考,进而提出为文科研究生开设数学课程的对策建议与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韩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14-215
针对目前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力学基础和数学基础都较薄弱的现状,提出了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力学基础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以面向土木工程实际应用为最终培养目标,强化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理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1980年以来,我的教学工作主要是给研究生讲授数学。先后为80级研究生讲《高等代数》,为81~83级研究生讲《数值分析》;84年开始开设新课《泛函分析基础》(拟改名为《近代分析数学概要》)。选修这门课的有各年级博士生和硕士生,共有一千多人次听了这些课。我认为,通过数学教学,提高研究生的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作者培养研究生试验设计能力的实践和体会.介绍了综合运用开设讲授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应用数学——试验设计与分析”.培养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引导研究生结合毕业论文工作或课题方向进行试验设计与分析.支持研究生参加全国高校数学建模竞赛等等主要途径和方法,有效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试验设计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从学员思想基础的奠定、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学习高科技知识平台的建立以及学员终生学习的基础,多角度分析了数学基础课教学对综合性军队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对构建具有综合性军队院校特色的工程、军事和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数学课程体系,及其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和传统行业面临产业升级,这对地方高校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引领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为例,就高水平地方理工类院校如何强化数学理论与工程背景相结合,进一步夯实研究生数学基础,助力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研究生公共数学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础数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培养工科研究生各方面的科学能力。本文主要从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跃武教授,1965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荻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基础数学函数论专业逼近论方向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考取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函数论专业逼近论方向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通识数学课程、基础数学课程、方法工具类数学类课程和提高类数学课程四大板块构成的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体系,总结了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数学建模课程的特点以及数学建模教育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石油主干专业工科研究生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明在研究生培养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和研究生阶段开展数学建模教育与数学实验的必要性。多年的实践表明,工科研究生数学建模教育提高了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对他们科研实力的提高有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封面人物     
牛献礼,1972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河南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助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研究生数学建模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研究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建设方案,探讨了学科交叉、课程教学改革和数学建模培训对提高研究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动态系统”课程是我校应用数学系硕士研究生“系统理论及共应用”方向的一门入门课,它的基础是“微分拓扑”,近代的发展则是“动态系统的整体分析”。它把古典的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发展为流形到切丛的向量场映射,是一门有理论深度和应用广度的课程,是反映近代应用科学的新理论基础,适合于理工科大学应用数学系及有关理、工科研究生选读。选修该课程的,除了应用数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外,还有工程力学系和电工及计算机系的研究生和进修教师。他们的数学基础较好,爱好数学的抽象方法,懂得数学高度抽象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也试图  相似文献   

16.
管理类研究生基础数学教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相对于文科的经济管理专业和一般工科专业 ,工科院校中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比较特殊 ,其基础数学课程究竟应该怎样设置 ,很值得探讨。而研究生层次的基础数学课程建设的成熟性、规范性与本科层次相比就显得更加薄弱 ,更值得探讨。事实上 ,到目前为止 ,在我国许多工科院校 (包括重点院校 ) ,管理专业研究生数学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运筹学”、“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等技术科学类学科 ,根本没有开设专门针对研究生的基础数学的课程。这不仅造成本科原为管理专业的学生重复学习 ,使…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的数学课程是理工科专业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研究生已经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本科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学习的需要。本文结合研究式教学和研究生学习的特点,探讨研究式教学方法在研究生《模糊数学》课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建国教授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4):F0002-F0002
王建国,男,1965年8月出生,山东沂水人。1982年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1986年考取山东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系专业研究生,师从郭大钧先生从事非线性泛函分析方向的学习与研究,1989年取得硕士学位并分配到山东省教育学院数理系工作,2003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基础数学教研室主任,现任数理系主任主持工作。1996年考取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陈贵云,男,1963年出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重庆市数学学会理事长。 1983年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87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四川大学基础数学专业  相似文献   

20.
由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入学资格考试相对灵活,学生年龄差异明显偏大,导致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给数学学位课的教学带来极大困难。为了保障基本的培养要求,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最终使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具备完善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正确选择合理的数学手段应用到自身实际的工作与科研当中,从而明显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