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培养模式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三个阶段。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革、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特定研究生培养机制中提炼出来的成熟运行范式,它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研究生教育资源整合的独特化,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成熟而有效的途径,也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必要监控的重要依据.国外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变发展,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寻找一种可能:英国修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研究生教育向来以尊重历史传统,导师关注学生的学术成长、注重质量甚于数量享誉全球.而英国修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学制短、综合性强、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主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教育制度.探析此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以了解英国硕士研究生的一个鲜明特色,寻找到高等教育的一种解释与可能,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多样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进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德国学徒式、美国专业式培养模式的影响。美国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最发达、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是我们借鉴、学习的主要对象。今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趋势是:建立以专业式为主的多样化培养模式;以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为标准招录研究生;学位层次和培养方式应该多样化;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培养质量;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强化导师作用,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何杰  朱琦 《江苏高教》2003,(3):81-84
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中 ,德国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美国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构成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体。本文对三种模式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师生关系以及管理四个方面 ,进行了内在联系和差异的比较研究 ,论析了现阶段研究生教育中所出现的多样化、弹性化以及多种模式的融合与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国际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市场开放态势下市场竞争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实力竞争以及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必然结果。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的实践来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正趋于多样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可以改变研究生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可以缓解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而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慎提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教育模式科学与否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劣,影响着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章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角度通过简要介绍研究生教育模式——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吸收多国经验形成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历程,并结合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得出我们新形势下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培养研究生基地、院企联合育人、开放性创新实验室、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等不能称之为模式创新,而是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继承与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50万,培养规模仅低于美国。然而,我国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发展与培养质量的提升并没有完全成正比。提高我国高校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教学式四种国外先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人手,通过分析这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在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基础上,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切入,提出提高我国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具体措施:政府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导;高校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体;社会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协作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给我国及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都带来了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协作式培养模式的产生背景和具体内容,并指出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概念、模型及体系化的思想并概述了其特征。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及体系化是适应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要,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纵深重构,能更有力地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地质工作的加强,社会对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类型上均明显增加。从地质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领域分析,认为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来培养人才以满足我国地质行业市场需求。通过分析单一教育模式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问题,指出地质类研究生教育模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模式的转变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硕博连读、企业培养和工程硕士是今后我国专业式主体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12.
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成为共识,那么,我国现行的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否合理,是否真正达到了对不同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为此,笔者对目前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了抽样调查,希冀通过调查分析为改革与完善两类不同逻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董婷 《文教资料》2006,(30):16-17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亦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和保证,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文试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定依据和培养过程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韩国研究生教育在二战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发展迅速。通过分析韩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文化与社会背景,探讨其培养模式。结合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韩国为启迪,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适当增加私立及民办研究生教育的参与度;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提升导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其研究成果,对于借鉴韩国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教学经验,摸索适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的多模式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多种需求出发 ,谈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多模式趋向 ,包括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招考方式的多样化、培养类型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培养经费和学位论文形式的多样化等。作者还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离不开对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研究生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多样化,管理严格,质量有保障。面对研究生教育的新趋势,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亟待改革。加拿大的研究生教育在招生、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及管理等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鸿 《江苏高教》2002,(6):116-118
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它是培养目标多样化,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及研究生培养模式自身完善的结果。多维质量观、不同类型的大学、多层学位类型是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重要条件。就我国目前的现实而言,在由“单一”向“多样”变革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固守多样化将有损于质量提高”的认识误区,“重蹈单一化”的操作误区和“追求大而全”的发展误区。  相似文献   

18.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是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文章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重新审视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的在于建构我国高校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生中培养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在研究生中培养拔尖人才,应遵循精英教育、因材施教、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多样化、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理念.培养研究生拔尖人才可采取创新研究生教学模式、引领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探索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营造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借鉴和学习,探讨今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趋势,即建立以专业式为主的多样化培养模式,以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为标准招录研究生,引进竞争机制,强化导师作用,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