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直以来,笔者崇尚“语文课堂是灵魂陶冶的艺术境地”这样的教学理念。因为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只有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一、师生互动,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一方面可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使学生在与教师对话中学习、领悟和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让学生拥有和体验着做人的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对话的愿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体…  相似文献   

3.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教师要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让学生能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经历温馨的心灵旅行,让他们在诗意盎然的课堂里享受学习的美丽与精彩。《月光曲》一文正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的文章,它文美、曲美、情美。课文的重点与精华是第九自然段,这是《月光曲》的内容。本课时直奔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月光曲》如诗如画的意境。走近盲姑娘,了解盲姑娘,感受盲姑娘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4.
绿色语文课堂的核心理念在于"绿色",即充满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愉悦和享受拔节成长的自豪感。这样的课堂是生态的课堂,强调学生自主管理,实施宽容性评价,让师生彼此自由地交流对话,一起沐浴在高尚的精神境界里和高雅的情感氛围中。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就一堂语文课来说,应该是美感与诗意的交流场所。不管教育怎么“教”,课程改革怎么“改”,语文课堂都应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构建诗一般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溢着生命的律动。是每位语文教师走进新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则从课堂上“诗境”的创设,“诗语”的运用,诗意的对话等方面出发,阐述让语文课堂涌动诗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编     
创造诗意的课堂储广林(江苏江都):诗意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新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诗意的课堂,强调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课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诗意的课堂,就是把教师对新课程和教材、对学生的理解、感悟及人生的经历,把学生的需要与意愿,把沟通的时间、地点、方式……都浑然天成地集合在一起,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诗意的课堂,就是让孩子走进诗意的天空,在师生间营造一种和谐、平等、激情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7.
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充满浓郁的诗意。语文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诗意情境,在对话中收获诗意感悟,在想象中创造诗意生活,在想象中创造诗意生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意盎然,勃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活,让我对语文的爱日益深厚。我深深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气质。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感动,体验生命成长快乐的乐园呢?多年前,在上海华东师大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对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颇感兴趣,之后我有心拜读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和经典课堂实  相似文献   

9.
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诗意语文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滋润其心灵,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是依据语文文本的诗意创造的境界,它丰富多彩,各具风姿,韵味独特,各擅其妙。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还要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文字向心灵拓展,让生命与诗意结伴同行。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学校在语文教育中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这种充满诗意的生命化教育,让生命在语文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0.
课堂,对每一位教师而言再熟悉不过,但说起课堂的本质是什么?众说纷纭。事实上,课堂是师生对话与交流的主要舞台,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不可重复的体验,课堂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价值取向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中。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让课堂洋溢着幸福,是我校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生命和美的生存。但我们的科学课堂却很少有人关心这种诗意的享受,每当下课铃声响起,迈出教室时有多少老师会想:在这节课中,学生享受到科学学习的快乐了吗?要想让学生享受科学、享受科学探究,教师必须热爱科学,把教学当成一种生命的享受。科学教学就应是师生共同追求人的真实,追求自由精神,享受生命快乐的过程。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理想境地。追寻真实:科学探究的奠基之石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教者、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富有诗意、水乳交融的生命活动,对话、开放、活力、民主、成长、创造、激情、个性、多元,  相似文献   

13.
人类智慧传播的方式自从进入课堂传授以来.课堂就成了人类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就成了人们思想传承、智慧对话、情感交流、思维激活和精神孕育与成长的一方神奇的土地和一条涌动向前的河流。课堂的存在,课堂的演变,课堂的发展,课堂的创新,无不倾注着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课堂的组织.课堂的调控.课堂的变量,课堂的评价,又无不牵动着每一位教师关注的目光。怎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我的理解是。洋溢着诗意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就是理想的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04年9月10日,是一个平凡的日子。2004年9月10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庆祝教师节20周年纪念日的那个下午,我亲眼目睹了非常感人的课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精心打磨的两节课———不,我欣赏到的不仅是两节课,而是他用心灵与智慧写就的诗章。未成曲调先有情:一首先声夺人的诗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学生个体和群体、教师个体和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都是充满活力的。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诗…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过程是倾注着个人感受和体验的生命活动过程,作为表现“成年人与儿童在审美领域的生命交流”的儿童文学,将会给学生带来更为深沉而强劲的生命启迪。因此儿童文学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体验童心,引领他们在诗意的精神家园里与儿童本真的生命一起漫步对话,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一头连着课程,一头连着生命;课堂是教师生命的舞台,一头连着文本,一头连着孩子。教师心中的理想课堂是诗意的、情智的、文化的、简约的……我们都在为课堂的理想与完美不懈探索着。几年来,在追寻理想课堂的道路上,我们以“学程导航”为理念匡正教师的教学行为,以传统平台的建设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金小树 《考试周刊》2009,(15):42-43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营造诗境,启迪学生对课文进行生命体验,真正把语文融入自己的生活,在对话中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诗意语文、魅力课堂成为学生的"诗意栖居地"。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诗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语文学科是一个诗意的世界。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复杂的,细腻而婉转,复杂而易变。回归生命,是我们对语文学科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语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作家,而应为了每个学生的生活,为了他的幸福。使他能了解别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完美表达的语言形式,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期望展现出来。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过程。追求人文诗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人文诗意中享受对话,获得个体精神的丰富,获得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二、探寻:人文诗意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积累,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的主要栖息地,就应该是这样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芬芳,洋溢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所谓对话是指教学共同体的每一成员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尽情展现教学过程魅力的一种手段,一种理念。通过对话,教师实现了对学生真正有效的引导;通过对话,师生的心灵距离拉近了;通过对话,学生的个性有了彰显的平台……于是平等、互动、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对话成为了我们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对话中,课堂成了创造的平台、共享的舞台、师生在对话中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同体验课堂美好的情感交往,共同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