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章辉先生从苏联哲学教科书出发,认为马克思的实践观仅仅是一种历史论和认识论的范畴,从而得出实践论与存在论不能和谐统一的观点,最终认为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后实践论美学。而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来看,实践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它是与人的存在紧密相关的,因而实践论与存在论是相互统一的。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由于将存在形而上学化,存在成为了没有根基的虚幻的乌托邦,因而不能作为美学重建的根基,必须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来改造其存在论,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对传统实践美学的发展和超越,它是以实践论来改造存在论,而不是相反,因而不是后实践美学。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价值是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确立前提基础。马克思通过对唯心主义本体论意义以及对旧唯物主义本体论意义的改造确立了物质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的理论意义在于规范人、实践和社会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重大思想成果就是对劳动的存在论的重新阐明。这一阐明不仅消解了传统哲学对劳动的抽象思辨的理解。而且也堵塞了对人的本质作人类学或知性科学的理解,同时也本质重要地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全部问题域。深刻领会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成果,不仅有助于厘清马克思哲学革命发生之进路.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下社会之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这一被资本和形而上学原则主导的社会,社会生活遭受到来自科技和管理的双重规制,人的感觉被严重异化。作为当代哲学的同时代人,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并通过在存在论意义上对于"感觉"概念的阐述,指出了激活和恢复人的感性存在,进而达至人的感性的全面解放的道路。然而,这一道路在由来已久的,对于马克思"感觉"概念近代知识论式的解读中变得晦暗不明。因此,从"感性活动"与身体"感觉"的关系还原马克思"感觉"概念的存在论基础成为本文力图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种种误解实质上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即都可本质地归之于对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基础的误读,这种误读就是把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还原、归并入近代理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中去了。因此,还马克思共产主义以本真的科学性,就只能在马克思哲学全新的本体论境域, 即其存在论境域中展开。  相似文献   

6.
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是内在于现代人本主义和文化哲学的重要理论形态。在哲学研究气质上,舍勒哲学人类学超越了乐观与悲观的两极对立。蕴涵着深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特征;在人的研究的思路上,开创了对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观照的新视野、存在论研究的新领域并确立了新的哲学研究范式——人类学范式;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克服了传统哲学对于人的片面理解,以科学与形而上学相结合的方法论超越了传统哲学方法论的片面性,并对整个现代西方哲学进程产生了总体影响;同时也为所有关于人的科学奠定了基础。而舍勒哲学人类学的局限则体现在缺乏前后一致的方法论和缺乏实践维度的观照。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而如何在存在论的视域中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人与自然是本文所论述的内容。《手稿》中,马克思是在存在论基础上发动和展开哲学革命的,从而从根本上终结了全部理性形而上学。"感性活动"原则构成马克思哲学存在论革命的枢轴,这是一个关于人和自然界的现实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感性活动原则在存在论基础上扭转了知识论路向,开启了哲学的新的存在论境域——生存论路向。马克思正是在新的存在论境域中论证和阐释人与自然的,从而瓦解了知识论路向上被形而上学化了的人和自然的本质,使得人与自然的原初关联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8.
"自我"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连续性。马克思的思想转向看上去取消了"自我"概念,但并未取消"自我"问题。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所继承的近代"自我"的扬弃,揭示了人的实践和社会存在本质,使得"自我"概念从认识论范畴转为存在论范畴,实现了对近代"自我"观念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意识论到实践论的"自我";从个体本位的"自我"到社会存在中的"自我";从天国到人间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马克思开启了以生存论路向为基础的新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对现实的个人的分析,现实的个人是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其本质是生产,其交往形成了人的社会性,现实的个人的两个方面的同一性是感性意识,现实的个人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同时分析了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关于存在论起点的基本一致的,并尝试找出二者对人的生存领悟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大倡议。马克思在类哲学批判中构建起社会存在论,指出社会存在的现实形态是生产方式,即人在生产属人的自然界的同时也在建构社会关系。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社会存在论意蕴在于:它以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共同体的自我生产为核心要义,以历史之谜的解答为价值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在契合,共同致力于推动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概念得益于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思想的启发。但是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的界定及其论述与马克思对交往问题的论述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如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概念为我们进一步阐释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给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再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论断,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个人社会本质异化状态的概括,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体系异化性质之批判,并不是从人与万物相区别、从个人与个人相区别的维度规定人的本质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即“三阶段说”。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形成了“四阶段说”,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了全面研究,创造性地研究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手段和形式。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系统论,即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发展过程论,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动态过程。历史主体论,即人是全部历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担当者,社会通过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存在和发展。社会自然统一论,即人类社会的历史和自然界的历史是统一的,人类史和自然史彼此相互制约。世界一体论,即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过程.历史愈将成为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辩证法的新贡献,必须从他批判地改造 黑格尔惟心辩证法入手得到理解。但是,决不能简单地认为马克思的工作,仅仅在于把黑格尔绝对精神之象化和扬弃对象化的活动,转换成自然界、物质自在的运动,而在于他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活动,转换成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生产、劳动),这种活动构成自然之向人生成或自然之“人化”的基础。在马克思的辩证法中,辩证运动的主体既不是“绝对精神”,也不是同人无关的自然,而是向人生成的自然或通过自身感性活动由自然出生的人。只有这样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才能真正找到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结合点,才能真正超出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实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经历着不断发展的演进过程。最初,马克思恩格斯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此提出“二形态”说,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后来,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三形态”说,使社会形态划分理论逐渐成为科学。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五形态”说,但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包含有“五形态”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经历着不断发展的演进过程。最初,马克思恩格斯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此提出“二形态”说,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后来,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三形态”说,使社会形态划分理论逐渐成为科学。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五形态”说,但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包含有“五形态”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支撑整个马克思哲学的坚实理论基础。《巴黎手稿》作为“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孕育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丰富的理论生长点和“有机土壤”。由此,在历史视阈中分析和考察实践概念的生成,揭示科学实践观的萌芽,同时指出它所带有的思辨性质和人本主义烙印,对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价值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存在价值是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的;马克思的实践观揭示了人的存在价值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和哲学在马克思那里是一块不可分割的整钢,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始终是一个双向建构的同一过程,他在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同时也实现了伟大的哲学革命。马克思“经济”和“哲学”视野是融合的,这是由人的二重性存在的不可分割决定的,“经济”和“哲学”与人的二重属性是紧密相连的。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可见,经济学本身就和哲学的超验性相互交织,是属于同一过程的双向建构,而哲学又同人的存在的社会性、超验性相对应。因此,马克思双重视野的前提是人的二重存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