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面对“实践美学终结论”的冲击,朱立元主张从实践存在论出发建构美学理论,初步形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思想。“实践存在论美学”从实践的概念入手,认为实践原本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来理解的人生实践,应从存在论角度理解和阐释实践。由此,实践美学应以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作为哲学基础,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
实践存在论美学就是在吸收借鉴海德格尔存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创新解读,认为实践与存在揭示着人在世存在的本体论含义,从而将美学视域由认识论美学的主客二分和现成论转移向存在论和本体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出是正当的、必要的,但其理论体系中仍存在不完善、待发展的地方。哲学诠释学是建立于海德格尔存在本体论基础上的、又不同于其存在论的、着重探讨此在如何通达存在的哲学,其于实践存在论美学具有一定的借鉴可能性,并在审美发生的说明、历史性与生成过程的解释、应用品格的补充三个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既是实践的也是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实践论与马克思存在论的结合,建立实践存在论美学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是物质实在性与精神实践性的统一,而又以精神实践性为其本质特征.艺术和审美就是一种精神实践.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就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的传统出发,而不是从主义出发或从本本出发.  相似文献   

4.
一种思想往往有其基础上的哲学"存在论承诺",否则就会陷入飘忽的"无根"境地,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也不例外。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通过对西方"传统存在论"的根本性革命而获得其存在论根基的。"传统存在论"是以抽象性、实体性为基本特征,与之相对,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则是实践论的、生存论的。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与其社会理想具有内在的耦合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起点的一致性,历史过程的一致性,理论建构的一致性以及践行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是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一场美学讨论。通过回顾这场论争的经过及对争论焦点问题如存在论概念、马克思存在论思想、实践范畴等的探讨,比较双方在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可以看出这场争论的最大的理论意义是使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在中国当代美学中出场了。  相似文献   

6.
形而上学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统治地位,20世纪以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下纷繁复杂的“后学”思潮中,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不仅打破了二元关系中对象化的认知方式,而且从它存在的根基上对其进行了颠覆,这种理论思维对重新审视美学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现代转型,实践美学积极融合存在论,用新思维看待审美现象;生命美学、现象学美学、超越美学和存在论美学等“后实践美学”直接从存在、现象、生命本身出发,力图超越认识论,在本体论上走向以存在为根本的美学。不过,离开了主客两分的叙述方式,用新思维来建构庞大的美学体系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种种误解实质上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即都可本质地归之于对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基础的误读,这种误读就是把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还原、归并入近代理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中去了。因此,还马克思共产主义以本真的科学性,就只能在马克思哲学全新的本体论境域, 即其存在论境域中展开。  相似文献   

8.
实践具有本体性的意义,把握世界本体不能无视实践,但实践不是世界的本体,世界的本体是包括实践这种特殊运动在内的统一的物质世界。实践本体论的论证是实践和本体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循环,其基本逻辑是: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本体,所以本体就是实践。它在自我规定的概念中把自在的自然排除在其本体论哲学之外,却不能将它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排除出去。说实践本体论是由马克思创立的,不符合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际。实践存在论把实践等同于人的存在,它把实践夸大,把实践概念泛化,取消了物质实践和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把物质实践消融在意识活动之中,同不了解、不知道实践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是两极相通的。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是唯实践主义,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实践唯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实践论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但对于实践论是属于"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还是属于马克思哲学即实践唯物主义,历来还存在争议.文章试从毛泽东实践论中对实践的阐述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特点,以及实践本体论的荒谬三个方面来论述实践论的实践唯物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0.
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实践存在论美学已不同于实践美学主流派的观点 从章辉的一系列批判实践美学的文章来看,他所指责的实践美学,主要针对的是李泽厚70年代术到80年代中后期,运用马克思实践论的观点所构建起来的美学理论。这一实践美学思想以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为基础,发挥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自然的人化”的观点。李泽厚把实践作为他的哲学和美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培养面向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是我院的人才类型定位。本文具体介绍了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设置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提高工程实训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对实习动员的各个内容做了一一的剖析,明白了在实习动员时应该讲什么,从而为做好工程实训的实习动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能力是一种智力潜能,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产物;实践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素质的重要组成,代表工程技术人员的核心价值,也是现代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文章通过论述实践能力的内涵、组成及重要意义,结合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阐明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实践"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形成的理论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开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使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予以正式确立,两者的实践观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衡量高师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探索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实习的目标、内容、实施形式、管理及考核评估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质量。目前,我国的教育实习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英国是世界上教师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探讨和分析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对我国教育实习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课程是指导学校教育活动的行动指南和方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实践品格内在地蕴涵于课程之中,课程的灵魂和根本点在于实践。传统的课程强调知识的复制,缺乏个体的实践建构,强调一般性、普遍性,忽视多元性、特殊性,课程的实践品格被遮蔽。本次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生活体验,采用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倡导综合实践活动,提倡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课程的实践品格得到了彰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若干典型反倾销案件和相关立法规定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反倾销实践在反倾销调查机关设置、正常价值确定、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比较、同类产品认定、国内产业损害认定、倾销与损害因果关系判定等方面对反倾销立法进行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程在工科院校非机械专业实用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顺应教学改革形势,本文针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金工实习教学工作中在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创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加强实践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软件学院企业实践教学体系,介绍了它的主要内容和管理流程、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