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对话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语言交流活动,它强调消除一切两极对立,彼此“进入”和“融合”,是“我——你”之间的精神相遇。对话是游戏的内在品质,以对话的理论审视教学,教学具有对话的特性,教学是师生忘却自我、彼此融合,意义生成,寻求知识不确定性的游戏性对话活动。  相似文献   

2.
超越、愉悦、角色和生成是表演的内在品质.表演和教学密切相关.教学具有表演性是人发展的内在诉求.具有表演性的教学强调对人生命的关怀和引领,强调教学的愉悦、超越、对话与体验.  相似文献   

3.
传统课堂教学多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本身的精神成长和生命体验。而游戏性教学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获得身心自由全面的发展及生命的愉悦。中小学课堂呼唤游戏性教学,需要依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游戏,营造游戏性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游戏性教学中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4.
游戏性体验是一种沉醉性体验、愉悦性体验、超越性体验和自由性体验。游戏是人的本能需求,游戏性体验能满足教师作为自然人的精神需求,它能使人进行娱乐体验和自由体验。游戏性体验能满足教师作为角色人的精神追求,它能使教师从职业自身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功感,满足了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工作最佳状态体验的需求。教师游戏性体验的产生,需要我们创设好利于教师进行游戏性体验的外部环境,进行游戏场的营造,进行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5.
认识论意义上的游戏教学观,仅仅将游戏作为促进教学的外在手段,忽视了人当下的现实存在,窄化甚至偏离了游戏教学观的本意,而本体论意义上的游戏教学观则强调游戏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游戏的内在品性决定了基于游戏精神的课堂教学的可能与必要。构想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自由精神和规则意识的人的教学目的,民主平等、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强调充分投入与积极体验,教学内容主张师生对话基础上的课程创生。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游戏是人一生的活动,在游戏中,人们体验到自由、愉悦、表演、体验,得到生命的关怀与引领。因此,可以把游戏引入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自我体验与个性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建构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游戏存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幼儿园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忽视了游戏中的幼儿游戏性体验,为了搭建而去游戏,有着“游戏的外壳”没有“游戏的灵魂”。本文从解析影响幼儿游戏性体验的因素入手,并从游戏的自主性、愉悦性、胜任感三方面的体验出发,提出提升幼儿在活动中游戏体验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玩”的文学:幼儿文学的游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对幼儿来说不是一种剩余精力的简单耗费,而是包含了学习、创造和娱乐层面的多重意义。幼儿文学是幼儿体验游戏的一种特殊场所。幼儿文学从内容、语言、体式到内在精神,都体现了一种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性。这种游戏性以语言作为最基本的承载物,其游戏内容主要也是在语言的层面上展开。幼儿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对于童年内在生命精神的理解和尊重等深层内涵,构成了幼儿文学所独特的游戏精神,这既是一种天然的童年游戏趣味,意味着一种充沛的童年生命能量,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游戏,意味着一种严肃的童年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课程,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乃在于人文教学。就形式而言,小学语文教育具有游戏性,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全面的陶治。小学语文教育过程应突出思想引导与自由陶冶的结合,强调学生对课文的自主、多元的理解,加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真诚对话、自自交流,增强教学流程的灵活、开放性。此外,加强小学语文教材建议,增加其艺术性、人文性、时代性,也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往,教师为了让幼儿的表演迅速达到生动表现的水平,往往在幼儿的表演游戏中,采取当场示范或手把手地教等高控制的推动策略。这类推动策略忽略了表演游戏的“游戏性”,忽略幼儿游戏的机会和时间,忽略幼儿游戏的过程,会不由自主地追求“即演即像”的表演结果。教师往往把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强加到幼儿身上,角色的对话、动作、表情以教师的理解和标准为主,表演游戏因此失去了其“游戏性”而成为单纯的“表演”,师幼关系变成了权威指挥者和被动执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的游戏性规定了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尤其是儿童的存在方式。以传承文化、创造文化为己任的教育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应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即具有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展示、创生、对话的精神。具有游戏精神的教育强调确立"游戏人"的教育目标,创造"游戏场"式的教育情景,开展对话和生成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尝试游戏思维在美术教学中的可能性,充分激活游戏过程中的创造性潜能,挖掘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主题性创新价值。针对目前美术课教学中游戏性不足,运用教学案例探索游戏性教学手段,探讨游戏性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寻求教学过程中主体性被充分激活的寓教于乐的美术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游戏教学观论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游戏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活动,它具有自由性、开放性、体验性。就游戏的内在精神而言,教学可以成为游戏。教学作为游戏,它是自成目的的、对话的、生成的、体验的。教学作为游戏,有助于实现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有助于使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走向游戏教学,必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抛弃严格的计划,崇尚教学自由,转变教材观念。  相似文献   

14.
首先,教学过程是一种“游戏”.表明教学活动是一个自由自在、轻松活泼的过程。当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游戏时,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游戏与游戏之间的平等关系.他们共同创造着一种游戏的氛围、承担着游戏过程中各自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完全沉浸于当下的愉悦之境.享受着教学活动之中的自由自在、轻松活泼。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游戏性质和游戏精神的教学是一种有魅力的教学。只有好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具有游戏性质和游戏精神。这种充满游戏性质和游戏精神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游戏精神。诸如平等、自由、民主等。教学过程也成为一种教师和学生积极投入、自由互动、共同游戏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试论现代教学活动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学活动具有建构性、体验性、理解性和游戏性等基本特性。具体而言,现代教学活动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交往对话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过程;是一个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自我之间展开的意义性的理解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充满游戏性质和游戏精神的过程。它对于个体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所涉及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等活动,具有游戏性和愉悦性。将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隐含于人文主题及游戏性活动之中,可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获得自然发展。《音乐教育与教学法》认为:"幼儿音乐教育的趣味性、游戏性最直接地体现在‘音乐游戏’上,无论是侧重于创造和表现的歌舞游戏,还是侧重于情节、角色的表演游戏或侧重于音乐要素方面的反应游戏,都能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的趣味活动中既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促进幼  相似文献   

17.
当代艺术的游戏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但游戏不是儿戏,其实它是对大众文化影响下人们娱乐式生活方式的再现和摹仿,是置身其中的艺术对这种生活现实的反观。因而艺术家们以游戏性的视觉语言,揭示当代社会的游戏性特征,以游戏的仿真性揶揄生活的虚假性。艺术的本质精神是自由的,因而艺术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博览》2019,(3):91-94
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教育,用游戏引导幼儿学习音乐,让幼儿能更好地学习音乐,并在其中获得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性的体验,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可以通过适宜情境的创设、富有游戏性和趣味性材料的投放,使幼儿音乐教育充满情趣和实效,让幼儿在其中获得多元体验,使他们的身心各层次发展需求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9.
杨雁 《亚太教育》2020,(1):126-127
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对小学游戏性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从游戏性教学的理论入手,探究了小学音乐教学与游戏的关联性,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帮助教师调动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供探索与改进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舞蹈游戏化设计和教学也是教师积极探索的一个方向。目前幼儿舞蹈游戏化教学中缺少愉悦精神、创造精神和自由体验精神,使舞蹈游戏化教学浮于表面、没有趣味、形成无效教学。应改进舞蹈游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建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为幼儿舞蹈教学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