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听力训练和测试主要是培养和考察学生对一定情景语境中的语篇连贯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从功能语法的角度,结合大学英语听力材料中的实例,对语篇衔接手段进行分析,将衔接理论应用在大学英语听力的实践教学中,可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了解衔接手段的基本知识及对听力语篇进行分析,使学习者能够在听力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更好地理解上下文的联系,更多地获取语篇中的信息,提高对听力语篇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从而提高听力理解水平,更快地把握语篇脉络,更准确地理解听力语篇所传达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衔接与连贯理论作为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语篇分析的重要实践手段。此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衔接与连贯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语篇进行了实证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努力增加话语双方的共有知识,在听者大脑中构建丰富的听力图式,这样对提高学生听力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衔接与连贯理论作为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语篇分析的重要实践手段。此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衔接与连贯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语篇进行了实证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努力增加话语双方的共有知识,在听者大脑中构建丰富的听力图式,这样对提高学生听力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听力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提高听力能力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新大学英语听力理解试题的特点,认为采用衔接与连贯的方法,可增强语言测试设计者和语言教师的语篇意识,在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解答听力试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环节。要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搞好与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衔接是关键。从中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就如何培养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能力、做好两个阶段的听力教学衔接提出了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Halliday和Hasan对衔接的界定为切入点,考察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及其译文中的隐性显性衔接。研究发现,英汉篇章的衔接手段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及其译文中的隐性显性衔接有所差异:英语注重形合,以显性衔接为主,而汉语注重意合,以隐性衔接为主;显性衔接手段在新年贺词英译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有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衔接手段在新年贺词英译过程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词类、时态、语态、数、冠词上。深刻了解语篇的显性隐性衔接以及处理显性隐性手段在翻译中的转换不仅可以丰富语篇的对比与研究,还可以在翻译过程中更贴切自然地再现原文的逻辑与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现状和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在听力上存在的衔接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衔接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语篇连贯的两个必备因素是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深刻了解语篇的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以及它们的实现机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篇衔接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显性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隐性衔接借助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完成.隐性衔接是语篇衔接的一种表现方式,掌握好隐性衔接能更加有效地把握语篇理解.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界定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的基础上,对《天净沙·秋思》英译中的三种隐性衔接处理方式——显性对隐性、以隐性对隐性以及显性与隐性相结合——进行了译本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三种翻译方式可谓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1.
衔接理论认为衔接是所有类别语篇的共有特征,是描绘和分析语篇的有效途径。训练听话者准确识别语篇中各种显性和隐性衔接手段,有助于其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把重点由词汇、句子结构向语篇转移,关注语篇结构、语篇功能以及语篇与语境的关系,将词汇、句子、段落在语义上联系起来,把握其在语篇中的作用,并根据语境和文化背景推断出语篇的整体意义,把握语篇主旨并获取关键信息,实现对语篇的准确理解。基于衔接理论的听力语篇分析的具体实践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衔接理论有助于听话者更加准确地分析、理解听力语篇,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自Halliday and Hasan提出系统的衔接理论以来,学者们分别从理论本身、理论实用性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完善。尤其是国内一些教师已将其运用于英语写作、阅读、听力的课堂教学中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将其运用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学习的研究尤其是通过科学实验验证教学效果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本文主要通过验证实验假设的方法来证明衔接理论在英语专业阅读学习中应用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为该理论在其他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为基础,运用语音衔接、词汇衔接、结构衔接和逻辑连接等多层次衔接,通过以英语听力语篇为语料进行实例分析,证明了多维衔接在听力理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旨在进一步完善听力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根据韩礼德及其他学者的研究。认为英汉语篇的语音衔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衔接方式。通过例证,将英汉语语音衔接方式分为:同指成份的非重音化、语调衔接、语音修辞衔接等,阐述了汉语中语音衔接的具体方式与英语语音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知识掌握得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英语短文听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语篇衔接和连贯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短文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重复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除此之外汉语还有着丰富的叠词。这与汉语的语音文字特点、思维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而在英语中,语篇衔接手段以替代为主,重复多用于修辞和强调作用。汉语中合理的重复在英译时照搬原文往往容易出现冗余现象。汉语除去显性重复外,还包含着大量的隐性重复,若不充分考虑深层意义,翻译成英语时很容易产生冗余,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在汉英翻译时要注意两种语言重复现象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一定的翻译技巧避免冗余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衔接是创建连贯篇章所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存在显著差异,英语重形合,较多使用外显衔接手段,而汉语重意合,较多使用内容及语义上的隐性衔接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大学英语衔接教学,旨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篇理解和表达能力,更好地避免英语作为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分析中国学生在词汇衔接手段、语法衔接手段等方面所出现的中式英语表达,剖析中西方思维模式及语法特点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要强化英语词汇衔接、语法衔接和语篇衔接的实践训练,以克服汉语思维模式干扰,最大程度地降低中式英语出现的比率。  相似文献   

19.
根据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统计和分析60名学生作文词汇衔接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1)词汇重复和泛指词使用过度;(2)词汇搭配介词误用较多;(3)同义词、反义词和上下义词使用不丰富。建议日常教学中应加强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