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写成的聊斋俚曲反映出的“知”“庄”“章”的读音应分成两类。二等字为一类,音值为 ,三等字为一类,音值为 ,其特点属于“胶东方言型”。现代淄川方言“知”“庄”“章”完全合流,读成了舌尖后音,变成了“非胶东方言型”。这种历史演变是受了济南强势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聊斋俚曲集》是清初山东淄川(今淄博)人蒲松龄所著,书中以当时的鲁中方言根据《聊斋志异》故事及当地风土民情编写了大量唱词。通过分析唱词中的对话部分,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清初鲁中地区的方言中对第二人称的称呼方式大致有五种,即"你"、"称谓词"、"领属敬辞"、"您"以及"恁"。  相似文献   

3.
"翼城莱芜话",是源出山东莱芜而后在晋南地区定居的移民所带来的方言,是山东方言的域外(山东省域以外)分支。通过对翼城方言和山东方言岛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比较考察其异同既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贵州省绥阳县方言进行了考察,主要描写绥阳方言的音系,归纳出绥阳方言19个声母、37个韵母、4个声调及其特点,记录了声韵配合规律.  相似文献   

5.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语言政策 ,也是现代汉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地域辽阔、方言复杂 ,方言的存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了解语言的现状 ,研究语言的变化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各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显得尤其必要。文章通过对徐州这个特定方言地区新老派之间语音构成要素变化的考察 ,探讨该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和特点 ,并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灵寿县位于晋语方言与冀鲁官话的过渡地带,灵寿方言体现出晋语过渡性特征。分音词是晋语最重要、最典型的语言特征之一,文章从调查灵寿方言分音词入手,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方言调查点,考察灵寿方言分音词从晋语到官话过渡区域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不同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通过对各方言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的文化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从方言分区、方言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方言演变的角度,对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8.
史书中所透露出的方言痕迹是非常宝贵的,如果把这些线索整理出来,就能为某一个时期的语音研究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但是史书语料的方言成分往往和共同语交织在一起,其韵语的性质较为复杂,因此如何把方言从共同语中搜寻出来,是我们在研究史书韵语时需要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选取典型作家的作品以及合韵这两种方法来鉴别史书中的方言。  相似文献   

9.
《河西学院学报》2021,(1):102-109
"把"字句作为兰州方言的一种强势语句,在普通话用法基础上扩展出更多功能。将兰州方言"把"字句的结构描写为"把N+B"式,其中各构成成分的语法特征为:"把"字的语法功能泛化;N可以为非典型受事;B包括动词性、名词性和形容词性三种结构,整个句式的语义还表现出非处置性。这既是汉语语法自身的发展,也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典型的个案分析,对方言同素逆序词进行历时考察,归纳出同素逆序词在方言中淘汰保留的13种模式.运用"优选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制约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发展使用的忠实性制约条件和标记性制约条件,从不同候选项对制约条件等级序列的违反程度,比较这些生成的输出形式的合格程度,得出优选项并说明其在方言中的和谐性,对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的发展加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1.
近体诗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声调系统来调平仄的,从普通话声调分析近体诗平仄的关键在于辨认古人声字,这里以古今声调的对应关系为依据,归纳了排除法,声母辨认法,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法等3种方法,使古代诗歌爱好能以他们所熟练掌握的今声调准确分析近体诗的平仄。  相似文献   

12.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一样也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也没有入声。所不同的是普通话是"入派四声",而襄樊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则是"入派一声"。本文主要分析了襄樊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3.
对安江方言的语音特点作了描写。内容包括安江方言的声韵调和声韵调特点。  相似文献   

14.
西昌方言中古庄组字多读[t]组,但有少数字读[ts]组。抽取西昌方言中所有读[ts]组的庄组字共70个,将其声、韵、调与中古《广韵》中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读[ts]组的庄组字基本上是中古生母止流梗三摄开口二、三等和遇摄合口三等平声字,演变在西昌方言中主要读/s/声母开口呼阴平字。联系汉语其他方言知庄章的今读情况,可判定西昌方言读[ts]组的庄组字是历史遗留的结果,而普通话中读[t]组西昌方言读[ts]组的原因则是由语音演变的时间性所致。  相似文献   

15.
通化方言古代清声母入声,现代阴平字存在四个演变层次,可以用“一”“七”“鸭”“黑”,几个字做代表。因为这种演变对通化方言变调模式的顺应程度,它们表现出入声演变进度的参差不齐。另外,通化方言的变调及人声字声调异化根源于OCP制约,及缺失性赋值语言机制;方言中标记性最弱的声调是35阳平调,它也是缺失性赋值音调;古人声作为一个声类,内部有调域、调型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定西方言是中原官话秦陇片的一个地点方言。定西方言的声韵调特点,跟甘肃东部以及关中、宁夏南部差不多,而从其单字调来看,平声不分阴阳,但从连读变调来看却是分阴阳的。内官营方言跟城关镇方言的最大区别在于对普通话翘舌音声母拼合口呼字的读法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主要对丹凤方言的26个声母,37个韵母,4个声调以及同音字进行了总结归纳,同音字先按韵母分部,同韵母的字按声母排列,声韵母相同的字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  相似文献   

18.
对耒阳方言音系作了描写。内容包括耒阳方言的声韵调、耒阳方言的音系特点以及耒阳方言同音字表。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记述了商南城关奤子话的语音系统,包括奤子话的声韵调,并对同音字进行了整理。同音字先按韵母分部,同韵母的字按声母排列,声韵母相同的字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