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段时间,我在参加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幼儿角色游戏观摩活动时,向扮演不同角色的九名幼儿分别提问:“您喜欢干这工作吗?”其中有六名幼儿回答“喜欢”。有两名幼儿说“是老师要我做的”。有一名幼儿不高兴地回答:“我要当医生,是老师让我当炊事员。”在回答为什么喜欢这项工作时,有三名幼儿说不出。扮经理的幼儿回答:“我可以管他们,做得不好的扣奖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常见幼儿盲目地跟随他人、跟随群体回答问题的现象。例如,教师问幼儿“有什么心愿”,一个幼儿回答“想变成一只恐龙”,  相似文献   

3.
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每次提问,甚至在问题还没有提完时,总有几个反应敏捷、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在下面抢着回答,结果影响了大多数幼儿的学习和活动。于是,我尝试用“打电话”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当我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打电话时,小朋友都非常高兴,几个“活  相似文献   

4.
我园是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实践中我们发现,全园有75%的幼儿存在着黄昏焦虑现象,其中小班幼儿占了96%,中、大班幼儿分别占了73%和66%。具体表现为: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当老师问他是否喜欢幼儿园,是否愿意住在幼儿园时。不作答或虽回答但很勉强,为轻度;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有时中止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观察记录的26个集体教学活动中来自教师的1453个提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集体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多限于低水平的认知类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的提问通常不能面向全体幼儿,有20%左右的幼儿从来未被教师提问,教师更倾向对能力较强、性格活泼的幼儿提问;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虽有等候意识,但实际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都十分短暂,通常在1秒左右;幼儿的回答方式以个别作答、集体齐答、自由回答为主,而少有讨论后汇报的方式;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会表层化地追问,而当幼儿回答不正确、不完整或未回答时,教师多采用重述、简单否定、自己代答等方式;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普遍不高,要么不能引导幼儿思维,要么不能抓住关键问题,要么与幼儿经验不符。为改变这种低效或无效的提问现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经验水平、幼儿发展的兴趣与需要精心设计提问,全面考虑问题的类型与难度、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允许幼儿回答的方式以及教师自己的应答方式,使提问真正发挥促进幼儿思维与发展的作用,提高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说“掌声”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某个幼儿有突出的表现或明显的进步时,或者是他能正确地回答出某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及时  相似文献   

7.
一次去幼儿园听一堂大班常识课——认识水稻。当教师提问稻子成熟后稻谷有什么用时,多数幼儿回答可以吃,有个幼儿回答可以做粉蒸肉。教师对后者看了一眼,意思是怪他讲错了。其实,这个幼儿的回答是开动了脑筋的,他当时的思维状态也许比回答“稻谷可以吃”的某些幼儿更活跃些。教师如果抓住时机启发诱导,原可以把全班幼儿的思维活动推向更积极的境地,较好地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指导幼儿观察与思考的重要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恰当地运用提问,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老师不会提问,导致幼儿操作失控,毫无目的;乱作一团,回答问题时不着边际;有的老  相似文献   

9.
我发现班上幼儿在常规、习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打闹、告状现象比较多;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大声说话,影响别人游戏;教学活动中不举手发言,不等别人说完就抢着回答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现象描述:教师问:“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答:“苹果是又大又圆红红的……”教师拿出一个青色微红的苹果问:“这个苹果什么颜色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答:“这个苹果有色,有点儿红——苹果是又大又圆红红的……”两次问答,幼儿对于苹果的描述是如此相似。若说第一次提问引发出了幼儿经验似的回答,那么当教师手执实实在在的青苹果提问时,为什么幼儿最终仍会作出“红苹果”的描述呢?应该看到,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较细致准确地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观察描述,不过他们的实际经验却与物体概念之间对不上号。类似现象在…  相似文献   

11.
游戏说明:老师发给幼儿1~9数字卡片人手一套。音乐起,全体小朋友拍手伴唱,当演唱到第六小节时,老师出示加法或减法计算式卡片,幼儿用卡片上的数字回答计算结果。如老师出示  相似文献   

12.
进餐愉快     
人们往往只重视幼儿吃好,吃多,而忽视他们进餐时的情绪。比如在幼儿园你常会遇到这些情况:一名幼儿吃完了又要你添饭时,你也许会这样说:“上课回答问题能有这样积极就好了。”幼儿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他们愉快的进餐情绪和旺盛的食欲也减退了许多。当有的幼儿在吃饭时相互打闹、讲话时,你也许会瞪大眼睛给予严厉的批评。结果呢,即使幼儿把饭菜吃进去了,消化、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幼儿食欲大减。很显然,愉快的情绪是幼儿吃好饭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组织幼儿愉快地进餐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3.
郑蓓 《幼儿教育》2012,(11):6-7
生命教育这么丰富的内容,对幼儿来说可行吗?我们又该如何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呢?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生命有着许多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生病?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人会死掉?死是什么?回想一下小时候,当我们提出类似问题时,家长和老师是如何回答的呢?过去,针对上述问题,大部分家长和老师的回答是:"等你长大后就知道了。"或是以一些带有教育目的的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全面深入地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了如指掌的认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如我班有一幼儿,上课总爱扰乱别人,我便以好朋友的身份走进他的生活,又从他的家庭和伙伴那里了解到他是一位有感召力的聪明孩子。他上课之所以调皮,只是想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针对他的这种心理,我没有粗暴地斥责他,而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他。数学活动时,当幼儿对有些问题束手无策时,我便请他回答,他流利准确的回答令小伙伴们对他刮目相看了。我还封他为“数学小老  相似文献   

15.
当幼儿进行绘画时,大部分幼儿都画出千篇一律的红太阳;当幼儿回答或解决问题时,都只能说出同一答案或只有一个解决办法……这使我们意识到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音乐、艺术创作、科学发明以及日常生活、工作都需要创造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提高幼儿在成长中学会解决问题、创造性表达自己观察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关系的洞察力。“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我们应适时地指导幼儿观察.提问、思考、动手,发展其创造的潜能。 如何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幼儿…  相似文献   

16.
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的好奇心如同初生婴儿的吮吸一样是天性使然,然而我们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重视婴儿的吮吸,而忽视了对幼儿好奇心的满足,如果把吮吸看成是婴儿对生命的渴求,那么好奇心就是幼儿对世界的探索。所以,当孩子到了三四岁经常有许多“为什么”时,你应该重视他的问题并且认真地、科学地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如果遇到你也不懂的问题时,应和孩子一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生活是每个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期,当幼儿走出围着他们转的家庭,走进集体,开始他们的新生活时,由于幼儿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幼儿入园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对初入园的幼儿而言,幼儿园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幼儿心理上难免会有起伏、跌宕,且幼儿一生中最大的“分离焦虑”往往就是这时产生的.本文就幼儿入园亲子分离焦虑现象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左右空间概念,取得了好的效果。方法如下: 说一说,做一做首先,让幼儿进行观察性学习,熟悉左右空间方位词。我告诉幼儿自己的左、右手的位置,让他们练习举起自己的左手或右手。而后,我和幼儿一起做“拍手回答”的游戏。教者问:“小朋友,你的左手(右手)在哪里?”幼儿边拍手边回答:“我的左手(右手)在这里。”当大家说到“在这里”时,都同时伸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当幼儿进行绘画时,大部分幼儿都画出千篇一律的红太阳;当幼儿回答或解决问题时,都只能说出同一答案或只有一个解决办法……这使我们意识到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音乐、艺术创作、科学发明以及日常生活、工作都需要创造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提高幼儿在成长中学会解决问题、创造性表达自己观察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关系的洞察力。“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我们应适时地指导幼儿观察、提问、思考、动手,发展其创造的潜能。如何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小班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不少幼儿对教师的提问置若罔闻,毫无反应,举手的孩子也寥寥无几。到中、大班看教育活动时,有的班上回答问题的孩子总是那几个。“提问”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幼儿呢?一、举起你的小手有人觉得让幼儿毫无原则地举手似乎不太合情理,我则认为,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