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ISA2006(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中,芬兰又一次夺得桂冠,而在此前的PISA2000、PISA2003测试中,芬兰已经两次蝉联第一,据统计,芬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成绩优秀率达94%,有“奇迹教育”之称。从PISA2000、PISA2003到PISA2006,先后经历了对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侧重点的考查,PISA2006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解力辨别、陈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芬兰政府认为,他们的学生之所以有好的表现,部分原因是政府在1996年到2002年间逐步实施的旨在培养学生卓越科学能力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按惯例,经合组织每3年举办一次针对15岁学生的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2000年、2003年和2006年,芬兰青少年连续在阅读、数学与科学三项评比中称雄。教育已成为芬兰最成功的代名词。近几年,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南非等各国教育机构与领导纷纷考察这个地处北欧的极地国度,为的就是汲取芬兰第一的经验。《经济学人》更在去  相似文献   

3.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针对各国15岁学生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三大能力进行测试,重点考察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2003年和2006年的PISA测试中,芬兰在各项目上的排名数一数二,整体表现出色。2006年,在57个参与测试的国家中,芬兰学生的科学能力成绩排名第1,阅读能力成绩排名第2。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统计,芬兰的入学人数和学生质量世界第1,数学和科学的教育质量世界第2。芬兰教育一直享誉世界的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近公布了的有40个国家参与的2003年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调查结果,继2000年首次测试之后,芬兰15岁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继续名列榜首,在数学素养方面仅次于中国香港,在科学素养方面与日本并列第一,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芬兰名列第二.  相似文献   

5.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针对各国15岁学生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三大能力进行测试,重点考察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2003年和2006年的PISA测试中,芬兰在各项目上的排名数一数二,整体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6.
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0年和2003年负责组织实施了由32个主要工业化国家15岁学生参与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The Program for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在两次公布的评估结果中芬兰学生的总体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及北欧的其他邻邦,这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7.
《云南教育》2010,(13):43-44
学生假期多、入学晚、上课时数少、没有补习没有压力的北欧小国芬兰,连续两次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能力评比”(PISA)中蝉联冠军。在2000年的评比中,芬兰15岁学生阅读能力名列第一;在2003年的评比中,不仅阅读能力蝉联第一,自然科学、数理能力也同样名列第一。整体表现居冠的芬兰,这几年来不断有专家前来研究它的教育系统,探讨芬兰在PISA测验中表现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水山 《教育》2011,(8):62-63
按惯例,经合组织每3年举办一次针对15岁学生的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2000年、2003年和2006年,芬兰青少年连续在阅读、数学与科学三项评比中称雄。教育已成为芬兰最成功的代名词。近几年,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南非等各国教育机构与领导纷纷考察这个地处北欧的极地国度,为的就是汲取“芬兰第一”的经验。《经济学人》更在去年撰文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相似文献   

9.
《教育情报参考》2005,(1):64-64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布鲁塞尔公布的2003年40个国家参与的国际学生评价项日(PISA)调查结果,继2000年首次测试之后,芬兰15岁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继续名列榜首,在数学素养方面仅次于中国香港,在科学素养方面与日本并列第一,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芬兰名列第二,仅次于韩国。测试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芬兰全国各地城乡学校之间成绩差距很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绩也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芬兰基础教育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2000年、2003年和2006年PISA成绩名列榜首,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另外,芬兰学生的成绩还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其PISA成绩最高和最低的差距,不同学校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以及不同语言群体的成绩差距在PISA成员国和地区中是最小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些事实清楚地展现了芬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高度平等性。而芬兰学生的每周学习时间却明显低于OECD成员国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其教育资金投入仅为OECD成员国和地区的平均水平。笔者认为,这种“奇迹教育”的“秘方”主要归因于以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0年和2003年负责组织实施了由32个主要工业化国家15岁学生参与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The Program for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在两次公布的评估结果中芬兰学生的总体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及北欧的其他邻邦,这也引起了国际教育界对芬兰基础教育的极大关注。芬兰基础教育不仅整体水平很高,而且不同地区间各校的差异很小。芬兰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PISA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共同开发的项目,其目的是测试15岁学生是否掌握了参与未来知识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建立一套学生评价方面的教育指标,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参考。从2000年开始,PISA每三年实施一次。根据本文研究的选题,以下将以2003年的PISA(以下简称PISA2003)数学试题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PISA对科学素养的评估自2000年开始已进行四次,历时九年。比较分析PISA2000、PISA2003和PISA2006对科学素养的界定及其评估内容,反映出PISA认识科学素养内涵的发展过程。科学素养不仅仅包含能力要素,也应包含精神要素;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是决定科学素养评价模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过去近20年,芬兰学生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三年开展的PISA测试中,科学素养成绩一直非常出色,常年稳居OECD国家前三——2000年排名第三,2003年、2006年、2009年三次蝉联第一,2012年排名第二,2015年、2018年排名第三。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雅里·拉沃宁(Jari Lavonen)教授曾从“学”与“教”两方面指出了芬兰科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学的过程中,重视实践性、探究性学习,通过实验和调查探索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5.
全球眼     
《上海教育》2012,(35):24-25
自PISA2000公布第一次结果以来,芬兰学生持续而稳定的优秀表现、"学生间差别相对较小,学校间差别极小"的均衡特征引起了许多人对芬兰教育体系的浓厚兴趣,以及对其成功原因的探究。这种探究范围广泛,从芬兰语  相似文献   

16.
<正>芬兰学生在2000年、2003年、2006年、2009年度PISA测试中的高水准表现及个体间的极小差异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也促使芬兰内部对其教育系统有了新的态度。芬兰政府抓住这个机遇为其教育系统谋得积极印象与声望,打造芬兰教育的品牌,并使之成为国家品牌的关键要素。于是,我们耳畔关于"芬兰教育奇迹"的讨论越来越多,这也勾起了国内校长、老师、家长、教育有关部门等教育持份者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7.
<正>自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1年开始进行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来,芬兰在2000年、2003年和2006年都名列前茅,逐渐引起世人瞩目。数以千计来自世界各国的教育代表团,来到芬兰探寻教育成功的秘密。这个处于北欧一隅的小国,理所应当地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关注热点。尽管自中国上海2009年和2012年参加PISA测评并排名世界第一之后,芬兰的排名分别下降到第六和第十二位,但  相似文献   

18.
PISA:科学素养的界定与测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The Programme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由经合组织(OECD)发起组织实施的,以15岁年龄为取样,通过对阅读素养、科学素养和数学素养三个领域的测试以便于各国进行比较的国际性比较评价项目。同时,也为各成员国政府研究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参照。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第一次在2000年进行测试,有经合组织成员国中的28个国家和巴西、俄罗斯联邦等4个非成员国参加,共计32个国家的265000名学生接受测试,以后每三年进行一次,2000年测试重点为阅读素养,2003年、2006年将分别以数学与科学素养为测  相似文献   

19.
徐星 《上海教育》2012,(35):26-27
PISA2000芬兰综合学校目前享有的盛誉是由芬兰学校在PISA2000的绝佳表现带来的,特别是学校和学生之间较小的差距。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素养的测评中,芬兰学生分别取得546、536和538的高分(OECD的平均水平为500分),反映出相当高比例的学生已达到高水平,只有极小部分学生的表现低于精熟度水平2(level 2,代表个人  相似文献   

20.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自2000年公布第一次研究报告以来,已完成了一个周期的调查评价。本文概括介绍了PISA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测试主题和主要发现,国际影响及未来的研究计划。以利更多地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