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读了几篇关于“学生选择老师”的文章,学习了少数学校先让自己的教师“演讲”,“才艺展示”和“答辨”,再由“家长和孩子投票选择教师”的“先进经验”,读后如刺在喉,不吐难受,笔者以为,该校让学生选择老师这一做法背离了中国的教育现实和学生实际,是不懂教育规律的做法,似有作秀之嫌。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前不久上海市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在进行小班化教育中,赋予了学生六项课堂权益,其中之一就是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插嘴",老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权益,就是违"法".这种打破传统的做法,引起了众多媒体的争议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欢哪一个老师就愿意接受他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喜欢,必须要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可以让老师"一呼百应",甚至"无声胜有声",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打动人、以充满爱的怀抱呵护人.  相似文献   

4.
让"刺头"担任班干的"招安"现象,体现了教育的宽容,颇受追捧,但却值得深入探讨.从教师"招安"后进生的原因看,既有改造后进生个性的高尚目的,也有教育环境不够宽松的无奈选择,更有学校追求升学率的现实要求.这种做法有着严重的不良后果,不仅破坏了规则和制度,而且不利于被"招安"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健康成长."招安"现象反映了教育行为中的惩罚缺位、盲目赏识,也反映了对教育效果的认识过于理想化.  相似文献   

5.
案例 高小丰,一个曾让老师和家长很头痛的"问题学生",日前被全英排名第四的谢菲尔德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本硕连读"班录取.在成都7中上初中时,由于忘带作业、迟到、上课说小话等问题,高小丰经常受到责骂、罚站、请家长等处罚,这让倔强的他感觉和老师"处不好",干脆"破罐子破摔",后来索性不做作业、不听讲.  相似文献   

6.
"小老师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课中让学生暂时为"先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成绩好,同学羡慕,老师重视,家长厚爱,整日沐浴在阳光下.这些学生被教师认定为"优秀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视线往往锁定班级的"问题学生",对优秀生总以为他们学习自觉、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很"安全感",不会让老师担忧.因此忽视了对这些成长在掌声和鲜花中的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那么,我想教师的幸福就是由学生来创造的. "秘密花园"这一做法的思路来源于对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尝试.一次上完课,我把一名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问题学生叫到办公室,把自己已经写好的"合同"拿给他看,问他愿不愿意与老师一起履行一项"合同"条款.他认真地看完,点点头,脸色稍稍泛红,大概是没想到老师竟会如此特别地对待自己吧. 所谓"合同",其实就是我对他的评价,对他近来表现的肯定,以及今后的希望,而且附上了"老师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你"几个字.他临走时,我随口说了句"这是你和老师之间的秘密哦!"  相似文献   

9.
一、课改现状当前,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兴起了一股课改的浪潮,从城市到农村,这项改革都进行得雷厉风行,并且也得到了一路赞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以崭新的的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彻底封杀了"接受教育、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学便忌讳老师"讲",很多教师"少讲"或"不讲",这样,学生得以"自主",老师得以"解放",还美其名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做法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否就不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张探究学习,教师是否就不能采用讲授法进行必要的"灌输"?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这些处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针对"问题学生",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满满的爱心、耐心、恒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从而使教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吴进  刘明富 《贵州教育》2008,(15):18-19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更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一个班的学生,个性差异是千千万万的.当然优秀生要鼓励鞭策,适当补充"营养快线",而"问题生"则要帮扶,让它早日脱"贫".这里要谈的是"问题生"的教育.多数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普遍方式是:某某同学,你犯了错误,其原因是1、2、3、……,今后要怎样改正.这样的教育是有点效果.然而,有的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育,是口服心不服,老师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当面答应你,背后仍然我行我素.怎样才能教育好这类学生呢?对他们的教育,要讲特殊方式,教育要穿插到学生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任课教师向自己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我们姑且称之为教师的"告状".班主任面对这种"告状",往往感到棘手:因为"告状"者的身份特殊(是学生的老师同时又是自己的同事),处理重了,会伤害学生;处理轻了,教师会不满,影响教师之间的和睦.班主任如何恰到好处地应对这类情况,本文对此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办公室里,不时有学生来补习功课,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开"小灶",加班加点地进行课后辅导,用有的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坚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样的想法值得肯定,而且老师的做法也是非常让人钦佩.  相似文献   

14.
表扬的艺术     
一般来说,表扬比批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差生。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老师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欣赏我,老师在期待我",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相似文献   

15.
生本教育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走进课堂,"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今,教育改革已深入课堂,但现实中的课堂教学仍在"穿新鞋走老路",教案更多地顾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彰显,以致教师苦教,效率不高;学生苦学,进步不快。很多教师难免心存疑虑——教了多年的书,如今"不让讲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学会吗?正如有些老师所担心的那样,许多学生并不适应,他们或不知所措,或放任自流。面对教师的困惑与疑虑,学校在每周一次的校务会上给教师讲解生  相似文献   

16.
有些教师在学生犯错或反复犯错时,就会让他们写"保证书",笔者以为这种做法甚为不妥. 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写"保证书"其实是一种社会性的行政干预与处罚手段,极不适合运用在受教育的未成年人身上.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是无法"保证"的.再说,有些学生的辨知能力和自控力比较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等,其本身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就是不断矫正"错误",逐渐成长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起沟通者、引导者、呵护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平等民主而又真诚的交流中明辨是非,体验积极向上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纠正前进的方向.假使教师仅用一张"保证书"来简化甚至取代自己的教育作用,往往会产生如下几种结果.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数学复习课上"老师讲解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练"的做法,阻碍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既提高了复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教材编排讲求"文道结合",以正面的形象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质教育.因此,在语文课本中安排了许多正面的形象,目的是感受人物的品质,在学生道德认识中注入良好的道德内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我从多次听课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把学生放在课文主人公的对立面,让学生与人物进行"反比",我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降低了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沟通无极限",只要你坚持去做,相信你就能改变你与学生的现状,关系会日益融洽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情感,让老师的爱就像春雨一般洒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有专家指出:"在教育工作中的70%的错误和差生的形成是由于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窄化了对沟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但是往往存在把"以人为本"狭义地理解为"以学生为本",造成以学生的一切要求和行为为尊,进而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教育实践中的"以人为本"应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校与政府、当下与未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