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马尔库塞论艺术的革命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是对艺术的革命功能的阐述。笔者从艺术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对心灵的解放、对新感性的造就等革命功能作了逐一考察 ,探索了马尔库塞艺术革命功能的承载方式和艺术革命功能的特殊性等问题。笔者认为马尔库塞的艺术革命功能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但同时存在着某些理论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的艺术形式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维度,它从"审美之维"与社会理性之维关系角度来审视艺术形式,把艺术形式视为艺术的政治、革命功能的实现介体,并揭示了艺术形式与作品内容、艺术形式与感性解放、艺术形式与美学规律的关系.这一艺术形式论以其自身鲜明特色而殊异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理论和现代西方形式主义美学流派.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美学理论有以下3个独创性的观点:其一,艺术的性质与功能就是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是一般地强调艺术是创造性行为,而是突出艺术是在现实中活动,揭示现实的矛盾;不是一般地突出艺术对现实的批判性和超越性,而是直接把艺术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其二,人类必须走艺术革命、艺术解放的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呼吁人类走艺术革命、艺术解放之路,尽管在常人眼中是如此地遥远,但确实不失为一种指点迷津的深刻见解。其三,大众艺会把人引向堕落。“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化工业、大众艺的批判无论对20世纪人类正确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还是对艺、美学理论本身的发展,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与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具有内在的联系,使人性复归,恢复完满的状态,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是他们共同关注的主题。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实践是审美实现的途径而非根源,将康德、席勒的美学理想付诸实践,这是马克思对美学史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的“古雅”说.是为弥补康德“天才论”的不足而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王国维美学观念从叔本华“美在理念”向康德“美在形式”的回归。古雅是第一形式之美(自然美和审美意象)的艺术表出.属于艺术形式美的范畴.不仅本身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而且只有经过它的作用,才能使第一形式之美得以传达,同时还可使第一形式本不美者转化为艺术美。古雅说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艺术美问题,它基于康德又突破康德,是融合中西美学而富有独创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之一,赫伯特·马尔库塞以其丰富的理论为当代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新的批判视角,被视为对美国和欧洲"新左派"有深远影响的人物,被媒体称颂为"新左派之父".受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和席勒的影响,马尔库塞在其晚年针对美学和艺术提出了"新感性"的理论,以此将艺术和革命统一于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动之中,并用这种全新的美学形式来表现人性,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在马尔库塞看来 ,艺术的革命性源于它的“美学形式”。艺术的“美学形式”具有“疏隔”和“超越”的功能 ,它通过社会现实的物质力量发挥革命功能。艺术具有改变人的感性、理性 ,从而改变人的感受的新的感受力。正是这一新的感受力 ,改变着人的认识 ,也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艺术劳动是消遣性质的活动 ,不仅艺术劳动 ,而且所有的劳动都应是消遣性质的 ,只有这样 ,才真正实现了“劳动”解放  相似文献   

8.
康德美学综合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具有主体性和形式性的特点。康德美学对西方现代文论的影响体现在主体性和形式性两个方面。笔者首先介绍了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分析了康德美学的本质,然后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及形式主义思潮入手,探讨了康德美学与西方文论的关系,最后得出:西方现代文论是片面发展了康德美学的形式性的文论与片面发展了的康德美学的主体性的文论的对抗与反拨。  相似文献   

9.
“审美判断力”是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之一的《判断力批判》中提出来的。笔者发现,这个构造康德美学体系的重要基石与后世的“艺术直觉”说有复杂的瓜葛牵连,因而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康德之前没有、康德之后一般也未再沿用的重要概念,弄清它与艺术直觉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把握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线索,而且有助于我们在美学基本理论上澄清前几年理论界关于艺术直觉的混乱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上,康德据有显赫的地位.恩格斯指出;“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康德不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而且也是古典美学的奠基人.他的美学思想被许多人推崇备至,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把他誉为说出了关于美的第一句合理的话的人.对后世的影响则更为显著,从近代和现代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美学理论来看,差不多都和康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弄清楚康德的美学思想,对于识别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然是美的,如果它看上去同时像是艺术;而艺术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而在我们看来它又像是自然时,才能被称为美的"[1]149。这是康德对其艺术观的集中表述。虽然它鲜明地指出了康德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观念的亲密关系,然而,其涵义却隐晦含混,几近于同义反复。但至少它隐在地指出了一条理解的线索,即对康德的艺术观的理解,必须首先从其美学思想入手。一、主体性美学与其难题在对美的分析中,康德明显游移于两种不同的立场之间。一方面,在关于美的质、量、关系、模态四契机的说明中,康德明确肯定了审美的愉快与对象  相似文献   

12.
康德美学主题一直是康德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者们一般从康德哲学的角度去解释康德美学问题,他们认为康德美学是其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康德美学是用来沟通认识与道德之间的鸿沟的.而实际上,康德美学不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更起到了综合的作用.它通过"自然与自由和谐论"将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综合起来,其内在深意在于从人类学意义上完成其先验人类学的建构.其目标是用来沟通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保持人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从而完成自身道德人格的建构.但是由于康德是从先验的角度来阐释这一主题的,因而其美学是未完成的,但它却为未来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谢林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美学家,更是一位上承康德,下起黑格尔,具有极其重要的过渡和中介作用的悲剧理论家。谢林的悲剧审美观认为,全部悲剧艺术的基础是隐蔽的历史必然性对人类自由的干预。这种观念,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是黑格尔悲剧美学思想的直接源泉,他的悲剧“干预说”、“和解说”和悲剧功能理论,都直接影响了黑格尔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康德美学留给后人的主要遗产是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两条律令.为走出康德,20世纪普遍倡导一种介入的美学,尤以萨特、贝林特等人为代表.回到历史的链条中,马恩美学也正行走在走出康德的路上,他们思想的介入性非常值得关注.这种介入性集中地体现在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美学介入精神的彻底性、批判性与建设性对当下介入美学的讨论与发展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否弃艺术的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对我国当代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康德"美的分析论"来完成对电影《美丽心灵》的鉴赏。把康德的美学思想和电影扯上关系,这恐怕是他难以想象的、更难以赞同的。但电影在如今已早已成为一门艺术,对电影的鉴赏自然也可以归入审美鉴赏中。严格说来,只是用康德美学来论证这一对象可以列为美学鉴赏对象,同时也阐明对这部作品的观看也可以算作一次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一直致力于解决革命主体问题。在解决"发达工业社会能够遏制质变"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能够打破这种遏制并推翻这一社会的力量和趋势"的矛盾中,他试图用艺术的"审美之维"来解放"单向度的人",从而重新创造出革命主体。因而,革命主体在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中扮演了艺术的"接受者"角色。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尔库塞却陷入了理论困境,只能在对资产阶级高雅艺术的"寻梦"中获得虚假的精神抚慰,用浪漫主义的(同时也是唯心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思想自由代替行动的自由,将美学变成了单向度社会的精神避难所。  相似文献   

18.
康德的先验美学强调美只涉及形式,不涉及概念,也无涉存在、内容及利害,它仅仅是对象的形式合于主体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要求和谐活跃运动这一目的而引起人的愉快。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康德美学的专家认为其先验美学是形式主义的。这种结论是对康德先验美学的误解甚至曲解。事实上,康德先验美学正是对形式主义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的政治场中进行美学和文艺学思维,把文化问题凸现于革命的前台,从审美中寻求社会解放的道路,确是一种特殊的文艺政治学。这种极其政治化的美学和文艺学,在马克思早已超越了席勒美学神话的地方又退到席勒,把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乌托邦化。终因对现实的改造无能为力而走向幻灭。在中国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可以从建立科学的文艺政治学、重视大众文化和通俗文艺、加强文艺需要和功能研究等方面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丹托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其艺术终结命题的提出给全世界的学者以灵感。是对其从艺术终结的视角探讨康德美学问题的介绍与研究。通过这种分析,寻找康德美学的当代价值。指出丹托对康德美学的理解是一种六经注我的行为,需要我们在借鉴的同时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