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与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有着紧密的关系,特别是针对一些难题的解答,能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体现了重要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将类比推理进行充分合理的应用,促进知识点的整合,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类比推理的论证性。首先分析了学界对类比推理是否具有独立论证性的两种不同看法,然后从类比推理的发生、语用及本体构成等角度证明了类比推理具有独立论证的能力,最后还分析了类比推理具有合情性、开放性、形象性的论证特点。  相似文献   

3.
类比推理,是以两个对象都具有某种相同或类似的属性,并且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另外的某些属性作为前提,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这些相同或类似属性的思维形式。类比同归纳一样,是合情推理的主要方法,是数学发现的有力工具。类比推理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我在设计“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这节课的教学方案时,力图突出类比推理对公式的发现和证明的指导作用。不妥之处请同行指  相似文献   

4.
类比推理在司法工作中的应用浅析张显伟高军绪收稿日期:1996—06—02本文作者: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630031类比推理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中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的另一种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其推理过程可用...  相似文献   

5.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多样性是制约中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两大瓶颈,而合理地利用结构相似性来进行类比推理,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知识间找到相似特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依托课堂教学实例,详细论述了结构相似性类比推理的教学策略在数学公式、概念和运算教学上的应用,并对其中的教学环节进行了反思、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于1687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他又根据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这一命题,用数学严格地证明了质量均匀物质的球壳对壳内物体没有引力作用.后来,富兰克林,普列斯特利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空心带电体对其内部的物体也没有电力作用.由此普列斯特利用类比推理方法最初提出:电的引力跟万有引力一样也应服从平方反比定律.遗憾的是他本人没有具体推算平方指数的偏差,但他的这一大胆的推理假设,为后来的物理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1785年,库仑用扭秤实验证明同号电荷的斥力遵从平方反比律,用振荡法证明异号电荷的吸引力也遵从平方反比律并在这基础上模仿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总结出了库仑定律,从此电学进入了科学的行列.在科学发展史上,类似这样用类比推理方法建立新理论的例子很多.例如,德布洛意从光的二象性类比得出实物粒子二象性理论,薛定愕又在这基础上仿照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波动方程建立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等等.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类比推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之一,它对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它能帮助从某些已知的属性,来说明未知的属性,使人们容易理解.类比推理既然是科学上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也可以借它来建立新的概念,导出结论.例如,在静电场概念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牟子的《理惑论》是佛教中国化的里程碑式的理论论著。牟子在《理惑论》中采取了正名、类比推理、实例论证、广比博喻、比较说明、反诘问句等方法,逐一为佛教找到合法的身份,找到与中国的儒家、道家学说相同以及相似之处,一环紧扣一环,鞭辟入里,使《理惑论》成为中国雄辩术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8.
一、类比法类比法也称类比推理 ,即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的相同 ,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间接推理。它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 ,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认知方法。类比法大致有三种 :性质类比法 ,结构类比法 ,关系类比法。例如惠更斯在 16 90年出版《论光学》专著中应用性质类比法 ,分析光和声波的一系列相同的性质 ,如直线传播、反射 ,折射、干涉 ,从而得出结论“光可能有波动性质。”190 8年 ,卢瑟福把他的原子结构实验与太阳系做了类比 ,建立起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把原子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用的就是结构类比法。关系…  相似文献   

9.
悖论是逻辑学中的一个常用词,从某种意义上讲悖论也反映了逻辑的本质。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墨经》最能表明这一点。其中,记载了各种关于悖论的分析和论述。它们都是严格悖论的最早雏形,与此相通的是,在古希腊也同样产生了类似的悖论理论。这反应了人类早期的思想认识中的某种共有的东西。本文通过对墨家理论中的“悖”思想和其与古希腊悖论思想的对比分析,认为在早期人类思想中关于悖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在后世的逻辑发展演进中,中国和西方可以说是走的不同的道路。即由于现实的需要和汉语文字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国逻辑发展成为更倾向于事实的类比推理的逻辑,是一种不同于西方形式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务必使学生牢固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文就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9的乘法口诀》一节的教学设计,从思维发展的角度进行初步探索。 本节课程的教学,根据大纲要求,目的有两点:第一:使学生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第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因为前面已经系统地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及用口诀求商,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并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9的口诀”是类似情况的继续,所以本课的重点、难点应是教学目的二,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向学生渗透“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产业正由有形资产的利用向无形资产的开发转变,社会体育无形资产作为体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我国社会体育无形资产概念进行界定,提出影响社会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开发社会体育无形资产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将数学思想方法作为鉴赏数学美的重要途径、重视类比法以外的其他思想方法的运用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在掌握基本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设计能力非常重要。设计能力不仅仅通过制图、表现、构思等提高,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了思维方式、设计协调能力、设计习惯对设计能力提高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如:通过类比训练、反向训练、发散训练,分别提高学生的类似联想、对比联想、自由联想。  相似文献   

14.
如何改进中小学的科学课程,早已成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给科学课程的概念作界定后,分析了科学课程改造的必要性,且从自主性学习、反思性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四方面来探讨科学课程的改造。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反映了中国社会新事物的新词不断涌现。在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汉语新词的英译对于帮助外国人及时了解中国的社会生活极其重要。针对这一现象,以目的论为指导,从直译、意译、回译以及运用混成法、类推法这五方面对汉语新词英译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这些翻译策略能使译者达到准确、恰当翻译汉语新词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心意的飞越:谢朓诗的飞鸟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鸟意象从先秦以至齐梁呈现由起兴—比兴—写生的大略历程。谢朓写实性的飞鸟,其一用来体现生意盎然的春天,作为“春天的歌手”出现在山水诗中;其二以远去的飞鸟拓展辽阔渺远的艺术空间,表达思乡怀友的情绪。特别是后者具有鲜明的飞鸟情结和艺术个性,扩大了山水诗的“平远”结构的表现形式,对于后世具有范型作用。另外,还用传统的飞鸟比兴手法,表达自己不愿明言的政治处境和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理论分析法、逻辑归纳法、演绎法和类比法,探讨了中医学和武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交融。指出武学在中医学的影响下价值和功能得到丰富和转化,传统武术桩功在武术功能丰富和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养生方法的角度,结合传统武术桩功的特性,阐释了传统武术桩功"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力量素质是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发展的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到运动员身体的匀称性,而且对运动员今后从事十项全能运动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拟就从发展力量素质的不同层面入手并结合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项目的特点,探究科学的力量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9.
旅游宣传材料在宣传和推广中国旅游事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其英译文存在或低级或高级的错误,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灵活的翻译手段和策略,如增补、解释、类比、简化、删减和重组等.但是只有从宏观上对旅游翻译市场进行规范和管理,才是提高翻译的质量前提,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翻译错误的出现,从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研结题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各级组织部门对科研课题申报和结题的要求,结合科研结题工作的实践,就科研结题报告的准备,谈几点体会,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