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明 《湖北教育》2009,(11):41-42
“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小学语文的两个重要板块。人教版小学语文对这两个板块的编排是这样的:一、二年级设有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写句子:三年级口语交际与习作各自单列;从四年级起以《口语交际·习作》的形式出现,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当成了一个板块,一个整体。仔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还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口语交际的内容和习作内容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6)
一、征文对象全国小学生二、征文主题人教版、苏教版或者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的习作训练题目(一、二年级为口语交际;三至六年级为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小学语文的两个重要板块。人教版小学语文对这两个板块的编排是这样的:一、二年级设有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写句子;三年级口语交际与习作各自单列;从四年级起以《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和特征的理解上的差异,目前在我们的一些教材和教学中存在着误把一些属于一般性的口语表达训练代替口语交际的现象,这客观上影响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和训练。一是教材内容与课标规定的口语交际目标不一致。像《保护有益的小动物》(人教版二上)、《有趣的动物、植物》(人教版二上)、《介绍我的小制作》(人教版二下)、《小小展销会》(苏教版三上)、《小小读书交流会》(苏教版三上)、《说笑话》(苏教版三上)等等,都不属于口语交际的内容。二是报刊和网络上所提供的有些口语交际的案例不符合口语交际的要求。甚至有些专门…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口语交际与习作有分有合,将一部分口语交际与习作内容合二为一:或先进行口语交际再写,或在写的基础上进行口语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7,(4)
一、征文对象全国小学生二、征文主题人教版、苏教版或者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的习作训练题目(一、二年级为口语交际;三至六年级为习作训练)。三、奖项设置学生组:按年级分组。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组: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均颁发获奖证书,并赠送精美图书。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苏教版国标本语文实验教材内容新颖。题材体裁丰富,对儿童语言发展十分有利。如何利用好新的语文教材和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做了以下一些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是以“主题单元”为单位,每个主题单元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安排了不同内容版块,如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课外书屋、词语盘点、成语故事、趣味语文等。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课文阅读与其它各版块间的密切联系,统筹安排,树立“大教材”观念,协调各内容版块间教学目标的整合落实,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课外书屋等有机融合起来,找出其合理的结合点开展教学,实现各个目标。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能用具体生动的故事打动他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素养;以多维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学生能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与习作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原因在于口语交际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而习作为口语交际提供方法和技巧,两者是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由于口语交际与习作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教师需要从口语交际与习作之间存在的联系入手,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促进共同的发展。本文就从小学中年级段的语文教学出发,围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思路 《我是“小小推销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这次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围绕本组专题设计的,在阅读了四篇说明文之后,让学生也来练习说一说,向他人介绍一个物品,然后写一写说明文,旨在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生活和习作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相似文献   

12.
习作与口语交际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向分开编排,教学时分别进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第八册开始,习作与口语交际则  相似文献   

13.
刘小河 《小学生》2012,(9):54-5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习作教学无法完全脱离阅读而单独实施。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将同主题、同题材或同体裁的阅读资源巧妙地植入习作教学中,便能因势利导,使习作指导威力剧增。然而,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虽然与单元习作主题相符,且文质兼美,但学生总觉得题材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难以找到自己喜好的语言,因此亲和力不足。故而,我选择从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去寻找资源为习作服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而这些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的课后习题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的编制特点主要包括:口语交际内容与阅读、写作关系紧密,以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为主,以独白型表达为主。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的编制特点主要包括:口语交际获得其独立地位,但内容减少;口语交际的指导语更有针对性;以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为主,交际性更强。通过对编制特点的梳理发现,人教版教材中的口语内容交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附于阅读,话题重复单一;没有凸显口语交际的特点;指导语没有针对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内容的编制与实施,需保持口语交际的独立性、序列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柳方平 《中国教师》2005,(11):34-36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既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范例,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范式。基于此,我们坚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原则,促成读写一体:不空讲写作理论和技巧,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内在的读写结合的写作信息,师生共同能动地、创造性地将作文训练寓于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之中,大幅度地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一现行新编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根据新课程计划,编排线索简明,序列清晰,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开编排。在阅读教材中,兼顾写作、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教材中,兼顾阅读。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  相似文献   

17.
我曾尝试以苏教版语文课本为范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发掘文本展开“小练笔”。促成阅读与习作相融合,有效治愈了不少学生“无话可说,说假话,记流水账”等习作通病。  相似文献   

18.
我曾尝试以苏教版语文课本为范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发掘文本展开“小练笔”.促成阅读与习作相融合,有效治愈了不少学生“无话可说,说假话,记流水账”等习作通病. 一、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好处 1.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苏教版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范文,其简约浅显的文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文中不仅有“香港回归”、“北京申奥”这样的新题材,也有“神州号”、“东方明珠”这样的新科技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文中的叙事质朴平实,抒情情真意切,描写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能力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20.
使口语交际教学成为学生习作的坚实基础与不竭源泉,一要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为学生习作准备充足的写作素材,二要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习作思维,三要引导学生将口语交际内容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