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国以来第八次课程改革实行了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方与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教育形势的发展给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本文将结合我校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拟就校本课程的价值、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曹军 《化学教与学》2010,(9):69-70,68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建设的思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权限.给予了学校开发并使用适合本校课程的权力。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杨四耕 《现代教学》2005,(10):11-12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学校.学校是课程实施的真正主体。对学校来说,创造高品质的课程也就自然成为其追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让学校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并提倡学校以校本化方式实施课程。与此同时,校本培训、校本教研、重塑学校组织结构和文化等主张也被提了出来。而校长是校务的最高领导人,学校层面课程改革进行得如何,显然与其密切相关。上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涵,说明重在“执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单一的国家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体系的坚冰被打破,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体系正着手建立,校本课程也因此而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随着新的高中课程计划的推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已成为国家课程计划的一部分,这就使学校担负起开发校本课程的责任。正确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校本课程在我国推行的意义,对指导各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近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步确立起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这种体制试图通过明确三级课程行政管理主体的权责,来统筹多种改革角色的力量,进行各个层面的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为了后面行的方便,笔根据现有的课程管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不仅是课程改革一个新的亮点,对过去封闭的课程体系一个有力的挑战,而且充分调动了学校在课程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此,学校在保证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努力建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优质的课程体系,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最重要元素。高中新课改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实践层面,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都是以"学校课程"的形态呈现,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