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哈利·波特》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事结构指的是从纷繁复杂的故事中抽象出来的深层结构。《哈利·波特》“大故事”的叙事结构是“社会契约 .....................+违背+奋斗×n+(社会契约的重建)”,单本《哈利·波特》都是按“βγδεηθABC↑DEHF Rs↓”这一模式而展开、衍生和变化,是埋藏在故事下面的那个最终的故事。“大故事”在单本故事的基本叙事结构不断重复中螺旋式上升发展,这种叙事结构富有层次感、节奏感和艺术韵味,使青少年儿童读者比较容易把握故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能V多少(就)V多少”是现代汉语常见的结构,结构义为前项“V多少”指出前提条件,后项“(就)V多少”表达认可和接受。结构对数量的倾向性是语境赋予的,是“多少”对举表不定指的体现,其本身对数量没有倾向性,这种无倾向性使得该结构在语境中呈现认可大量、勉强认可小量和认可任何量三种含义。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早期散文对“人的文学”关于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涵用“自然”与“爱”两大母题来“内转”与“外推”,并以修身、养气。这种“内圣外王”的仁者“君子之道”,为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并对“仁”进行了崭新的诠释。“自然”和“爱”两大母题就成为朱自清早期散文的显性结构,而以崭新的“仁”一以贯之的深沉内涵则成为其早期散文的隐性结构。由此观之,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已然为仁者之文。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一切知行活动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又始终以“意象”为内容。它初由“观察”与“记忆”的两大支柱丰富“意象”,再由“联想”与“想象”的两大翅膀拓展“意象”(多),然后由“形象”与“逻辑”(二)的两大思维运作“意象”,最后由“综合思维”统合“意象”(一(○)),以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如此周而复始,便形成“多”、“二”、“一(○)”的螺旋结构,以反映“意象系统”。而这种结构或系统,不但可在哲学层面寻得它的依据、文学层面考察它的表现,也相应地可在美学层面找到它的归宿。  相似文献   

5.
关于“介词结构作补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语法书上把某些介词放在名词或别的词语前边组成的一种结构,叫做介词结构。而这种介词结构如果接连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就叫介词结构作补语。如“站在路边”、“走向胜利”、“忠于人民”、“来到兰州”、“开往上海”、“发自内心”、“献给党和人民”等等。这种“介词结构作补语”之说,长期以来,似乎为语法学界大多数人所承认。其实,只要我们深入研究一下现代汉语的实际,就会发现这种论点是值得怀疑的。最近《语文学习》上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模式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由“一般性结构元”和“特殊性结构元”二元结构组成,特殊性结构元又包括“经历结构”、“应用能力结构”与“组成结构”三要素。这种新的框架体系,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阅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句子:As We drove by the harbour,we caught sight of a large steamship.我们驰进港口时看见了一条大轮船。此句中“catch sight of”是“动词 名词 介词”这种结构的短语动词,在句中起及物动词的作用。这种结构的短语动词在现代英语中用得非常普遍,它们的意义常以名词意义为主。构成这种结构的短语动词的动词多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戏曲在叙事结构上具有浓厚的“大团圆情结”,这种审美范式的形成与华夏民族“天运循环”的宇宙观、“中和为美”的美学精神、崇尚“团圆之趣”的受众心理、讲究整体性把握的哲学思维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传统戏曲作家借助于“本体写意”的方式,在“大团圆”的叙事模式中实现了儒家功利的教化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缪尔达尔“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分析基础,说明我国的经济客观上就是一种“二元地理结构”,这种结构用古典经济学所提倡的“市场竞争”手段很难自动消除。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文章提出了“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导向型”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模式构想,重点阐述了新模式的整体构思框架,并分析给出了“政府主导下的双层开放发展战略”的具体形式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 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有一种组织结构叫做学校。学校本身又有各种组织结构,它们都随时随地发生相互关系而又形成为系统。系统论中称大系统为“母”系统,小系统为“子”系统。学校是社会这个母系统的“子”系统。社会与学校的关系如同“母子”,有“血统关系”,学校一开始就和社会脱离不开。古今中外没有例外。再说,学校本身也真像社会,尤其是规模大的中学和大学,几乎在社会上个人的所有行为在学校中都能发现。从组织结构这方面说,也是如此,规模大的学校,组织结构(以下简称机构)很多,分层重叠、纵横交错、上下垂直,相当复杂。在这种结构里  相似文献   

11.
贺子晗 《零陵学院学报》2014,(1):177-178,200
现代汉语常有“有VP”的表达方式,文章试图通过粗略介绍“有”的句法功能及含义,让人们对其有所了解;另外着重运用“大三角”动态分析法从两方面:以古证今,以方证普,证明“有VP”这种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日前大致有“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大整合论”认为,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人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种“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如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之中,用技术去支持和改进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3.
统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单元编排方式,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作为组织和呈现单元教学内容的两条主要线索,由此构成了一种极具特色的单元化结构,而这种单元化结构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文章以统编版中高段教材内容为例,探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从“审视教材,关联课标”“精炼主题,重组内容”和“创设情境,巧引任务”三个主要层面,形成“准备—建构—实施”的大单元教学体系,从而促进学习任务群和大单元教学的融合,凸显学习任务群和大单元教学的统整价值,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回归式结构"看迟子建的温情主义世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子建许多作品的结尾都呈现一种开放性的“回归式结构”,这种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大团圆”而具有独特的品质。它集中地艺术性地表达了作者的温情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拒绝生活中的苦难,但拒绝在苦难中的绝望和沉沦。它认为一切都有因,一切都可恕,一切都会变,一切都可盼;一切都是美。  相似文献   

15.
按专业录取的新生将在第一年进入“大专业”学院,接受一年的文理科基础课程和综合教育,然后转入专业学习。这种“大专业”、“大平台”招生方式近年为越来越多高校采纳。面对这种新的招生政策,考生和家长要进行“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据某些特点把事物分门别类,文章同样可以分类。用分类结构来组织文章,这种结构我们把它叫作“分类文式”。分类文式由“大类”、“小类”组成.按事物的特点把“大类”分成几个“小类”,用这种方式展开文章内容、发展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二元结构”典型地体现在教育目的的“未来—现在”结构、教育过程的“目标——结果”结构、教育关系的“主体——客体”结构中,这种二元结构的对立和僵化,造成了现代教育的封闭化困境。后现代试图解构现代教育的这种二元结构,批判现代教育的总体化设计、封闭化的教学过程、单向性的教学关系,强调差异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后现代对现代性的解构,既具有“破坏性的向度”,也在审慎的反思批判中呈现出建设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兰亭集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文中对“宇宙之大”没作解释,而对“品类之盛”的解释为:“地上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据此注释,不少学生认为此两句中“之”为结构助词“的”。但从“之”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和两句应有的表意效果来看,该两句应理解为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句式。其理由如下:1、“之”作为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在古汉语中,这种用法最为常见。如:(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2太后之色少解。(《触…  相似文献   

19.
(一)在汉语里,由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结构主要有两大类别:单式结构和复式结构。单式结构是依靠语序、结构助词或者“和”类连词来表示关系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独立成句时只能当单句。单式结构又有限制关系与非限制关系之别。内部形成限制和被限制  相似文献   

20.
对词汇化的“大不了”的词典释义是“了不得”、“至多也不过”,文章认为,这是在述补结构“大不了”语义虚化、功能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语义俯瞰”、语用推理、结构附会、联想迁移和语境义吸收等途径,对原结构进行重新分析而获得的;虽然词汇化使“大不了”的语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原结构仍具有语义上的关联性;词汇化“大不了”的两种构式语义表现出一致性;两种构式的使用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