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终身教育教育体系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高等教育是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对重庆的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等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构建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重庆的成人高等教育应该在对现有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对重庆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重庆高等教育资源在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些现有的作用仍满足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巨大需求.文章就统筹城乡发展对重庆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质量、服务能力、资源共享等八个方面的迫切需求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主张加强重庆高等教育资源的储备和建设力度,以主动适应和服务于重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但从总体上看,高等教育结构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重庆高等教育必须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抓好优化结构这个永恒主题,坚持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来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庆市要建设两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若干所多科性大学和单科院校,若干个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形成具有重庆特色,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要建立起完备的、高水平的重庆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位置,具备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东盟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重庆与东盟在高等教育领域已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合作,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重庆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本地高校校际协作、依托中新(重庆)项目、大力发展留学教育等举措,推动重庆-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进一步深化,以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能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6.
重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科建设特色与创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庆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现了教育规模和教学质量的双丰收,走出了一条“集约型”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本文概括性地描述了重庆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四个方面总结了重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科建设的特色与成功经验:探索了重庆旅游本科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是重庆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重庆高等教育资源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重庆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供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平台、培养统筹城乡发展所需的各方面人才等。同时,为保证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发挥有效作用,应重视构建多资源共享渠道,克服现实障碍,构建长效机制,并且使高校在促进统筹城乡发展中,扩大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一个关系全社会、整系统的过程。用制度分析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制度逻辑,搭建一个政治赋权、经济驱动、文化建构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理想模型。用此理想模型考察重庆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现状,发现重庆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对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在驱动、赋权与建构中的支持与阻力,提出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对策,即强化政治赋权的科学性、提升利益驱动的及时性和注重观念建构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9.
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要求重庆高等教育率先发展。经过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大发展、大积淀,重庆高等教育已经奠定了率先发展的坚实基础;只要战略明确、路径正确、措施得当,重庆高等教育将能够实现"率先发展"的目标,为重庆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实现率先发展需要从创新政策,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投入,改革体制,促进科技创新,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化、信息化和法制化等方面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10.
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耦合的物理学定义和经济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使用惯例,建立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并以重庆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较好,但协调性还有提升空间。在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从扩大农学类学科和理工类学科的规模、优化人文社科及医学类学科结构、推动相关学科转型升级、协同推进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密切对接等四个方面着力,提升重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类型”高等教育,特点鲜明,地方性特征是关键,是办学定位的核心要素。高职教育与地方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地方经济催生了高职教育,高职院校依存于地方发展,不可分割,相互促进。高职教育应面向地方办学,谋求地方效益,培养地方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引领地方发展。高职院校、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多管齐下,综合推进,进一步强化高职教育的地方性特征,放大其地方性效能。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等教育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它的发展要与地方经济的GDP相适应,并且要同步发展地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以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地方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美国加州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在对地方高等教育进行战略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职能,即制定加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为高等教育提供财政支持,具有评估公立高校新专业设置的法定权力,开展高等教育绩效评估并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加州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职能的制度安排与实践对于我国省级地方政府进行高等教育战略管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但地方高校财政性投资差异明显。本文用生均预算内经费指标衡量了我国30个省(市)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的不均衡性,并经过分析地方政府举办高等教育努力程度、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中央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支持程度对地方高校财政不均衡有较大影响,提出了促进地方高等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普遍实行"省地共建以地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模式,这无疑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中最为典型的建制模式。可以说,这一制度创新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教育管理权限,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使高等教育得到更好更快发展。但由于制度安排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再加上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渐突出。文章以凯里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例,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现行的制度设计进行分析,以寻求实现科学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是政府主导的结果,但在不同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文章首先考察了不同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举办高等教育方面的作用;分析了中央、地方政府与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特征;并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级办学、调动不同层级政府办学积极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与国际合作办学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关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成功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影响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作用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同样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区域高等学校的国际合作办学,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地方化是指高等教育要适应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服务,使之成为所在区域的文化科学中心。我市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转变部分职能,实现地方化办学,完成机制转型,通过积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实现丽水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为此应进行相应的行政决策调整。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地方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但同时也存在质量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经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区域特色,挖掘地方高等教育的生长点;进一步拓展地方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20.
校地合作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依靠,地方经济社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因和条件。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高校以全新的视野来思考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就地方政府而言,要强化政府职能,统筹规划高等教育,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就高校而言,要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和交流,主动承担起促进地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