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绵铁处理酱油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艳娟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6):72-73,76
采用静态实验对海绵铁处理酱油废水进行了研究,从海绵铁粒径、投加量、废水pH值和反应时间四个方面研究了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绵铁处理酱油废水的最适条件:在原水COD浓度2 500 mg.L-1、反应时间60 min、中性或弱酸性环境、海绵铁投加量20 g、粒径0.5~1.0 mm情况下,海绵铁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5.3%和49.6%。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镁盐絮凝剂对含氟地下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投加氧化钙粉末不能有效去除含氟地下水中的氟,而且投加量过大会产生大量沉淀,而投加镁盐絮凝剂与氧化钙粉末联合处理,除氟效果较好。当镁盐絮凝剂投加量为0.8%,氧化钙粉末调节pH=11,搅拌时间为5 min时,氟离子去除率达到93%,出水氟离子浓度达到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此方法处理效果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在国内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马刚  于华  李郦 《山东教育》2004,(31):44-44
在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我们做了如下处理:为了解决课本上没有处理为什么从个位加起的问题。我们把三个例题压缩成两个例题,以便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讨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出水方式的研究--采用出水堰;二是投加活性炭与未投加活性炭两种方法处理生活污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出水堰方式出水效果良好;在反应池中投加活性炭,可使处理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了反渗透技术在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技术比较和经济比较得出了含盐量较高的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的最佳方案为反渗透加混床。  相似文献   

6.
张霞  刘灵丽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2):58-59,64
深入分析了NC程序的结构特点.研究了NC加工程序的计算机分析与处理方法,包括NC加工程序词法、语法和错误检查,并提取NC程序中的有关信息,将其翻译为刀具在计算机三维仿真空间运动轨迹数据.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臭氧投加量对O3/UV组合工艺处理兰州石化公司二级出水中常规指标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因素确定时,臭氧投加量在50mg/L时,O3/UV对CODcr和UV254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39.55%和58.21%,说明O3/UV工艺对处理兰州石化二级出水有一定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分别测定了用加填充物法脱水加固饱水古木时加固液渗透量受木材含水率的影响以及浸渍温度、添加溶剂对处理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含水率古木由于内部木纤维素几乎全部降解,在相同浓度加固液中,加固剂的尖一增加,在实际自理中采用高浓度加固液更有利于器物定型,温度升高和添加溶剂,有利于降你加固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提高渗透速度,缩短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9.
制药废水是一种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困难.研究以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排放废水为对象,分别采用Fenton和UV-Fenton法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分析试剂投加量、反应初始p H和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法处理制药废水的最佳条件为:Fe SO4·7H2O投加0.036 mol/L,H2O2投加0.128 mol/L,初始p H为4.3,反应时间为2 h,CODCr去除率为43.9%.UV-Fenton法处理制药废水缩短反应时间,减少试剂投加量,最佳处理条件为:UV处理时间为7 min,Fe SO4·7H2O投加0.029 mol/L,H2O2投加0.102 mol/L,初始p H为4.3,反应时间为75 min,最佳条件下CODCr去除率优于Fenton法,可达63.5%,且污水B/C增至0.39,提高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0.
汉语拼音词汇中同音词的数量占不小比例。处理同音词可以采取两个办法——加字母法和加序号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牡丹皮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挥发油中含有20个化合物,鉴定出20个.挥发油中芍药醇含量最多,其次是油酸和棕榈酸.  相似文献   

12.
阴香叶挥发性物质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阴香叶的挥发性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阴香叶中鉴定出39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98.48%,其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龙脑(19.68%)、桉树脑(10.49%)、乙酸双环【2.2.1】庚-2-基酯(9.65%)、α-蒎烯(7.36%)、D-柠檬烯(6.45%)、石竹烯(5.80%)等,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阴香叶特殊的香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2006~2007年曲靖烟区烟叶的挥发性物质组分及其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在检出的83种成分中,对烟气香气影响较大的致香成分有六大类73种,其中以醛、酮类物质为主,占整个成分的50.59%;4个主栽品种中,致香物质含量以红花大金元最高,K326其次,云烟87和云烟85分列第三、四位;而从部位上看,致香物质含量是上部烟叶优于中部叶.同时,对海拔1400—2200m范围内的云烟85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表明,在海拔超过1700m区域生产的烟叶,其致香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正己烷-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仙人掌药材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分离测定及定性定量的对比研究,从仙人掌药材超微粉中分离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普通粉中分别分离鉴定出和28种化学成分,含有24种相同成分,其中均以异丁基邻苯二甲酸酯(Isobutyl phthalate)含量最高,超微粉含27.492%,普通粉含32.646%。  相似文献   

15.
样品粉碎粒度不同对挥发油提取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过程中样品粉碎粒度不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花椒为样品,对其不同粉碎粒度的挥发组分个数、挥发组分检出率及挥发油提取率进行了实验.未粉碎的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3.52%,粉碎粒度为20目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5.40%,粉碎粒度为40目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8.08%,粉碎粒度为80目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6.28%.结果表明,样品粉碎粒度对挥发油的提取作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石油炼制-氮肥生产污水二级生化处理时对CODcr,BOD5,石油类,挥发酚等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是好的,但对氨氮(NH3-N)的降解效果就较差,培养降解的NH3-N两个菌种,用于炼油一氮肥生产污水的硝化处理,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垃圾监测实验的气相色谱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卫生填埋仍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对填埋气中的甲烷及垃圾渗滤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监测是进行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前提。研究结果显示,用气相色谱法既可以对填埋气进行分析,也可以对渗滤液中挥发性脂肪酸进行监测,且监测方法简单方便、监测结果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紫藤荚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藤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紫藤荚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进行成分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49%,其主要成分为2,3-环氧基-1-丁醇,其它依次是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醛等,与文献报道紫藤花挥发油成分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花椒为样品,对不同浸泡时间提取挥发油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样品不同浸泡时间对其挥发组分个数、挥发组分检出率及挥发油提取率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浸泡时间对挥发油的提取作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含笑中的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以上,说明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很大.本实验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